第二彈|註冊營養師職業發展——回歸篇

第二弹|注册营养师职业发展——回归篇

第二弹|注册营养师职业发展——回归篇

為了清理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資格認證,國務院下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共計取消了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其中就包括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

在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被取消的當月,中國營養學會成立了註冊營養師工作委員會,藉助學會專業優勢來推進營養師隊伍的發展。

在革除這些職業資格亂象後,營養師到底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營養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這些問題也逐步得到解答。

第二弹|注册营养师职业发展——回归篇

營養師的工作就是介紹“怎麼吃才健康”嗎?事實上,遠遠不止於此。

最近,來自河北的朱從軍(化名)因為“胸悶、氣短15年,病情加重一週”,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病房。“像朱從軍這種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多囊腎、痛風和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史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營養科的臨床醫師會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在飲食等方面對其進行營養干預。”解放軍總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劉英華說。

這讓朱從軍感到意外。15年來,他一直因病治病,沒有醫院對他吃什麼喝什麼如此下功夫。而事實上,這正是他渴望的,因為患有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病基於調理身體,這些年他沒少被各種騙子糊弄,花了好多冤枉錢。

“低鹽、低脂、低嘌呤、低蛋白。”這是劉英華給他開出的營養干預方案。她以低鹽為例解釋說,方案是根據患者24小時尿鈉排出量、血鈉和血壓等臨床指標來制定的,精確到全天攝入不超過3g鹽,“背後的科學原理,遠不是‘多吃蔬菜少吃肉’那麼簡單。”

臨床經驗表明,在對患者進行營養干預後,不僅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了住院的天數,也降低了社會的醫療負擔。劉英華指出,營養干預已逐漸成為臨床治療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不但可以為住院患者和一些常見病、慢病患者的疾病康復提供營養干預,營養師也能夠運用營養科學知識,對於健康的個人或團體進行膳食管理、營養支持和治療、營養諮詢和指導工作。

目前,營養缺乏與營養過剩的雙重負擔已經給我國造成了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在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中,“為百姓提供專業的營養指導非常必要。”專家指出,一些特殊人群則更加需要營養師的指導,例如運動員、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孕產婦等。“營養師的數量和質量反映了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和居民生活質量的高低。”

光明日報2018年5月7日

MORE | 往期專欄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