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制好还是6年制好?从学制演变来看小学教育

有的家长问丽老师,为什么小学有的地区是5年,有的地区是6年?到底哪种更好呢?其实两种学制并存的状况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国家国情的原因。本文丽老师就先给大家简答介绍下小学学制的历史演化过程。然后再来看不同学制的好与坏。

小学5年制好还是6年制好?从学制演变来看小学教育

  • 现代意义上小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开始实行的壬寅学制,可以被视为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因为早期最多只有同文馆、方言馆这类新式学堂,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系统。这时的所谓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学制分别为5年和4年。大家可能会差异,小学就要9年啊,所以那个年代高小毕业就算是很有文化的了,大学毕业一般起码要到28岁,学习年限相当于今天的博士。
  • 辛亥革命后,教育也相应作出改革,当局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特点是压缩学制的时长,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都压缩一年,分别上4年和3年。基本上25能大学毕业。
  • 一战时期,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民国颁布了“新学制系统”,小学一共6年,分为4年初小和2年高小。这也就是现在633学制的雏形。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时候要把小学分成两段?因为那个年代大众教育水平很低,社会动荡、经济水平差,很多人能把初小上完就很不容易了。而且在教育贫乏的年代,初小毕业其实就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了,毕业出来就可以做很多事了,所以有些人未必愿意读完高小。

这样的框架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教育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所以教育领域和其他行业一样,初期基本效仿苏联。1951年10月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虽然改革效仿的对象是苏联,而且苏联是5年制的小学,但我们国家依然采用的是6年制的小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制改革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改的了的,这其中涉及很复杂的历史问题,各种衔接的问题等,一些地区经过一年左右的试验,发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适应,于是为了稳妥起见,我国基本上还是采用6年学制。
  • 不过仅仅过了几年,随着大跃进的时代背景,1959年再次掀起了试验改革学制的运动,中央决定,从1960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第一次开始实行行小学5年一贯制,希望教育领域能尽早尽快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于是从此开启了两种学制在中国并存的局面。这次改革,不仅压缩了学制,更是把很多原本是初中的内容,下放到了小学。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另外,这次跃进式的改革,其实不仅仅是国内发生。随着苏联人造卫星的升空,美国率先发起了“新数学运动”,国内虽然当是和西方联系很少,但是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国际上的数学运动的影响。之后几年,国内经济陷入极度困难,以及不久后掀起的文化大革命,教育系统也几乎陷入瘫痪,小学部属于受到冲击最小的,但是也失去了全国性的组织,各地学制也比较随意。
小学5年制好还是6年制好?从学制演变来看小学教育

  • 1970年初,随着“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提出,五年制进一步扩大疆土,六年制虽然没有废除,但是自此之后,实行六年制的地区远不如之前的多了,五年制开启了为期数十年的上峰。
  •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范围内“大众教育”的理念的传播,五年制小学在随后的二十几年里持续增加。所谓大众教育就是要让更多人接受并完成教育,而非早期的精英教育。因为我国许多地方经济落后,辍学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让更多人顺利完成小学,五年制小学就有了它的社会意义,大范围推行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 20世纪末期开始,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本身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希望学制的设计可以更加遵循儿童时期的成长规律,所以越来越多的声音,希望用更多时间、全方位塑造孩子的成长,六年制在新世纪后又重新开始占据上峰,这个趋势一致持续到现在。

目前的现状是,六年制为主,但在上海等少数地区,依然是五年制。前一阵两会又出现很多缩短学制的呼声,不知道今后改革的方向会是怎样的。

此外,丽老师还想指出的是,学制改革其实还涉及就业,社会公平等敏感问题,丽老师就不能在这里展开说了。

以上就是小学学制改革的简史,希望能增加一点大家对小学教育的了解。至于说文章开头家长问的5年制和6年制哪个好,看完简史大家应该也明白了,每个制度都有当时的时代意义,虽然我不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但是好与不好的确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