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愛·明城」帶你了解一下關於社工背後的故事!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你眼中的社工,就是做做活動?

當然不是的。

好玩有趣的活動,只是社工開展服務的形式,活動背後可是為了達成某一目標而用心策劃的。

下面以明城融愛在農村開展親子教育服務的作為例子,由活動負責社工謝姑娘,說說社工在活動背後做了些什麼。

第一步分析農村親子教育服務存在的困難

1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謝姑娘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家庭教育理念缺失:重養輕教,重物質輕精神。

家庭教育方法缺失:未掌握恰當的教育方法,表現出:寵溺、說教、情緒化、打罵、漠視等。

家庭教育環境缺失:父母外出務工或忙於生計,隔代教育的情況增多,缺乏完成家庭教育環境。

第二步活動類型選擇

2

謝姑娘

參加體驗式小組形式的家長互動與反饋最大,單向講與聽的家庭教育講座類最難招募,效果也最差,因為沒有共鳴與體驗,家長們聽完後容易遺忘,也難在現實中實踐,有時候反而增加焦慮。

第三步用好項目邏輯

3

運用項目邏輯思考,幫助梳理出方案的架構。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Part 1

觸動事情

從事件的表層問題,分析其中的關鍵因素,抓住那些觸動感覺。我之所以要做親子服務,是因為有一次,一位五年級女生因心愛的貓被弟弟玩死了很傷心後與其發生爭吵,媽媽說:“別哭,不就是隻貓嗎?媽媽再給你買就是了。”姐姐聽後哭得更厲害了。

我當時就很有觸動,如果媽媽這時候能懂得運用一些傾聽與同理,孩子或許會更好地面對現實和自己的感覺。

Part 2

誰?什麼事?

哪些人物有著共同性需求?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社區約85%的小學生家長,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家長,在與子女溝通相處時會感到困惑與迷茫。

Part 3

分析問題

思考問題的原因,思考應對途徑。我們看到,在親子教育方面許多家庭面臨著教育理念、方法、環境的缺失,因此回應方案也圍繞這三方面展開。

Part 4

提出方案(如何回應、如何開展)

針對親子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環境上的缺失,我們設計了“心悅讀繪本學堂家長系列工作坊”。讓家長在一個體驗式的環境提高親子教育的意識,學習親子溝通技能,併為他們提供一個互助交流的平臺,同時培養“種子”家長帶動其他家長來關注親子教育,營造親子教育的環境與氛圍。

第四步善用興趣工具開展服務

4

對小朋友來說,活動新奇、好玩是非常重要的。先開展好玩有趣的活動,吸引孩子來參加,再帶動家長“參與”進來,慢慢在互動中改變家長的認知,不斷增強家長的親子教育意識和能力。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服 務 案 例

下面藉助一個繪本工作坊,來說明如何通過小組提升家長的親子教育能力,用興趣引導學習。

> 服務名稱:心悅讀繪本學堂家長系列工作坊

> 實施時段:2017年8月-2018年1月(每月1節,每節2小時)

> 實施地點:明城鎮融愛家庭服務中心

> 受益群體及人數:鎮內小學四-六年級兒童的積極型家長10名

> 服務流程

瞭解服務,相互認識:歡迎及簡介工作坊的目的、方式與內容;玩暖場遊戲做自我介紹,彼此認識,表達期待,藉助手工讓參與者放鬆,營造輕鬆安全氛圍。

建立規範,共同制定:共同訂立規範,良好的規範有助工作坊順利進行,需注意:保密原則、積極參與、尊重與聆聽,強調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管教的基礎。

播放視頻,分享討論 : 播放《當子女說你好煩-與青少年溝通的技法和心法》情景劇,組員分享討論,社工做小結(使用隨書配套資料)

技巧短講,互動體驗:參考《當子女說你好煩》及手冊,用繪本故事《傑瑞的冷靜太空》(正面管教理)用範例來講解理念和技巧,在講解後做角色扮演、課本後練習題,加深理解。

總結分享與實踐使用:歸納重要技巧,總結心法,為家長打氣,給積極參與的家長贈送親子教育的書;

佈置家庭作業:實踐運用所學的技巧與子女交流,下節分享使用心得與所遇到的困難;服務結束後有開微信群讓家長進行交流和分享。

熱點回顧: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融爱·明城」带你了解一下关于社工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