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 立德人物|爲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他和他所愛的城市一樣,既堅韌又浪漫。在他的黑框眼鏡之後,盤繞著的是叢林貓般的慾望。紐約是他的城市,一如既往的屬於他。”這是電影《曼哈頓》裡艾薩克(伍迪·艾倫飾)為自己書寫的開頭,更像是伍迪·艾倫的自我宣言。

伍迪·艾倫生於紐約,他像這座讓人又愛又恨的城市一樣,堅韌又浪漫。他是美國了不起的導演、編劇、演員和單簧管演奏家,在電影界以高產的穩定水平著稱。83歲的他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了四十多部電影,且屢次獲得奧斯卡獎,但他從不參加頒獎典禮。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面對讚美和肯定,伍迪·艾倫特別冷靜。他心裡有數,“沒有人會當著你的面說一些不好的東西”。他把精力放在編寫劇本上,這種專注力造就了他一年一部電影的成功。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作品決定一切,不要一心想著賺錢

52年堅持一年拍一部電影的伍迪·艾倫,被稱作美國電影界最高產的導演。電影人和觀眾都時常找他取經,他給的建議是,“作品決定一切,不要一心想著賺錢。”

商業社會,資本為王。大部分導演拍電影都是為獲得利潤,而伍迪·艾倫前期的電影幾乎都賠錢。搞笑的是,從未想著賺錢的伍迪·艾倫拍了無數票房失利的文藝片,卻被一貫追求高品質藝術的法國人稱為“美國電影界唯一的知識分子”。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伍迪·艾倫的成功,緣於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創作。十五歲時,他開始給報紙專欄寫俏皮話賺外快。中學畢業後,加入電視劇團為電視節目編寫腳本。後來進入好萊塢,為鮑勃·霍普和《今日脫口秀》寫劇本。從俏皮話到節目腳本到劇本,伍迪·艾倫一生專注於做一件事——文字書寫。有硬本領的他自然收穫頗豐,十幾歲時一個禮拜工資是1600美元,比父母加起來還多。

寫劇本這件事,他一做,就是一輩子。

《愛在羅馬》這部電影中,他念叨著不退休。

“你把退休等同於死亡?”“是的,沒錯,一點沒錯。”

有多少人,能夠熱衷於一項工作,並且為之奮鬥一輩子?

伍迪·艾倫一生專注於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值得青年人學習。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認真投入熱愛的行業時,越少考慮自己,就能收穫更多。這就好比一個棒球投手,只有儘可能忽略自己的動作,才能投出更好的球。做好自己的工作,別浪費時間考慮其他的事,不要陷入聲色犬馬的名利場中,做到心無旁騖,其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用哲學逗樂的喜劇導演

伍迪·艾倫一生用作品說話,他的電影帶有鮮明的個人標籤。主角都是話嘮,言語往來間透露著紐約知識分子式機智。而主題大多關於死亡、性和不道德,對白帶有哲學諷刺意味。如果你不瞭解歷史背景和他本人想法,肯定看不懂這種“內行人的笑話”。一個寫俏皮話出生的喜劇導演,善於使用各種高雅文化元素來搞笑,而哲學只是他信手拈來的道具之一。

其實,他從不故作高深,將對白寫的晦澀難懂。而是以一種嘲諷的口氣將人生哲理日常化,像給小學生講題目的高材生,他擅長將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語言解釋清楚。

他的作品探討了許多深刻的哲學問題,還有不少哲學笑話。《安妮·霍爾》中就有著名的一段,“我在紐約大學的第一年就被開除了,因為我在《形而上學》的期末考試中做了弊,我偷看了旁邊那個小子的靈魂。”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常常取笑學究式哲學的伍迪·艾倫不同於將哲學理念講到極致的伯格曼等嚴肅導演,他的作品更詼諧。他喜歡讓人物絮絮叨叨拋出哲學問題,上帝存在嗎?人生是否有意義?如何看待死亡?卻又從不在電影的後半段回答前半段提出的哲學問題,他引發人們去思考,讓你在發笑之後的靜默時刻有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而他自己,有時候會在後續的電影中回答以前電影中的哲學問題,這說明他一直在思考,和觀眾共同成長。美國許多哲學教授會在哲學課上放他的電影,分析他的哲學對白。一個喜劇出身的導演,卻得到哲學學院派諸多誇讚,這實在是個了不起的成績。這也引發觀眾思考,他離天才到底有多遠?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我離天才就隔著我自己

面對這個問題,伍迪·艾倫很清醒,他並不認為喜劇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與之相反,他認為,“喜劇是一種背叛,是對現實世界的妥協,並非靈魂的基石,只是充當調味劑的角色。”但他有時也很自負,驕傲宣稱“我就是為偉大作品而生的”。

更多的時候,我們分不清他是自省還是自負,比如他曾說:“我做過一些完美的、令我滿意的事,但在藝術這條路上,還有很多沒有實現。更令我痛苦的是,我本來有機會實現。我與偉大之間唯一的阻礙就是我自己。”

電影《愛與死》裡的主角說,“明知道前路或平凡或坎坷,可還是忍不住想充滿期待的走下去,也許因為下一秒,你就會見到從未見過的風景,遇到這般愛你的人,這就是豔遇,它有無法抵禦的魔力。”

LEAD 立德人物|為電影而生的伍迪·艾倫,美國電影界最高產導演

​這大概又是伍迪·艾倫一貫的自我宣言。生活充滿困頓、疑惑和痛苦,但若原地不動,就不會遇見新世界。伍迪·艾倫一生因為私生活問題飽受爭議,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也因此上映日遙遙無期。但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堅定的走下去。堅持創作,思考哲學,他用硬本領讓自己成了世人眼中的天才。

“人類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一個十字路口,一條通往絕望,另一條路通往滅絕。讓我們祈禱我們有智慧做出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