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米尔德雷德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斯伟江 律师,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作人

小标题与图片为编者所加 图片皆来自豆瓣

中国有上访专业户,美国也有。总有人执着于自己的“公平正义”,这个可能确实是别人欠她(他)公平的,也可能别人只是没有办法。

像电影里的威尔比警长一样,他没能把女主人公女儿被强奸并焚烧的案子,给破了。女主角米尔德莱德,认为是警察局没有尽力,就买了三块广告牌,把矛盾对准了警察局。

01

平衡:暗流涌动的两股势力

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其实,对警察局不满意的,还包括广告商:一个同性恋者,因为被警察歧视,刷广告牌的黑人青年,镇里的侏儒矮子。其实,这也是不分种族高矮性倾向的联盟,其对手是代表镇上的主流势力,警察局。

警察局当然也不是孤单的,他背后有教会:天主教会,或许还有法庭。女主角显然很久以前,是去参加礼拜的,但后来不去了。可能是她认为,天主教的牧师,也不见得比她要好。但显然,女主角的日子过得很不顺。她以前酗酒,抽大麻,骂人,离异。家里的女儿,已经是她的镜子,儿子稍微好一点,知道他妈妈的不易,但也是刻薄得很。可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美国有美国的游戏规则,这个南方小镇里的种族歧视,以及对同性恋的歧视,虽然南北战争很长时间过去,民权运动过去,马丁路德金死于孟菲斯,依旧深深扎根于文化和习俗,并和教育、社会等级等互相作用,不是那么容易随着法律的改变而改变。你可以听到电影歌曲里,还在唱关于南北战争内容的歌曲。

女主角出击,警察还击。在任何制度下,警察代表的力量都是强大的,当然,战争年代,他们只能让步给军队,因为人家手里的家伙更大。美国警察也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上下其手的,这取决于法律之外,可以以骚扰,持有大麻,超速等,反正法律和犹太人的律法一样,千条万条,总能发现一条。犹如我们很多被告被抓,最后发现抓时的罪名不成立,那就换一个罪名呗。总有一款适合你。任何时候的执法者,不光需要法律,还是需要良知。

警长威尔比有自己的困境,他得了癌症,只能活几个月,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风韵犹存的太太。在目前的情况下,让他离开这世界,他确实难以接受,就和米尔德莱德难以接受女儿被强奸杀害一样。

他们都没有选择常规的或者世俗的套路。严格意义上来说,看着不同的人,选择却惊人的相同。

威尔比在看到自己病情恶化的情况下,希望妻子女儿不见到自己病残离世,在留给妻女最美好的记忆之后,居然选择了自杀,自杀还戴了一个头套,不希望妻女看到自己的惨状。当然,外人看来,警长是被三块广告牌逼死的。这个给米尔德莱德更大的压力。

米尔德莱德在警长死前死后,看上去并未有明确改变,不顾儿子的学校的压力,不顾牧师的劝告,她对天主教牧师的中娈童癖的嘲讽,也是真实的,天主教团体很多情况下,对同事类似的恶行,互相隐瞒,犹如警察之间对一些超越法律的事情互相隐瞒一样。这当然是制度问题,天主教牧师不能结婚,所以……

宗教改革之后,新教的牧师就允许结婚,马丁路德自己带头结婚,婚姻很幸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教的牧师就没其他问题了。显然,这个电影里,明面上没有宗教什么事。只有歌曲里才偶然提及上帝。威尔比,米尔德莱德,神父,没有一个人貌似按照圣经的价值观来行事的。这才是看电影最震撼的地方。

因为,美国原本是一个清教徒开创的社会。当然,南部天主教以及奴隶制,和北部有所区别。

电影里,代表警局的,除了快死的威尔比警长,还有有点二百五的迪克森,一个读警校留级,且有明显种族歧视的警察,这个人是最明显的南方白人的代表,他的妈妈也是。这个电影里,有三个人明显智力有点问题,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广告公司的秘书,一个是米尔德莱德前夫的新欢,都是白人,不知道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但是,这三个人中的后二个,都看得出,单纯善良。人有时就是太聪明,太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人,经常犯错的人,有局限的人,自我封神的结果是,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02

打破:广告牌带来的危机

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米尔德莱德忘记了,警察有警察的局限,执着于一定要抓住凶手;威尔比受困于疾病,忘记了不可自杀,给家人带来的痛苦,或许远远超过了病死;迪克森忘记了,他歧视别人,别人也歧视他。前夫查理,也忘记了自己对儿女的责任。确实,这不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高大上的,但最终,你可以发现,广告牌打破了小镇微妙的平衡之后,危机一个接一个,生机也伴随而来。

第一个危机是,警察对广告商施压,广告商人雷德(同性恋者)并未接受压力。但后来警方压力加大之后,他试图妥协,以提前支付租金的方式,试图终止广告合同,但被无名者及时送来5000美元租金击败。第二个危机是米尔德莱德自己因为伤害劝说她的牙医,被调查。第三危机是米的闺蜜被抓。这些冲突,到了警长自杀之后,就更激烈。

第四个,迪克森在得知警长自杀后,把广告商毒打后从二楼扔下去,正好被一个手拿咖啡的黑人看到。第五个是米尔德莱德自己在商店,遭到一个流氓的人身威胁。却却是威尔比警长的遗孀偶然到达,救了她。第六个是,米尔德莱德的三块广告牌被烧了,开始电影里隐射是迪克森烧的,没想到,后来发现是前夫查理烧的,可见查理也有很大压力。

电影冲突最激烈的是,米尔德莱德基于前面的冲突,索性在夜晚把警局给烧了,恰好迪克森在警局里面读警长给他的遗信。

威尔比死前给三个人写了信,自己的妻子。给质疑他的反对派米尔德莱德,给他的同事迪克森。给妻子的,可以理解,除了爱,就是解释。给米尔德莱德的,是再次解释了警察的局限,以及自己为米尔德莱德付了一个月的广告牌租金,这个恐怕理解为对她追寻凶手的支持,以及对自己死后恐怕对米尔德莱德带来压力的缓释。警长对同事迪克森的鼓励劝导,让他用爱,而不是仇恨去生活工作,而这时,恰好是米尔德莱德来火烧警察局。迪克森被烧伤,但他冒火救出了米女儿的案卷。

侏儒的伪证救了米尔德莱德,但依旧没有得到米尔德莱德的尊重。但她答应和他一起吃个饭,还他的人情,可惜在饭店遇到了前夫,前夫带了年青情人动物园女郎也在这里吃饭,对比之下,米尔德莱德觉得很没面子,二人的较劲还在继续,米在言语之间,显然仍有对侏儒的歧视,但侏儒离去说我也有尊严的一席话,触动了米尔德莱德,这是第一个缓解的讯号;动物园女郎从书签上看来的一句话,愤怒只能带来更的愤怒,貌似上帝对米尔德莱德说的,她放下了手中本来准备砸前夫的酒瓶,变为祝福,希望前夫查理善待动物园女郎。

03

和解:爱与包容永远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最天才的上访 最美好的结局|麦读人文

其实,圣经里一直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我在带主日学时,发现孩子们对父母最大的意见是,爸爸爱生气,妈妈爱唠叨。

愤怒往往会带来仇恨,恨的对面是爱和包容。第三个包容来自迪克森冒着生命危险,在酒吧蹲守,继续侦查案件,貌似有所突破,取得了嫌疑人的DNA,并探访米尔德莱德,告知她不要放弃追寻。让米尔德莱德,感到

温暖,并自己想烧掉三个广告牌。

可惜,这个嫌疑人是一个强奸犯,但是作为军人在境外干的事情,不是米女儿案子的罪犯。迪克森和米尔德莱德都很失望,愤怒无处发泄,迪克森提议要不就去干掉这个在境外强奸的坏人,(这个人恰好是在商店威胁米的人,但迪克森不知道),在自己“替天行道”的路程中,米尔德莱德告诉迪克森,导致他毁容并差点死亡的火烧警局,是她干的。

不料,迪克森说,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愿意追究而已。米尔德莱德的心这时,就像被一点点累积的包容和爱触动,到了沸点,忽然觉得,自己这样去杀那个境外强奸犯,是不是对的,起了怀疑,问迪克森也一样,两人决定在路上再讨论是否去杀人,影片就结束了。留了一个开放的结尾。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苦难,疾病、征战,犹如在冯小刚的《1942》里面,质问大灾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这个问题和二战之后说,奥斯维辛之后,谈宗教是残忍的一样,很难有让人满意的答案,但人自己往往是灾难主要原因之一

读历史和读圣经都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电影里,米女儿的死,她责任也很大,在电影里,她犯了故意伤害罪、伪证罪、纵火罪,以及最后一个尚未决定的,杀人罪。警长威尔比也是维持小镇种族歧视文化的帮助者之一。迪克森的罪更不用说。

当然,你可以提出,那为什么神没有阻止?为什么没有在地上实现完全的公平正义。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我所能回答的,但神学家有很多答案。我想说的是,爱是具有神的光一样性质的,包容也是爱的一种。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以种族,职业、性别取向、国籍去歧视别人,种下的是仇恨,但很可能会走向灾难,希特勒不也就是一个种族歧视者,最后走向种族大屠杀。

《三块广告牌》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我倒不是很在乎,我感叹的是,美国社会的多元化之后,确实已经不是以前的美国,塞缪尔亨廷顿写的,我们是谁?他认为美国社会是白人清教徒为核心的文化为根基的,现在显然已经被淡化了,以前号称是熔炉,以核心文化融合别的文化,但这几十年,尤其是二战之后,熔炉变成了多元化,最后,核心文化就似乎不存在了,存在多个核心,所谓马赛克,这个趋势,难以扭转。

会不会有一场新的洗礼来融合?山巅之城,是否最后变成世俗之城?电影里最有意思的是,白人小镇来了一个黑人警长,这个黑人警长,似乎更包容和有爱。能让人和平相处,心里又没有愤怒仇恨的,只有用爱和包容来化解,而这点,没有宗教显然是很难的。我也希望三块广告牌上,第一块写上: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第二块写上,你们应当悔改;第三块写上:(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电影里的歌曲,异常优美,包含深意,整个电影的画风紧张,歌曲却如天音缭绕,提醒我们:不管有多少苦难,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美好公义,以及对美好公义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