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为什么这么牛,曹雪芹这么说

《红楼梦》中写了不少太监,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都很牛。

书中最有权势的太监是“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

曹公在写书的时候,为了避免文字狱,涉及到朝廷的事情都是杂糅各个朝代而成。大明宫是唐朝时候处理政事的大殿,从唐高宗开始,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其中处理朝政。内相本是唐宋时期翰林学士的别称。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智囊、顾问,朝廷虽有宰相主政,而翰林学士常值宿内廷,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议,参与朝政,故号称内相。

戴权的这个职务类似与皇帝身边的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向各个部门传达皇帝的旨意,权力极大,书中比较详细地写了戴权如何卖官鬻爵的事情。

太监为什么这么牛,曹雪芹这么说

贾珍给秦可卿办丧礼的时候,因为贾蓉的品级比较低,只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排场不够大,心里不甚自在。

这时候,戴权备了祭礼遣人抬来,然后坐着大轿,打伞鸣锣,招摇而来,亲自上祭。贾珍知道戴权有办法,想通过他买个官。戴权随即心领神会:“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做这种事情,戴权是老手,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倒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下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即是咱们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当贾珍问如何送银子时,戴权说:“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太监为什么这么牛,曹雪芹这么说

这句话透露出以下信息,一是戴权跟朝中王公权贵关系很熟,都是自家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二是此人非常精明,钱送到他家里,他得到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同时告诉贾珍这是优惠价,顺便又做了一个人情。

戴权在卖官的时候,气焰非常嚣张,对节度使,直呼“冯胖子”;对户部手握重权的尚书称之为“老赵”。贾珍为儿子买官的事情,戴权根本没有亲自去办,只不过找吩咐一个小太监和老赵说一声就办好了。

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也很牛。

太监为什么这么牛,曹雪芹这么说

元春省亲,前来降旨和指导礼仪等事宜的就是此人。夏守忠手下有很多小太监,宫中的大小事情都掌握在这些太监手中。宫廷之中,步步惊心,妃子要得宠,首先要协调跟这些太监的关系。否则,他们机会挖坑来陷害。正因为如此,夏太监经常到贾府来敲诈勒索。书中说,夏守忠打发一个小内监到贾府,向贾琏借银子。贾琏听了皱眉头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最后还是王熙凤,当了两个金项圈,送了400两银子给他,贾琏则吓得躲了起来。

另有一位周太监,也狮子大开口,到贾府勒索。据贾琏说:“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

太监为什么这么牛,曹雪芹这么说

这些太监,买官卖官,胆敢到王公贵族家里甚至是贵妃的娘家来勒索,他们的牛气从哪里来?主要还是跟传统社会的皇权专制有关。皇权独揽,不可分享。历代皇帝杀功臣、杀大臣,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力。为了争夺绝对权力,父子兄弟自相残杀的事情也很多。王莽之类的外戚,手中权力大了,也会威胁皇权。

不少朝代的皇帝,最信任的是身边的太监。太监在早期历史上叫做宦官。“宦”,星座之名,有四颗星,在帝星旁边,所以用“宦官”来称呼帝王贴身的人。宦官本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大事,但与皇帝朝夕相处,逐渐取得皇帝的信任而获得极大的权力。因为宦官无法生育,孑然一身,难以形成势力网,更不会夺去皇权,因此成为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为皇帝代言。

宦官没有自身的独立性,离开了皇帝,就啥也不是。在传统社会,皇权至高无上,那么依附于皇权的太监,也就特别牛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