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尕爾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尕爾寺大峽谷內,與西藏接壤。寺廟是藏教白教中最大的寺院,分為上、下兩座寺院,其中上院位於高山懸崖邊,寺廟那傳統藏紅色外牆在周圍那些灰色的怪石奇峰中顯得特別搶眼。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尕爾寺距離囊謙縣城大約76公里,這裡山高林密,峽谷幽深,偶爾還有一些崩塌的石頭或古柏阻斷了那條本來就不太寬敞的入谷通道,峽谷裡除了這座有上千年曆史的尕爾寺以及圍繞在它周圍的十幾戶人家外,除了僧人,就再無他人來此,尕爾寺完全就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天地。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2015年6月我來過尕爾寺,那時通往山頂寺廟的路還只是經過簡單夯實的土路,寺廟裡也沒有一個能講普通話的喇嘛。而2108年6月,從山底通往山頂尕爾寺的道路已修成了水泥路,眼前的這位喇嘛可以用還算流利的普通話跟我們交流。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山底的下院一般是用於做普通法事,及眾僧侶居住的場所,因時間倉促,沒有進內遊覽。當從上院這裡俯瞰,峽谷景色盡收眼底。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寺裡的僧人告訴我,公元7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曾在此鎮修行,因此尕爾寺與其他藏傳佛教寺院不同的是:寺廟裡供奉的菩薩中有一尊是蓮花生大師。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小喇嘛告訴我,尕爾寺的鎮寺之寶其實是寺廟內中間上方中央的這對轉經筒,相傳這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留給尕爾寺的嫁妝,而更神奇的是,這是永動轉經筒,轉經筒不停轉動,為尕爾寺僧侶,為天下百姓祈福。而後尕爾寺為了保護這對轉經筒,同時也為了彰顯它的高貴,就用一副虎皮進行裝飾,沒想到轉經筒從此停轉,寺廟喇嘛羞愧萬分後終領悟,為天下蒼生,移去虎皮,從此由僧侶24小時輪班轉動,讓不停的經輪庇佑天下蒼生。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小喇嘛把我帶到樓頂,提醒我千萬別把尕爾寺簡單的看成是一座修建在深山峽谷懸崖上的寺廟,其實選址於此還因為有很多玄機,比如上院的路口上有四座石頭柱子,這是守衛寺廟的四大天王,即使在千年前,僧侶、信徒、藏民上山的徒步通道也是從這中間通過。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路口山上的這個開眼石洞,是高僧當年修行的地方。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對面那座與寺院遙遙相望的大山,那一排排白色的其實是天生的佛塔,他說一共有7個,而我認為遠遠不止,你能看出有多少個嗎?這座大山的山頂是兩頭猗角相抵的牛(恕我看不出來),它們是保佑村民牲畜的神。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在這座山上,到處都是六字真言的自顯像,而這六字真言自顯像又分佈於寺廟周圍的各個崖壁角落,六字真言隨時都在保護著尕爾寺這片土地。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自從虎皮讓曾經“永動”的轉經輪停止了轉動,寺院裡的僧人們終於領悟,從此奉行佛教所提倡的大慈大悲、生命平等的思想,多年來僧人們一直與山裡的動物和睦相處,從不殺戮。這裡生存著獼猴、石羊、獐子、黃羊、梅花鹿、麋鹿、狐狸、狼、雪豹等多種高等動物和雪雞、麻雞、錦雞、鷹、禿鷲、貓頭鷹等近百種鳥類,一些動物經常自由出入尕爾寺。那天看到我們的到來,有隻獼猴始終在我們前面觀望,久久不願離開。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當我們離開時,寺院旁邊的草地上, 一群野山羊懶懶的躺在草地上,悠閒的曬著太陽,面對我們靠近也不願起身速離。

寺廟隱建在深谷懸崖,喇嘛24小時值守文成公主留下的永動轉經輪

溫潤、蒼翠、遠山、雲彩,風吹過,陽光如梳子般梳理著這片大地,尕爾寺,藏民心中的聖地,人間的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