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河上有灯塔,今天的纸坊河美不同往昔

纸坊河上有灯塔,今天的纸坊河美不同往昔

纸坊河的变迁

纸坊河既是条河,又是陕西省汉滨区县河镇灯塔村的别称。因为全村二十个村民小组全部散落在它的两岸,两千灯塔人共饮纸坊河水,她像一个贤慧的母亲,呵护着这一方土地。村里人出门在外,总爱对别人称自己是纸坊河的,慢慢的,灯塔村这几个字便淡出外人的视野,倒是提及“纸坊河”时,大多数人都会举起大拇指夸赞有加。

驱车沿308省道往平利方向行25公里便到纸坊河出口——关垭子,但见一条通村公里入口,这便是通向纸坊河的公路起点。沿河道溯游而上,你便徜徉在青山绿水间。这时,空气格外轻新,自己又仿佛格身于天然氧吧。流水和着鸟鸣,山风混着花香,惬意极了。放眼望去又满目青翠,使你不得不弃车步行,这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自己俨然一隐者也。信步沿河而上,河床慢慢变得开朗起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等景致仿佛在此间得以重现,这时你更觉自己成了探访世外桃源的林泉志士。

纸坊河不大,属于河中的小家碧玉,据村中的老者介绍,它发源于无长湾脑,最终流入县河,全长约10千米,河床峡小,落差较低,把整个灯塔村分成南北两面。细看她,凝重,缓缓地流淌着;远观之,河水轻盈,像一个乖巧的孩童;亲近她的怀抱,平静宛约,又似一个熟睡的婴儿,一时半会叫不醒来。清晨,太阳把金辉洒在河面上,一阵风儿吹过,溅起片片金浪,泛起阵阵圆晕,偶尔有几只燕子掠过水面,河面上便荡漾起层层涟漪,让人陶醉其中。

纸坊河流域地貌特征特别,两山夹一河。由任寡妇湾、六里沟、方家沟、七里沟、马家沟、李氏沟、后沟、申家沟、钱沟等大大小小十多条沟汇集而成,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时间的积淀,河滩土地肥沃,一河两岸的农人家家户户粮油满仓,由此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每户每年出栏两三头猪,三五只羊绝非易事。两岸植被密布,漆麻耳倍等二三产业更是鼓足了百姓的腰包。土地承包到户以后,该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我的两个舅爷就住在纸坊河上游。每逢放暑假,我总要缠着奶奶带我去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因为在那里天天有肉吃,每天早上有煮鸡蛋。更有趣的是能跟舅爷上坡放羊,跟几个表叔点木耳、采木耳,和表哥表姐们下河摸鱼,好玩极了,只是临收假了,才知道暑假作业还欠着一大扑拉,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走得时候舅婆总要塞给我两块钱,这时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在那个一分钱能买一个水果糖的年代,这两块钱足够我风光一阵子。

一九九三年,该村在原迎风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举全村之力硬是在纸坊河南岸的悬崖峭壁上凿开一条长10余公里的通村公里,这是当时全乡唯一的一条通村公路。当时政府仅仅提供一点工火器材,采用包组包户的形式,任务到组到户,于是就有了全村老少齐上阵的壮观场面。这条路为纸坊河的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象是给一个大美人又披上了一件绚丽的裙纱,让她焕发诱人的光彩。慢慢的纸坊河一河两岸商贾云集,他们在这里购木耳、收山货,挖根雕的同时,又把一些致富信息带给这里的山农,一些能人富人也不再满足种养业这些小本经营,有的走出家门去山西包了煤矿,有的买了华川汽车跑起了运输,有的在公路两旁开了经销店。一时间,纸坊河闻名安、平两县,当别的村还在过着煤油灯照明、人工磨面、肩挑背扛上山进城时,这里的一大部分人已开始享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新生活,让邻村邻乡的人分外眼红。时下,再次进入纸坊河,但见其南北两岸森林更加葱茏,昔日掩映在绿林间的土坏房子已十室九空,倒是成了山鸡、野兔的乐园。他们一部分进城买了商品房,一部分在陕南移民避灾搬迁的优惠政策的号召下,住进了河边的集中安置点,当起了纯粹的城里人。沿六里沟向上走至七里河口长约两公里的水泥路两旁,房屋格式一样,均为两层徽派小洋楼,户户相连。经村干部介绍,这是迎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镇村镇规划所统一设计而建。各家各户房顶上架满了数字卫星接收集,太阳能,仔细观之,个个都是名牌。村委会办公室周围,信用站,联通移动邮政代办点、电器修理铺,村卫生室、畜牧诊所、果蔬便民店一字排开,这里的人们足不出村就能解决生活之所需,方便极了。

纸坊河上有灯塔,灯塔身下有纸坊。河水映着灯塔,灯塔照亮人心,祝愿纸坊河的子民前行的道路一片辉煌。 (文/胡自兴,安康市汉滨区江南小学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