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亂世中建立了南越國,傳到第四代被漢武帝惦記上了!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趙佗亂世中建立了南越國,傳到第四代被漢武帝惦記上了!

我們在前面,用大篇幅講了漢武帝和北方匈奴的故事,接下來,我再給大家講一講漢武帝和南邊的故事,那就是南越。

說起南越,大家都不陌生,在前面講秦始皇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過,當時秦始皇派兵南征百越,在南越這個地方設置了三個郡,分別是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之後秦始皇死了,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南海郡的郡守任囂在臨死前,把郡守位置讓給了從朝廷一起過來的趙佗,還給他制定了路線方針,叫他一統南越,自立為王。

趙佗沒有辜負任囂,一點點的控制了這三個郡,而後自立為南越武王,到漢高祖坐天下的時候,派使者去和趙佗談判,趙佗很識時務的歸順了漢朝,成為漢朝在南越的代言人。到呂后專權的時候,稀裡糊塗的就和趙佗鬧翻了,趙佗還發兵攻打了離自己最近的長沙王。呂后派兵去攻打趙佗,可因為漢軍不適應當地的氣候,一直到呂后死,也沒有翻過最後一座山。

趙佗就更囂張了,他利用漢朝沒有能把自己怎麼地做宣傳,再加上糖衣炮彈,讓周圍的幾個小國都歸順了自己,自己當上了皇帝。之後漢文帝繼位,他先是給趙佗老家修了祖墳,而後派出了高祖時出使南越的使者,對趙佗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趙佗是個明白人,在激動和害怕的複雜情感下,他向漢文帝請罪,並且表示,我馬上去掉皇帝的稱號,改稱南越王,以後我還是大漢朝的臣子。之後的日子裡,趙佗每逢春秋兩季,都會以南越王的身份派使者去朝拜大漢天子,但是再國內,他還是以皇帝自居。

公元前137年,歷經秦始皇、秦二世、漢高祖、呂后、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這麼多代之後,103歲的趙佗死了。因為這哥們活的太久了,他死的時候,兒子們早就都不在了,他的王位,就由他的孫子趙胡繼承,這就是第二代南越王。

趙胡繼位兩年後,就是公元前135年,東南的閩越王郢趁著趙胡上任不久民心不穩,就找了個由頭,向南越國發兵。這趙胡也不糊塗,他知道自己的王位還不牢靠,百姓們還不適應沒有趙佗爺爺的統治,現在和閩越硬碰硬,勝算還真不大。

這時候有大臣給他出主意,我們這些年,一直在給朝廷上供交保護費,現在該是請求保護的時候了。這是個好主意,趙胡馬上向漢武帝上書,說明了小弟被人欺負的實事,希望大哥出面保護。那時候漢武帝剛剛掌握實權,對於趙胡的做法,他十分欣賞,他派人告訴趙胡,你做的很對,南越和閩越同屬漢朝的附屬,他打了你,你沒有還手還及時報告了朝廷,值得表揚,這個事情我會處理的。

隨後漢武帝派大將王恢和韓安國前去討伐閩越,可沒想到閩越人不經嚇,還沒等朝廷大軍趕到,閩越王郢的弟弟餘善就發動叛亂,殺死了郢,而後向朝廷請罪。既然是這樣一個結局,那漢軍也就停止了討伐,南越的危機得以解除。

漢武帝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他派使者前往南越國,把閩越處理的過程告訴了趙胡。那意思,你的事情我已經擺平了,你是個什麼意思?

趙胡對漢武帝是千恩萬謝,他馬上向使者表示,我恨不得馬上就去京城當面拜謝天子,可你也看到了,我南越國剛剛被人入侵過,現在有好多事情要善後,要不這樣,貴使您先回去替我轉達謝意,等我處理完了手頭的事情,馬上就去京城朝見皇帝。趙胡怕使者懷疑自己的誠意,還派出了太子趙嬰齊,讓他和使者一同前往京城,去給皇帝效力。

使者帶著趙嬰齊走後,南越的大臣們就開了鍋了,他們都舉了同一個列子,你爺爺趙佗,雖說一直都向漢朝稱臣,可是從來都沒有離開南越國去過京城,那是因為,你名義就是人家的臣子,萬一去了京城,皇帝命令你留下來,你還回得來嗎?你要是回不來,那這個南越國還能存在多久啊?

聽了這些,趙胡也不禁的頭頂冒汗啊,是啊,自己這才當了兩年南越王,還沒有真正的享受,這要是被扣在了京城,那還真就麻煩了,所以在趙胡的南越王生涯裡,一直在向漢武帝請病假,沒有離開過南越國。

日子就這麼過著,就到了公元前122年,趙胡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就要不行,就派人給在京城的太子趙嬰齊送了信,讓他想辦法回國繼承王位。在經過漢武帝的批准同意之後,趙嬰齊回到了南越國,見了老爹最後一面。之後不久,趙胡去世,趙嬰齊繼位,就是第三代南越王。

這趙嬰齊在沒有去京師之前,就已經在南越本地娶妻了,還生了一個兒子叫趙建德。後來為了南越國的大計,趙嬰齊辭別妻兒去了長安,在長安娶了邯鄲樛家的女兒,還添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趙興。趙嬰齊回國繼位之後,就把樛氏和趙興也帶回了南越國,他還向漢武帝請示,希望把樛氏立為王后,趙興立為太子。看到趙嬰齊覺悟這麼高,漢武帝很高興的批准了,趙嬰齊這可是典型的棄長立幼,這也為日後南越國之亂,種下了禍根。

不知道是趙嬰齊在長安過的太過壓抑,還是他本性如此,繼位之後,他一下子就成了個暴君,特別喜歡殺人。當然了,他只是一個南越王,自己也有點心虛,所以在漢武帝派人宣他進京朝拜的時候,他是害怕的。因為他見識過漢武帝的威嚴,生怕自己的那些破事被皇帝知道,然後按照漢朝的法令把自己給法辦了。所以啊,他就向老爹學習,跟皇帝寫了病假請假單。這樣肯定是不夠的,他又把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趙次公送去了長安,讓他代替自己進京。

因為趙嬰齊對漢朝還是比較乖的,所以漢武帝也沒有勉強他,就讓趙嬰齊在南越國過了幾年的舒心日子。可這老請病假也不是個事啊,七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115年,趙嬰齊還是銷掉了病假請假單,真的病死了。按照規矩,太子趙興繼位,之前的樛王后當上了樛太后,趙興就是第四任的南越國王。

因為之前的三任國王一直不去京城朝拜,漢武帝多少也是有些不舒服的,就在公元前113年,他派出了安國少季出使南越。這個安國少季啊,在樛太后嫁給趙嬰齊之前,兩個人曾經相好過,也不知道漢武帝知不知道這檔子事,反正是派他去了。

安國少季到了南越國,見到了舊情人和她的兒子南越國王趙興,然後很嚴肅的傳達了皇帝的意思,你們南越國之前太不像話了,這回無論如何,皇帝都不會準你們的病假了。這安國少季之所以說話這麼有底氣,不但是因為自己使者的身份,他隨身還帶著辯士諫大夫終軍和勇士魏臣,在外面還有路博德率軍駐守在桂陽,隨時等待接應安國少季。

趙興被漢朝的使者嚇到了,他向母親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看到老情人這樣嚴肅的站在面前教訓,再看看眼前年輕的兒子,樛太后一時沒了主意,也只好應承下來。辦完了正事,安國少季找了個機會和樛太后私聊,兩個人又重新拾起了當年的熱情好了起來。

這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偏巧這南越國又小,太后的這點私生活,整的多半的南越國人都知道了。他們本來就不太信任這個中原來的太后,現在又搞出這樣的事情,大家對她就是更加不滿意了。時間一長,太后也聽到了外面的風聲,她心裡是明白的,雖說自己的太后,兒子是南越國王,可南越國並不歸她們娘倆控制,南越國的實際掌舵人,是當今的丞相呂嘉。本來自己的地位就不穩當,現在外面的風越吹越大,樛太后害怕哪天這風就把自己和兒子給吹走了,就想抱緊漢朝這課大樹。所以她多次勸說趙興和大臣們,希望他們同意南越國真正歸屬漢朝。

為了造成既成事實,樛太后還通過使者給漢武帝上書,請皇帝批准,以後南越國國王也像內地諸侯一樣,三年去長安朝拜一次天子,還要撤掉漢朝和南越國邊境的守衛。看南越國這麼主動,漢武帝當然高興了,就重新給南越國的一些大官發了漢朝的官印,這可就表示大漢皇帝有權對南越國官員進行任免了。漢武帝覺得,既然你們想和我一家了,那就按照我的習慣來吧,還把南越國之前留下來的一些野蠻的刑法給廢除了,讓他們採用我漢朝的法律。

這些還不夠,漢武帝下令,畢竟南越以前是一個獨立王國,現在歸屬了我大漢,會有好多的問題要解決,這樣吧,派往南越的使者們,你們就留在南越好了,力求讓南越做到平穩過渡。

趙興和樛太后看漢武帝這麼支持自己,那是感恩戴德,立馬準備收拾行李,要進京去朝拜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