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乱世中建立了南越国,传到第四代被汉武帝惦记上了!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赵佗乱世中建立了南越国,传到第四代被汉武帝惦记上了!

我们在前面,用大篇幅讲了汉武帝和北方匈奴的故事,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一讲汉武帝和南边的故事,那就是南越。

说起南越,大家都不陌生,在前面讲秦始皇的时候,我们就提到过,当时秦始皇派兵南征百越,在南越这个地方设置了三个郡,分别是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之后秦始皇死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海郡的郡守任嚣在临死前,把郡守位置让给了从朝廷一起过来的赵佗,还给他制定了路线方针,叫他一统南越,自立为王。

赵佗没有辜负任嚣,一点点的控制了这三个郡,而后自立为南越武王,到汉高祖坐天下的时候,派使者去和赵佗谈判,赵佗很识时务的归顺了汉朝,成为汉朝在南越的代言人。到吕后专权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就和赵佗闹翻了,赵佗还发兵攻打了离自己最近的长沙王。吕后派兵去攻打赵佗,可因为汉军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一直到吕后死,也没有翻过最后一座山。

赵佗就更嚣张了,他利用汉朝没有能把自己怎么地做宣传,再加上糖衣炮弹,让周围的几个小国都归顺了自己,自己当上了皇帝。之后汉文帝继位,他先是给赵佗老家修了祖坟,而后派出了高祖时出使南越的使者,对赵佗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赵佗是个明白人,在激动和害怕的复杂情感下,他向汉文帝请罪,并且表示,我马上去掉皇帝的称号,改称南越王,以后我还是大汉朝的臣子。之后的日子里,赵佗每逢春秋两季,都会以南越王的身份派使者去朝拜大汉天子,但是再国内,他还是以皇帝自居。

公元前137年,历经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这么多代之后,103岁的赵佗死了。因为这哥们活的太久了,他死的时候,儿子们早就都不在了,他的王位,就由他的孙子赵胡继承,这就是第二代南越王。

赵胡继位两年后,就是公元前135年,东南的闽越王郢趁着赵胡上任不久民心不稳,就找了个由头,向南越国发兵。这赵胡也不糊涂,他知道自己的王位还不牢靠,百姓们还不适应没有赵佗爷爷的统治,现在和闽越硬碰硬,胜算还真不大。

这时候有大臣给他出主意,我们这些年,一直在给朝廷上供交保护费,现在该是请求保护的时候了。这是个好主意,赵胡马上向汉武帝上书,说明了小弟被人欺负的实事,希望大哥出面保护。那时候汉武帝刚刚掌握实权,对于赵胡的做法,他十分欣赏,他派人告诉赵胡,你做的很对,南越和闽越同属汉朝的附属,他打了你,你没有还手还及时报告了朝廷,值得表扬,这个事情我会处理的。

随后汉武帝派大将王恢和韩安国前去讨伐闽越,可没想到闽越人不经吓,还没等朝廷大军赶到,闽越王郢的弟弟馀善就发动叛乱,杀死了郢,而后向朝廷请罪。既然是这样一个结局,那汉军也就停止了讨伐,南越的危机得以解除。

汉武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派使者前往南越国,把闽越处理的过程告诉了赵胡。那意思,你的事情我已经摆平了,你是个什么意思?

赵胡对汉武帝是千恩万谢,他马上向使者表示,我恨不得马上就去京城当面拜谢天子,可你也看到了,我南越国刚刚被人入侵过,现在有好多事情要善后,要不这样,贵使您先回去替我转达谢意,等我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马上就去京城朝见皇帝。赵胡怕使者怀疑自己的诚意,还派出了太子赵婴齐,让他和使者一同前往京城,去给皇帝效力。

使者带着赵婴齐走后,南越的大臣们就开了锅了,他们都举了同一个列子,你爷爷赵佗,虽说一直都向汉朝称臣,可是从来都没有离开南越国去过京城,那是因为,你名义就是人家的臣子,万一去了京城,皇帝命令你留下来,你还回得来吗?你要是回不来,那这个南越国还能存在多久啊?

听了这些,赵胡也不禁的头顶冒汗啊,是啊,自己这才当了两年南越王,还没有真正的享受,这要是被扣在了京城,那还真就麻烦了,所以在赵胡的南越王生涯里,一直在向汉武帝请病假,没有离开过南越国。

日子就这么过着,就到了公元前122年,赵胡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就要不行,就派人给在京城的太子赵婴齐送了信,让他想办法回国继承王位。在经过汉武帝的批准同意之后,赵婴齐回到了南越国,见了老爹最后一面。之后不久,赵胡去世,赵婴齐继位,就是第三代南越王。

这赵婴齐在没有去京师之前,就已经在南越本地娶妻了,还生了一个儿子叫赵建德。后来为了南越国的大计,赵婴齐辞别妻儿去了长安,在长安娶了邯郸樛家的女儿,还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赵兴。赵婴齐回国继位之后,就把樛氏和赵兴也带回了南越国,他还向汉武帝请示,希望把樛氏立为王后,赵兴立为太子。看到赵婴齐觉悟这么高,汉武帝很高兴的批准了,赵婴齐这可是典型的弃长立幼,这也为日后南越国之乱,种下了祸根。

不知道是赵婴齐在长安过的太过压抑,还是他本性如此,继位之后,他一下子就成了个暴君,特别喜欢杀人。当然了,他只是一个南越王,自己也有点心虚,所以在汉武帝派人宣他进京朝拜的时候,他是害怕的。因为他见识过汉武帝的威严,生怕自己的那些破事被皇帝知道,然后按照汉朝的法令把自己给法办了。所以啊,他就向老爹学习,跟皇帝写了病假请假单。这样肯定是不够的,他又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赵次公送去了长安,让他代替自己进京。

因为赵婴齐对汉朝还是比较乖的,所以汉武帝也没有勉强他,就让赵婴齐在南越国过了几年的舒心日子。可这老请病假也不是个事啊,七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15年,赵婴齐还是销掉了病假请假单,真的病死了。按照规矩,太子赵兴继位,之前的樛王后当上了樛太后,赵兴就是第四任的南越国王。

因为之前的三任国王一直不去京城朝拜,汉武帝多少也是有些不舒服的,就在公元前113年,他派出了安国少季出使南越。这个安国少季啊,在樛太后嫁给赵婴齐之前,两个人曾经相好过,也不知道汉武帝知不知道这档子事,反正是派他去了。

安国少季到了南越国,见到了旧情人和她的儿子南越国王赵兴,然后很严肃的传达了皇帝的意思,你们南越国之前太不像话了,这回无论如何,皇帝都不会准你们的病假了。这安国少季之所以说话这么有底气,不但是因为自己使者的身份,他随身还带着辩士谏大夫终军和勇士魏臣,在外面还有路博德率军驻守在桂阳,随时等待接应安国少季。

赵兴被汉朝的使者吓到了,他向母亲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看到老情人这样严肃的站在面前教训,再看看眼前年轻的儿子,樛太后一时没了主意,也只好应承下来。办完了正事,安国少季找了个机会和樛太后私聊,两个人又重新拾起了当年的热情好了起来。

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偏巧这南越国又小,太后的这点私生活,整的多半的南越国人都知道了。他们本来就不太信任这个中原来的太后,现在又搞出这样的事情,大家对她就是更加不满意了。时间一长,太后也听到了外面的风声,她心里是明白的,虽说自己的太后,儿子是南越国王,可南越国并不归她们娘俩控制,南越国的实际掌舵人,是当今的丞相吕嘉。本来自己的地位就不稳当,现在外面的风越吹越大,樛太后害怕哪天这风就把自己和儿子给吹走了,就想抱紧汉朝这课大树。所以她多次劝说赵兴和大臣们,希望他们同意南越国真正归属汉朝。

为了造成既成事实,樛太后还通过使者给汉武帝上书,请皇帝批准,以后南越国国王也像内地诸侯一样,三年去长安朝拜一次天子,还要撤掉汉朝和南越国边境的守卫。看南越国这么主动,汉武帝当然高兴了,就重新给南越国的一些大官发了汉朝的官印,这可就表示大汉皇帝有权对南越国官员进行任免了。汉武帝觉得,既然你们想和我一家了,那就按照我的习惯来吧,还把南越国之前留下来的一些野蛮的刑法给废除了,让他们采用我汉朝的法律。

这些还不够,汉武帝下令,毕竟南越以前是一个独立王国,现在归属了我大汉,会有好多的问题要解决,这样吧,派往南越的使者们,你们就留在南越好了,力求让南越做到平稳过渡。

赵兴和樛太后看汉武帝这么支持自己,那是感恩戴德,立马准备收拾行李,要进京去朝拜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