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虎嗅注:无论是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图鉴》还是后来的《上海女子图鉴》,又或者是日本的《东京女子图鉴》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奋斗的人生不会过的太差。然而屡次上热搜的“隐形贫困人口”等词表面自我戏谑的同时,更多的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焦虑,每天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却离真正的财务自由十万八千里。总结一下,这篇文章还可以有一个名字:“穷忙族图鉴”,只是这次的图鉴结果又会怎样呢?

前几天,“ 27 岁,我没有存款”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很多网友摸着胸口,在手机屏幕上敲下“扎心”二字。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从 18 年第一扎“隐形贫困人口”到第 N 扎“ 27 岁,我没有存款”,评论和转发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说的就是我”。表面上,这些话题颇有种边吃饭,边跟好基友有意无意调侃自己财务状况的感觉。其实,背后是全球年轻人压力变大的趋势。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电影《路过未来》

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 800 多万人,再次刷新纪录。而过半应届生抛弃了相爱相杀四年的专业,一头扎进别的行业,找到了工作。

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也不好过。2016 年的香港,15 至 24 岁青年每月收入中位数是 9266 元人民币,是全香港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数的 70 % 。与五年前相比,青年每月到手的钱多了 34% ,涨幅也抵抗住了通胀率,但是仍逃不出房地产的魔爪,当年香港楼价涨了 52% 。

在台湾,一半年轻人(20 岁至 34 岁)每月拿不到 3 万新台币,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是 2.3 万新台币。而吃喝拉撒睡,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每个月怎么着也得花出去 2.1 万新台币。如果生活在台北,每个月口袋里至少得有 2.8 万新台币。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英国的年轻人也正在扎心中。2008 年至 2017 年,英国 16 到 35 岁年轻人的工资下跌了 12% — 15% 。

与传说中“美国小孩一到 18 岁就被赶出家门”不同,如今 18 到 34 岁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地“赖”在家里不走。在 1975 年,57% 的年轻人和伴侣住在一起,只有 26% 和父母住在一起。而到了 2016 年,只有 27% 的年轻人和伴侣住在一起。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千禧一代与父母一起住比例图

环顾地球一圈,全世界的年轻人仿佛都活得不如以前的年轻人。根据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奥美的东家 WPP 发布的市场调查,千禧一代中的 23% 对未来财务表示悲观,财务情况成为青年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 27 岁,我没有存款”刚过去,一条“可以骂中年人”的职场潜规则又开始扎中年人的心。

今年我27 岁,我没有存款,付不起房租,忙忙碌碌却很穷

有网友给这个段子写了个续集:中年人回去给年轻人涨房租。说不干就不干的年轻人终有一天会变成随意被责骂的中年人。一个段子把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困境串在了一起。而串起两代人的那根线,是忙忙碌碌却没钱。

穷忙族原指那些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处于贫困线之下的人

。之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成为穷忙一族的条件逐渐放宽:每周工作时间低于平均工时的三分之二、收入低于全体平均 60% 。这个定义又逐渐发展成“每天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却离真正的财务自由十万八千里”。现在,穷忙族年轻化是不可阻挡的全球风暴。

原来,穷忙是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