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法义」从缘起法的角度理解诸行无常

「闻思法义」从缘起法的角度理解诸行无常​谛观缘起,是为实相念佛


佛法与世间法在慧学上的重大区别在于,佛法不执著常断二边见,而是以正觉的缘起思想,来谛观诸法的生灭相续,是所谓成盛衰毁,大用流行。


世间哲学,往往以心物二元孰为第一因的讨论陷入常见之中,而佛法对于色法和心法的觉知,都是以缘起性空来作观的。因为无论色法还是心法,在其不断生住异灭的过程中,都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可得,是故生住异灭的过程,可以称为“行”,又因为诸法无自性的流转相依,生灭相续的过程中,始终是无自性的,这叫做“诸行无常”,在《杂阿含经》中,称之为“常恒不变易法空”。


「闻思法义」从缘起法的角度理解诸行无常​修行,永远不要省略的一课,就是闻思


人因为我执的缘故,不通过闻思佛法是不能明了诸行无常的道理的,反而还会陷入行苦之中煎熬身心。诸行无常,是世间一切法的动态,佛法以度化有情为根本,故往往从我执的角度论证烦恼的起因,而佛法的无我慧也是以破除我执作为慧学的闻思基础,确切来说,闻思的文字般若,就是通过五蕴中的行蕴,由意识的思善止恶,而完成如理作意和动身法语的活动。


「闻思法义」从缘起法的角度理解诸行无常​辟支佛多有睹花开花谢而觉悟者


诸法相续的体相,其实是法界当下便可开显的无常、无我之深义,但前提是学佛之人必须能够从“行”的缘起性来作如是观,否则就容易陷入怀疑论(断灭见)和独断论(常见)的桎梏之中,同时还会将佛法的因果业报错误地理解成一种神秘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闻思的缘故,所以佛子一定要坚持闻思,通过抉择中观正见和对般若经典的闻思,都是帮助吾人破除虚妄执著的法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