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智慧:现实的局限与理解的困境

从知识到智慧:现实的局限与理解的困境

某种意义上,人的一生意味着成长与进步。作为中国古代的智者,孔夫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我离开三十走向四十的时候,也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就是思考与解释。我我至少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这样,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正如伏尔泰所说:“我想知道人类由野蛮到文明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我有幸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不惑”吧。我和王小波一样,“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历史情结,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说“人类的智力不能掌握着一切整体现象之起因,但是企望发现这些起因的需求却萦绕在人类灵魂之中。”我试图去理解哲学与宗教,虽然我不是一个像样的读书人,更谈不上虔诚。一个人一且开始介入思想,困困惑总会随之而来,每一种事情你总会得到无数种不同的解释。“人可以通过对事物原因的理解而获得自由”,世界如同草木生长,你只能看到其结果,却看不到其过程。其实,人的智慧永远难以超越他的生命。因为寿命和经历的局限,所谓“智慧”往往只是一时一地的见解。今天的人们既然不比古人活得更为长久,因此也绝不比古人更加智慧。如果说今人与古人有什么不同,那么或许是信息拥有量的剧增。

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理论上每个人都拥有全球的图书馆,这种海量信息足以使现代人比古人占有更多的知识。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现代人所取得的一项杰出成就就是对过往历史的研究和再现,而古人对在他们之前发生的事情则知之甚少。”古希腊时代最无偏见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甚至断言,在他所处的时代之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一一信息的短缺使他无法得知雅典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贡献。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信息并不代表知识,知知识也不代表智慧,就如同财富并不代表幸福,因此现代人并不比古人更智慧,我们占有的知识依然很少,甚至连常识都如此匱乏。事实上,我们并不比修昔底德做得更好,现代人与古人面临着许多同样的困境,其中之一就是信息短缺一一我们并没有因为信息泛滥而实现信息满足。常言说过犹不及,信息过剩导致的“淹没效应”使真正的有效信息依然稀少,虽然这种相对信息匮乏与古代的绝对信息匮乏不可同日而语,但信信息的短缺状态依然存在。或许正因为如此,人类好学的美德才得以传承。

正如波兹曼的悲观预言,在一个“娱乐至死”时代,与其说我们面临着奧威尔困境,不如说进入赫胥黎陷阱。奧威尔担心信息被剥夺,赫胥黎则担心有效信息被淹没。面对新技术引发的海量信息,我们最迫切的要或许已经不是创造新信息,而是发现茣正的有效信息。因此说,在一个信息过剩时代,对信息的梳理和整合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个信息整合者比一个信息创造者更有意义。从内心来说,与其说我是一个写作者,不如说我是一个读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只是想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避选、梳理与分析,最后集腋成袭,整合出一些有趣而新鲜的有效信息,而这些“信息”和“知识”正是我所喜欢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的作者,但却是一个好奇的读者。在一个娱乐和低智的时代,英雄与权谋假历史之名大行其道,这里常常没有真正的“历史”。失望的结果,便有了这本《历史的细节》。我常常这样想,发明文字乃至违反人好动的本性去写作,或许都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结果,借用孟子的话来说,“予岂好辫哉,予不得已也

这本历史的细节已经发表,读者想了解更多的内容,请联系:小二会调侃,会发给你。也可以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