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只發朋友圈就好了

留學同學的未婚妻從國內來到德國,同學帶她逛吃歐洲。於是在這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裡,她的朋友圈是全程直播歐洲之行,可謂精彩紛呈。而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旅途中最重要的環節當然是吃遍每一個角落,毫不例外,在同學未婚妻的朋友圈中出現最多的內容也是各種歐洲美食。

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隻發朋友圈就好了

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隻發朋友圈就好了

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隻發朋友圈就好了

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隻發朋友圈就好了

然而在連著曬了幾頓飯之後,昨天晚上,突然出現了這樣的對話。

看來西餐這東西,還是隻發朋友圈就好了

個人感覺在歐洲說到吃,意大利、西班牙、希臘還好,但也禁不起多吃幾頓,要是再往北走那簡直就是一片災區。說真的,人在歐洲,誰來誰知道,要是純粹的融入歐洲的飲食文化中,這對一箇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件接近於苦修的事情。而且還有一件國內朋友經常不理解的事情是,你在國內能吃到的一切西餐都比歐洲人日常吃的更好,更豐盛更美味或者至少要更符合國人的口味。比如現在國內流行的沙拉,因為食材的極大豐富,國內外賣的沙拉比現實中德國人吃的沙拉可謂豪華不少。

但是即便如此,每當我們在德國看到國內朋友去吃西餐的時候,還是會有一種強烈的“蜜罐裡的孩子又去憶苦思甜”的感受。

總的來說,國外的菜品大多是中看不中用,放在網上發發朋友圈哄騙一下沒吃過的賺點面子還可以,作為食物真說好吃合口味,離中餐還是差得遠。然而僅僅是外國飯菜不合中國人口味的問題嗎?我看不是,因為如果要是中國菜也不合老外口味,中國人外國人各吃各的,那麼這樣的解釋或許還說的過去。可偏偏不是這樣,老外對中餐倒是喜歡的不得了,不管是純正的還是改造的,不管是館子裡的,還是你自己親手做的,他們往往都很愛吃。

至於為什麼中國菜在世界舞臺上好吃受歡迎卻不上臺面,我認為到今天為止,這是一個歷史問題。縱觀歷史,歐洲因為食材匱乏限制了飲食的發展,而食材匱乏又導致了“生鮮”成為一種寶貴的只有富人才能追求的東西,所以今天西方的烹飪比起技法、處理、調味等等這些中國菜之所長,要更家看重新鮮的“原味”(比如德國人愛吃的生豬肉三明治…)。

​而當今世界的文明主基調又是西方定的,一來過去幾十年裡中國話語權不夠強,文化影響力還不夠;二來現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都是生活不易的海外華人甚至一些打著中國幌子的東南亞人在經營,導致中餐在海外的定位就是“廉價”,這麼做對於個體的經營來講無疑是務實的,但是卻不能打造中餐高端的形象,以至於米其林這種智商稅排行榜至今沒有什麼中餐能夠進入,何其所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