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從「漢語橋」出題官到「班主任」的轉變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始於2002年,至今有17年的歷史,而目前《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即將在湖南衛視熱播,此次“漢語橋”設置了妙趣橫生的“漢語橋大課堂”環節,並由博學多才的陳銘擔任班主任一職。

擁有“全世界最會說話的年輕人”、“國際大專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電視節目主持人”、“博士”、“高校教師”等多個標籤的陳銘老師,曾在《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擔任出題官的他,就憑藉著自己的博學和儒雅給外國選手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銘:從“漢語橋”出題官到“班主任”的轉變

班主任陳銘,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的老師。他曾被餘秋雨先生評價為“當今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之一”。涉獵廣泛的他,對漢語文化也頗有研究,曾閱讀了近千本書籍,特別是文學與國學經典類別著作,據說百科全書都幾乎被他翻爛。潛心且廣泛的傳統文學的閱讀沉澱出他博學儒雅的氣質。在“漢語大課堂”上,陳銘以師者的身份與課堂30位同學交流,他用娓娓道來的溫情話語,鼓勵著課堂的同學們不斷前行;他用豐富的文化積澱帶領著課堂同學們探索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他以寬廣的胸襟容納了各國同學的差異與特色。博學多才,亦師亦友的他也收穫了課堂同學們的愛戴與敬佩。

談及這次身份的轉變,他說道:“16年在‘漢語橋’擔任出題官的身份是一個更加深入參與到賽事的身份,跟選手的關係是對手的感覺,是一種對抗性的關係。而這次是以班主任的身份來參加“漢語橋”,跟選手的關係更像一個家人。我是跟他們站在一邊的,我是希望在課堂上能夠給與他們更多的幫助,讓他們能答得更好、走得更遠。”

陳銘:從“漢語橋”出題官到“班主任”的轉變

在課堂上,班主任陳銘與在座的30位同學暢所欲言地交流中外文化的差異,並帶領著各具特色的“中外出題官”給他們出題。課堂氛圍輕鬆活躍,充滿趣味性,選手也積極舉手,踴躍發言。他們一起討論許多趣味性的問題,比如“如果世界各國沒有相互交流,那現在在你的生活中會缺少什麼”。30強學生積極舉手發言,他們的回答也趣味連連。有的選手回答:“如果沒有各國交流就沒有世界盃”;有的選手說“沒有各國交流就沒有辦法吃到中國的老乾媽”;也有選手說“沒有可樂喝”。

7月30日 起每週一至週四晚19:30,鎖定湖南衛視“漢語橋”,讓我們跟隨班主任陳銘一同走進“漢語大課堂”,與“漢語大課堂”的同學們一起解鎖更多的漢語知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