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修变“惊装修”,成都楼市怎么了

精装修变“惊装修”,成都楼市怎么了

文丨LEO

近日,不少成都业主抗议开发商的精装修猫腻,涉及50余个楼盘上千名购房者。

综合相关报道,问题的焦点在于,业主们认为目前开发商的成品精装修标准,大多在3000元每平米左右,但根据开发商公示的装修细节和开放的样板间配置来计算,装修成本在几百到一千每平米左右。

业主质疑,精装修一项利润就达到300%,开发商的自信何来?

1.入市新房价与地价严重倒挂

以本次涉及的楼盘德商御府天骄为例。

德商御府天骄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锦江路与牧华路交界处向锦江路南500米,今年5月8日,德商御府天骄取得新房源预售证的信息发布在成都搜狐焦点,信息显示:德商御府天骄将推出7-9号楼共442套房源,户型面积为107-143㎡,带装修价格16800-17500元/㎡。

精装修变“惊装修”,成都楼市怎么了

往前追溯一年至2017年9月,可以找到一条有关天府新区土拍的公开信息:

万科以12000元/平米的楼面价,拿下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一心村六组、鹤林村四组地块,该地块配套无偿移交人才住房745套,实际楼面地价约为16292元/㎡。(注:实际楼面价为扣除无偿移交物业面积及增加对应建设成本后)。

万科拿下的这块地,距德商御府天骄直线距离约500米。但2017年拿地楼面价,即与2018年5月德商御府天骄7-9号楼带装修预售价格相同。

与楼面价相关的另一个例子是:2017年4月中南置地首入成都,总价59亿拿下了三宗城北地块,楼面地价分别达到11080元/平方米(天回镇沐龙湾社区),9400元/平方米(天回镇万圣社区),12900元/平方米(建设南路)。其中,天回镇项目拿地价格9400元/平方米,但目前预售证审批价格不到8000元/平方米。

成都业内人士称:“中南置地申请了预售证,然后又退了回去,卖一套就会亏一套。”

开发商不是做慈善的,亏的钱该如何找补?

2.成都楼市供需结构矛盾大

2018年成都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将限购对象变为家庭,同时规定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也不得作为单独家庭购房;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两年内购买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此外还对住房限售时限进行延长,规定在全市范围内新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成都的上轮限购尚在2016年10月1日,限购政策将对象锁定为个人,也就是说不管一个家庭有多少套房,如果一家有5口人,就有5张房票。

2018年的《通知》其实是一个迟到的限购政策,公开资料显示:

2018年3月,招商中央华城开盘400余套住宅,复审购房人超过4.39万名。

2018年4月,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板块的龙湖天璞推449套房源,普通摇号中签率低至0.65%;

2018年5月,成都北门中环路中铁青秀未遮山1000套房公开摇号,引来超过7.4万人登记购买;

在这种情况下,中签即是中奖。

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为1604.47万,户籍人口1435.33万。相较于2016年,2017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12.71万人,同比增长0.79%;而户籍人口却增加了36.4万人。

再看商品住宅成交量。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017年成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035万平方米。今年5月和6月两个月,成都就供应680万平方米,相当于2017年成交总量的33%。

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大幅增加,依旧满足不了强大的购房需求,供需矛盾之大可见一斑,这意味着开发商有绝对的主动权。

3.精装修房或成成都楼市标配

2017年10月,成都发布的《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成品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进成品住宅建设,有利于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优化住宅产品结构,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本意很好,因为成品房省去业主装修的过程,买到了就直接可以入住。

但在房价限价的背景下,开发商开始钻空子,通过“装修价”来谋取利益,由此引发此次抗议。

楼面价与商品房价格倒挂,加上严格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限价,让开发商只能从装修上想办法;而加快推进成品住宅发展的实施意见,实际上使业主失去选择空间。

精装修变“惊装修”,成都楼市怎么了

由于成都商品房市场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依旧会是卖方市场——开发商不愁卖,因此大规模抗议并不能让开发商感到恐慌,而上行的市场反而让开发商相当有底气:大不了退房。

业主集中抗议,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成都楼市的火热,在卖方市场下,强势的开发商通过规避政策转嫁成本,从而导致矛盾集中爆发。它说明相对于普通业主,开发商往往拥有更强大的博弈能力。

不过从全国来看,存在问题的远不止成都。

7月25日,中消协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房屋装修类投诉成新热点,同比增涨114%。

中消协指出的房屋装修投诉问题,与成都业主的诉求高度相似:装修合同存隐患;建材质量差,装修质量难保证;保修义务难履行。

由此可见,房屋装修猫腻其实是普遍问题,只不过中消协的统计不止针对开发商,还涵盖装修公司,而上半年装修公司“跑路”频发,包括苹果装饰、觅糖装饰和泥巴公社三家互联网装修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