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在农村,因为人们的活动半径仅限于庄稼地和村子,很少去外面,因此农村多数人都互相认识,不但认识,有些还是亲戚。在方圆十几里周围的村子,农民们相互之间基本上都不陌生。可以说在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遇到事情都是相互帮忙解决。尤其是邻里之间,相互之间走动很方便,这样在本来熟悉的关系上也就更加熟悉了。而且交往频繁,所以人情味很浓厚。而相互之间非常的熟悉,见面前就免不了要打招呼畅谈聊天了,在农村见面聊天时这几乎“场面话”你如果当真的话,那可就“丢人”了。

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一,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

这些多是发生在亲戚好友走动,看望病人时,送礼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了,我国几千年来因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如“礼尚往来”、“礼轻情意重”等词眼阐释送礼。尤其是在大多数农村人的观念里,送礼是一个人必备素养,不送礼那可就丢人了,反倒显得人吝啬、不知趣,不懂的人情世故,而往往手里提着礼品到对方家里时,第一句的开场白往往是“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什么”。这句开场白似乎成为必说的一句,随后才开始嘘寒问暖的话语。

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二,不急,拿着花呗

农村人比较实在热情,邻里之间,亲戚好友之间谁遇到点困难,不用打招呼就会主动的帮忙,在生活中如果仅用钱时,也会毫不吝啬的借给你,当你手头周转过来还钱时,被借人常常会说到“不急,拿着花呗”,你要当真,真把钱揣进自己裤兜里的话,场面就会很尴尬。让人觉得你“一根筋”。

三,吃点饭再走吧

农村人情味十分浓厚,尤其是在农闲时,常常爱串门聊天,聊聊村里琐事,谈谈生活趣事。不知不觉聊到饭点时,如果你还在忘我的聊天,主家就会礼貌的问到“吃点饭再走吧”,另一种意思就是,还不走吗?,老话“让人是个礼,锅里没下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四,不用,不用

在农村十里八乡的基本上都认识,虽谈不上是掏心掏肺的熟人,但是相互之间都会乐意帮助对方,如果在集市上或者外面,看到熟人在卖东西,就会去帮忙照顾生意买上一些,相互聊会儿天付账时,卖家就会说到“不用,不用,别给钱了”。农民在集市卖东西赚钱都不容易,谁也不会沾这光,即使对方说不用,也会硬塞进对方的口袋里。

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五,再坐一会吧

两人见面相互串门,主家有事时,又不好意思直接说,你走吧我有点事,让人听起来会感到不礼貌,这时会说到“再做一会吧”,其实是在撵你走,你随口答应的话可就“丢人”了,会让人感觉你不懂事。

五,吃了吗?

农村人一直有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由于之前生活条件不怎么好,常常是处于饥饿状态,吃饭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熟人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两个多年不见的熟人见面就会问到“吃了没”,说“你吃了没”,虽然不是为了请客,却比真正请客的意义重大。最起码,这是一种互相尊重的表现,没人会去问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吃了没。如果问了,又没请他吃饭,那就真是“吃饱了撑的”。

农村人见面说的6句“场面话”,你如果当了真,可就“丢人”了!

这些场面话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需分情况和对人,这些大多数人心里也都清楚。其实在老农看来,这些客套场面话久而久之的就成为了一种类似口头禅的一种开场白,不存在所谓的虚伪,更多的是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礼貌,礼节,感情,热情,好客,和友情的象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