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才谈得上是最基本的教养

梁晓声说过: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和文化,有时候确实与学历和身份无关。

有人说,一个人,最起码要有“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的自觉,才谈得上最基本的教养。

深以为然。

有一种教养,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看似不起眼,却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

有一种教养,就是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才谈得上是最基本的教养

很多人坐飞机、动车出行的时候,都遭到过“熊孩子”的骚扰。

要么拼命踢椅背、要么全程哭闹个不停,让你根本得不到一点休息的机会。

孩子不懂事,你没办法发火,可最气人的是家长也不当回事。

当你实在忍无可忍地开口后,有些家长会拿万能金句堵你的嘴:

“他还是个孩子,你一个大人跟他计较什么呢?”

世界上有太多的巨婴症患者,他们无法做到将心比心,无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或者“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愧疚”的教养,整个社会想必会减少许多矛盾。

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才谈得上是最基本的教养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是在日本一家24小时超市拍的。

凌晨3点,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来买东西。他要买农药,给家里的菜园子杀虫。

超市的店员问他为什么要在这么晚的时间来买,老人回答:“如果白天来,会打扰到其他的客人。”

因为自己行动不便,坐着轮椅,可能会影响其他客人买东西或结账,所以选择在凌晨3点,一个人慢慢摇着轮椅去买。

“不给别人添麻烦”,在日本社会,简直成了一种执念。

他们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基本都是轻声细语,甚至会捂着嘴,生怕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他们的街道很少有垃圾桶,却无比整洁干净,因为大多数人会随身携带塑料袋将自己的垃圾带回家里;

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一个人能想到不给别人添麻烦,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和体谅别人。

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感到不好意思,才谈得上是最基本的教养

教养,有时候就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

这不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对他人的体谅与关怀。

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感情都是麻烦出来的。

今天你麻烦我,明天我麻烦你,一来二往,感情就建立起来了。

这个道理原本应该是,朋友之间,如果长时间不联系,感情容易变淡,想要维系,需要多联系、多走动。并不代表,要理所当然地麻烦别人,让别人为难还毫无自察之心。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有恰当的人际关系,超越了人际关系的那个分寸,就是给别人添麻烦。

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无知,来自于教养,可能一切的根源,统统在于没有把别人放在心上。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多站在他人角度上思考问题,是一种最高级别的教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