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拙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以后编文集也不收入。”

日前,年逾八旬的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发表声明,直言自己六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错误,并表示“请大家多多批评,以便改正”。声明一出,迅速引来众多同行和网友点赞,慨叹先生此举彰显了“高逸学者之风”。而当记者向裘老求证此事,他只是淡然回答:“这是做学问的正常态度,没什么大不了。”

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之所以发表这样一篇声明,是因为裘锡圭最近获知《考古学报》2018年第2期发表了《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2002号墓发掘》一文,公布了此墓随葬青铜器的全部资料。他让博士生郭理远将这篇论文读给他听,随后意识到自己六年前发表于《中国史研究》的一篇论文所论有误。

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官网截图

裘锡圭在声明文章中说:“理远根据发表的照片和拓本细审其字,向我指出该字确当释‘笰’,并非‘并’字异体。所以拙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以后编文集也不收入。今撰此文,冀能稍赎前愆。”他表示,“由于可比较的青铜器铭文太少,文中恐尚多错误,现发表于中心网站,请大家多多批评,以便改正。”

裘锡圭的身边人士说,裘先生对事关学术的事情向来顶真,绝不含糊。事实上,这也不是裘锡圭第一次因为学术问题而发表声明。

2016年9月,也是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官网,裘锡圭曾发表声明称,他除了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之外,并无任何其他机构的头衔,因为他认为,只要接受聘任就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非常不赞同学者担任各种名誉头衔或四处挂名,更不能接受以学者的名义巧立名目。

日前,裘锡圭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文章中的错误一旦发现,就要及时纠正,这既是研究应有的态度,也可以避免让别人误用你的错误结果。

”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眼疾导致的视力下降,自己已不像年轻时那样能够及时地发现研究中的不足,这是最大的遗憾。所以这次,“当学生把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读给我听,我意识到之前的错误,当然要第一时间予以纠正。”

对此,北京日报·长安观察文章评论说,面对点赞,裘老轻描淡写,更显先生纯粹的治学精神。一句简单的“我错了”,若非拥有巨大的学术勇气,恐怕很难讲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裘老的这则声明,更像是给广大科研工作者上的一堂学术伦理课。

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名合格治学者唯真是求的学术品格:即便出错是因为史料更新等客观局限,也要在发现后第一时间认错;即便年逾八旬却依然密切关注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生怕自己的错误被他人误用。

更能感受到老一辈学者那不骛虚名的人格魅力:虽身为学界泰斗却不为盛名所累,甚至敢于打破业内“规则”公开纠错。这种专于学术的赤诚、直面错误的坦诚,是十分可贵的科学精神,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学习。

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是不是勇于承认错误,能不能坚持修正错误,同样是检验治学态度的一把标尺。对那些潜心科研者来说,心之所向是科学的星辰大海,理应拥有一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静气与坚韧,只有经得起失败的无情摔打,才能锻造出柳暗花明的突破。这既是深耕科研的应有态度,也是通向科学之门的必备精神。

而放眼现实,面对实验中的无数次挫折,是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是跌倒一次就萎靡不前,抑或犯错之后“咬紧牙关”拒不承认、绷住面子?不同的应对姿态,结果往往不尽相同。

从钱学森、邓稼先到黄旭华、黄大年,这些科学大家之所以能成就伟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比别人多了一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此番裘锡圭教授的“认错”之举被热议追捧,很大程度也在于此。

对此,网友们这样说:

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复旦大学教授的这个举动让人震撼……

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