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領克01作為2017年底、2018年初誕生的全新車型,在市場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其優秀的品質、出色的駕控水準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選擇。在15.88-22.08萬的售價區間很少有對手,但是倘若我說雪鐵龍天逸與領克01是“冤家路窄”,想必大家都會同意,兩款車不僅車型、定位相同,就連官方的指導價也幾乎是一模一樣,那麼消費者就很容易拿兩臺車進行對比。雖說兩款車在外觀上都是偏向運動、年輕化的設計,但是二者在底盤調校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手法,領克01在舒適的基礎上偏向運動,而天逸則主打舒適,今天我們就拿這對“冤家”來對比一下,究竟誰在底盤調校上能更勝一籌呢?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作為吉利集團與沃爾沃集團聯姻下的精華,領克身上的強大之處便是那流淌在血液當中“沃爾沃基因”的CMA架構。CMA基礎模塊架構,是由領克和沃爾沃共同研發而成的全新模塊化平臺,CMA全名為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 platform,它具有高延展性和可變性,領克01是全球首個誕生於此平臺下的車型,同時沃爾沃XC40這款新SUV也將在此平臺下生產。在CMA架構中,發動機模塊位置是固定不變的,車頭到前軸的長度、前輪距、後輪距、軸距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調整,CMA架構能夠跨越轎車、SUV,從A0級到B級的突破,還支持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動力系統,其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接下來說說天逸,雖然天逸沒能像領克01那樣有平臺可炫耀,但也不是說底盤就毫無亮點可言, PSA(標緻雪鐵龍)在歷史上從來不缺底盤表現驚人的代表作。比如用最簡單的結構實現最佳操控性之一的標緻205GTI;再比如用主動式液壓懸架實現同級別最舒適的老雪鐵龍C6。而雪鐵龍天逸搭載的液壓懸架系統並不是國外雪鐵龍車型上的那一套可主動調節高低的液壓懸架系統,而是全球首創的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但實際試駕過以後筆者發現天逸的懸架基本向舒適性妥協而捨棄了運動性,這一點領克01卻在運動性和舒適性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為什麼?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領克01基於CMA基礎模塊機構打造,其背後蘊藏著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兩大集團的實力,其底盤調教以及選材用料都達到了上成水準,小編經過試駕兩款車型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領克01在底盤調教上較為舒適,但在舒適之餘仍很好的保留一定的支撐性,過彎很穩定,連續過彎也不會出現鬆垮飄忽的感覺,這一點比天逸要好很多。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天逸的底盤調教有些過於偏向舒適了,似乎雪鐵龍在一味的追求舒適性上忽略了運動感,天逸其實是一款運動SUV車型,相對於領克01,天逸更適合那些想給家人帶來最舒適體驗的人群,底盤的濾震效果極為出眾,即便地面上有坑窪路段,也絲毫不影響其駕駛體驗。

當CMA架構遇上PHC技術,天逸VS領克01底盤誰更優?

我們將兩輛車升起來看一下,領克01和雪鐵龍天逸兩車為同級別、同價位競品,但是懸架的結構卻截然不同——領克01的後懸架用的是E型多連桿結構,而天逸為扭力梁,在設計方面,領克01要領先不少。底盤防護方面二者差異較大,領克01在底盤覆蓋件上幾乎做到了全方位包裹,並且均為玻璃纖維軟材質護板,這種設計經常在豪華品牌上可以看到,而反觀天逸的車底就有些“寒酸”了,底盤防護幾乎為0 。整體來看,兩款車底盤同臺競技,比拼的是用料、技術和質感。在底盤的用料上,領克01的鋁製件比天逸要要多一些,這對降低簧下質量提高操控性是不可忽視的。雖說天逸有著獨門秘籍PHC技術加持,但是卻忽略自己車型本身是面向年輕群體這一不爭的事實,將底盤的舒適性等級調的太高有時也成了一種壞事,天逸給我的感覺就只有一個字“軟”。反觀領克01,在稍加試駕後,我最直接的反饋就是領克01身上有沃爾沃的味道,至於選運動、舒適兼備的領克01還是買偏向舒適的天逸,您不妨親自試駕一下再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