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炼巨头晨曦集团宣告破产后,来自地炼企业的思考

地炼巨头晨曦集团宣告破产后,来自地炼企业的思考

近日,石油石化行业中,又出现了一朵阴云。

来自山东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晨曦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晨曦集团”)启动了破产重整。

晨曦集团是山东知名的民营石油炼化企业之一。2016年,晨曦集团曾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批复的320万吨/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使用资质,是拥有自营原油进口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

这样一家企业申请破产,也为近日挑战重重的地炼行业,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地炼巨头申请破产

晨曦集团曾是山东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的企业,除了拥有石油石化业务,还拥有粮油加工、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几大主营业务。

在2016年,晨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其中,石化企业总产值达到168.5亿元。

其官方资料显示,该公司共拥有350万吨/年重交沥青、140万吨/年催裂化、100 万吨/年延迟焦化、25 万吨/年气分等等20套化工及精细化工生产装置。

地炼巨头晨曦集团宣告破产后,来自地炼企业的思考

2018年7月16日,晨曦集团正式申请了破产。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公布了山东晨曦集团破产的民事裁定书,该裁定书中指出,山东晨曦成立于1999年12月1日,现已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目前,晨曦集团破产重整已正式启动。

关于这家公司的破产的原因,业内主要认为是信贷紧缩和市场疲软两方面原因造成。

由于晨曦集团的炼化业务有相当大的占比,因此这一事件,引发了石化行业对地炼企业的再度忧虑。

自2015年“原油双权”向非国营企业放开后,中国的民营炼化企业迎来了蓬勃式发展。

但时至2018年,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部分地炼企业的确陷入了新的困境。

地炼企业面临四大压力

路透社6月19日曾报道,多名行业高管及分析师表示,近40%的中国民营炼油厂处于亏损,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

而根据一些机构的监测,在7月18日,山东地方炼油厂常减压开工率为50.7%,创了2017年来的新低,并还有地炼企业开始陆续停工检修。

在夏季出现停工检修,这在炼化行业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反映出了地炼行业的严寒。

中国地炼从成为轰动全球石油界的明星,到陷入新的经营困境,只经历了短短两年时间。如此迅速的转变,主要因为四个重要变化的出现。

首先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布伦特原油在2017年的均价为54美元/桶,而到2018年,已有数月时间徘徊在70美元/桶之上。

其次,成品油消费税监管的全面收紧,让地炼企业通过“变票”逃避生产环节消费税的途径被完全封堵。

而在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实施,明确所有成品油发票均须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进行开具,成品油调和油品分类编码不得随意变更。

据业内测算,如逃避缴纳相关税后,企业的成品油成本将减少1500元~2000元/吨。这对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企业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

在市场需求方面,柴油是地炼企业生产的最主要产品,但在今年,中国的柴油消费却十分低迷。根据中宇资讯的监测,41家主力山东地方炼厂6月汽柴油累计产量在641.6万吨,环比下降4.6%

此外,环保政策的趋紧,更为地炼企业添加了压力。

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禁止以化工原料名义出售调和油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兑调和油,严禁运输企业储存使用非标油。 部分相关企业,已因此濒临出局的边缘。

迫在眉睫的转型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分析,受以上四重压力影响最大的,更多的是小型地炼企业。

目前中国炼化行业正在进行大升级,转型升级方向主要为炼化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

而中小炼化企业,资金本就紧张,再加上近端时间新困难的出现,难以用大量资金实现以上目标,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路透社援引咨询机构IHS研究人员发言称,未来可能会见到更多规模较小的炼厂倒闭,尤其是那些没有进口配额的,因其利润被更严重挤压。

而在这些地炼企业面临新挑战的同时,其竞争对手却在节节壮大。

中石油、中石化都在紧锣密鼓布局大型一体化炼化项目;世界第一大化工巨头巴斯夫、美国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都在中国开启了巨型化工项目新布局;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的大型一体化量化项目,推进顺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地炼企业能否尽快找到实现规模化、高端化的途径,至关重要。

地炼巨头晨曦集团宣告破产后,来自地炼企业的思考

索性的是,已经有不少地炼企业在开始往这方面努力。

例如在2017年,山东东明石化牵头成立了山东炼化集团,试图整合山东的地炼产业,实现地炼企业的规模化。

据悉,东明石化正在争取成立财务公司,然后贡献到山东炼化集团里去,作为一个金融板块,为山东炼化服务。

在产能升级方面,在2018年6月,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公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名单的通知》,发布45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总投资1.8万亿元。

其中有多个项目和石油炼化升级有关。山东京成石化、寿光鲁清石化、东明石化、恒源石化均由项目入选。

此外,山东其他地炼企业往精细化工转型的步伐也在加速。据悉,目前,山东地炼已投产重整装置产能达1490万吨/年。

鑫泰石化、鲁清石化、垦利石化、齐润化工等企业也在上马重整装置。这些新建重整装置开工后,山东地炼重整装置产能规模将急剧扩张至2150万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