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煉巨頭晨曦集團宣告破產後,來自地煉企業的思考

地煉巨頭晨曦集團宣告破產後,來自地煉企業的思考

近日,石油石化行業中,又出現了一朵陰雲。

來自山東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晨曦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晨曦集團”)啟動了破產重整。

晨曦集團是山東知名的民營石油煉化企業之一。2016年,晨曦集團曾獲得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批覆的320萬噸/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使用資質,是擁有自營原油進口資質的民營企業之一。

這樣一家企業申請破產,也為近日挑戰重重的地煉行業,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

地煉巨頭申請破產

晨曦集團曾是山東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二的企業,除了擁有石油石化業務,還擁有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幾大主營業務。

在2016年,晨曦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32億元,其中,石化企業總產值達到168.5億元。

其官方資料顯示,該公司共擁有350萬噸/年重交瀝青、140萬噸/年催裂化、100 萬噸/年延遲焦化、25 萬噸/年氣分等等20套化工及精細化工生產裝置。

地煉巨頭晨曦集團宣告破產後,來自地煉企業的思考

2018年7月16日,晨曦集團正式申請了破產。2018年7月20日,山東省莒縣人民法院公佈了山東晨曦集團破產的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中指出,山東晨曦成立於1999年12月1日,現已資不抵債,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目前,晨曦集團破產重整已正式啟動。

關於這家公司的破產的原因,業內主要認為是信貸緊縮和市場疲軟兩方面原因造成。

由於晨曦集團的煉化業務有相當大的佔比,因此這一事件,引發了石化行業對地煉企業的再度憂慮。

自2015年“原油雙權”向非國營企業放開後,中國的民營煉化企業迎來了蓬勃式發展。

但時至2018年,因為外界因素的變化,部分地煉企業的確陷入了新的困境。

地煉企業面臨四大壓力

路透社6月19日曾報道,多名行業高管及分析師表示,近40%的中國民營煉油廠處於虧損,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

而根據一些機構的監測,在7月18日,山東地方煉油廠常減壓開工率為50.7%,創了2017年來的新低,並還有地煉企業開始陸續停工檢修。

在夏季出現停工檢修,這在煉化行業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反映出了地煉行業的嚴寒。

中國地煉從成為轟動全球石油界的明星,到陷入新的經營困境,只經歷了短短兩年時間。如此迅速的轉變,主要因為四個重要變化的出現。

首先是國際油價的上漲。布倫特原油在2017年的均價為54美元/桶,而到2018年,已有數月時間徘徊在70美元/桶之上。

其次,成品油消費稅監管的全面收緊,讓地煉企業通過“變票”逃避生產環節消費稅的途徑被完全封堵。

而在今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實施,明確所有成品油發票均須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成品油發票開具模塊進行開具,成品油調和油品分類編碼不得隨意變更。

據業內測算,如逃避繳納相關稅後,企業的成品油成本將減少1500元~2000元/噸。這對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企業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

在市場需求方面,柴油是地煉企業生產的最主要產品,但在今年,中國的柴油消費卻十分低迷。根據中宇資訊的監測,41家主力山東地方煉廠6月汽柴油累計產量在641.6萬噸,環比下降4.6%

此外,環保政策的趨緊,更為地煉企業添加了壓力。

7月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禁止以化工原料名義出售調和油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兌調和油,嚴禁運輸企業儲存使用非標油。 部分相關企業,已因此瀕臨出局的邊緣。

迫在眉睫的轉型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分析,受以上四重壓力影響最大的,更多的是小型地煉企業。

目前中國煉化行業正在進行大升級,轉型升級方向主要為煉化一體化、規模化、高端化。

而中小煉化企業,資金本就緊張,再加上近端時間新困難的出現,難以用大量資金實現以上目標,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路透社援引諮詢機構IHS研究人員發言稱,未來可能會見到更多規模較小的煉廠倒閉,尤其是那些沒有進口配額的,因其利潤被更嚴重擠壓。

而在這些地煉企業面臨新挑戰的同時,其競爭對手卻在節節壯大。

中石油、中石化都在緊鑼密鼓佈局大型一體化煉化項目;世界第一大化工巨頭巴斯夫、美國石化巨頭埃克森美孚,都在中國開啟了巨型化工項目新佈局;恆力石化、浙江石化的大型一體化量化項目,推進順利。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地煉企業能否儘快找到實現規模化、高端化的途徑,至關重要。

地煉巨頭晨曦集團宣告破產後,來自地煉企業的思考

索性的是,已經有不少地煉企業在開始往這方面努力。

例如在2017年,山東東明石化牽頭成立了山東煉化集團,試圖整合山東的地煉產業,實現地煉企業的規模化。

據悉,東明石化正在爭取成立財務公司,然後貢獻到山東煉化集團裡去,作為一個金融板塊,為山東煉化服務。

在產能升級方面,在2018年6月,山東省印發了《關於公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名單的通知》,發佈450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總投資1.8萬億元。

其中有多個項目和石油煉化升級有關。山東京成石化、壽光魯清石化、東明石化、恆源石化均由項目入選。

此外,山東其他地煉企業往精細化工轉型的步伐也在加速。據悉,目前,山東地煉已投產重整裝置產能達1490萬噸/年。

鑫泰石化、魯清石化、墾利石化、齊潤化工等企業也在上馬重整裝置。這些新建重整裝置開工後,山東地煉重整裝置產能規模將急劇擴張至2150萬噸/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