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起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此文須收藏!

2019年起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此文須收藏!

社保最新變化

(1)徵收部門變化

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目前有的企業不給員工上社保,更為常見的是不給員工全額上社保。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這種情況將得到改變,增加參保人的社保權益。

(2)認證工作的變化

2018年7月5日,人社部要求,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

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或窗口進行集中認證。異地業務“不用跑”,無謂材料“不用交”,重複表格信息“不用填”。

02

社會保險包括哪些部分(補充住房公積金)

(1)養老保險

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規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職工養老保險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包括基本養老金、病殘津貼、喪葬補助金和撫卹金。

繳費比例:

單位(19%)(以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

個人8%(以本人工資為基數)

(繳費比例以北京為例,各地略有不同)

(2)醫療保險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規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男性繳滿25年,女性繳滿20年),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職工醫療保險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

繳費比例:

單位:10%,個人:2%+3元

(繳費比例以北京為例,各地略有不同)

(3)失業保險

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前用人單位與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繳費比例:

單位:0.8%,個人:0.2%元

(繳費比例以北京為例,各地略有不同)

(4)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劃分行業確定繳費比例,在0.5%和2%之間,個人不用繳。

生育保險由單位繳納,個人不用繳

繳費比例:

單位:0.8%

人社部已正式啟動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試點

(5)補充: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只能用於繳存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普通自住房。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滿3個月,本人及配偶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可提取夫妻雙方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

繳存比例調整為5%—12%,企業可根據自身經濟情況,經本單位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討論通過,在規定範圍內確定具體繳存比例。其它單位繳存比例為12%。(北京地區)

03

社會保險涉及個稅問題

(1)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0號)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 基本醫療保險費 失業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的文件規定,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外地及個人名義繳納三險一金如何個稅稅前扣除

員工在單位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在外地以個人名義繳納三險一金,單位申報時可以扣除個人繳付的三險一金,扣繳標準應按工作地單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

(3)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4)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於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5)個人取得的商業保險賠償款免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主席令第四十八號)第十四條第五項的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五、保險賠款。

(6)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0號)規定:“一、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徵個人所得稅。

二、本通知第一條所稱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職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

三、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對2011年1月1日之後已徵稅款,由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主管稅務機關按相關規定予以退還。”

(7)單位和個人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標準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 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第二條規定:“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建金管〔2005〕5號)等規定精神,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不得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標準按照各地有關規定執行。單位和個人超過上述規定比例和標準繳付的住房公積金,應將超過部分併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徵個人所得稅。”

(8)商業健康保險個稅稅前扣除政策

 財稅〔2017〕39號文件第四條規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自行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應當及時向代扣代繳單位提供保單憑證。扣繳單位自個人提交保單憑證的次月起,在不超過200元/月的標準內按月扣除。一年內保費金額超過2400元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個體工商戶業主、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獨資和合夥企業投資者自行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在不超過2400元/年的標準內據實扣除。一年內保費金額超過2400元的部分,不得稅前扣除。

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未獲得稅優識別碼的,其支出金額不得稅前扣除

04

社保繳費基數口徑

(1)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涉及工資總額統計口徑是什麼?

依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津貼和補貼等組成。國家統計局“關於認真貫徹執行《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的通知”(統制字(1990)1號)中對工資總額的計算做了明確解釋: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按國家規定列入計徵獎金稅項目的還是未列入計徵獎金稅項目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範圍。

(2)參保單位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有哪些部分構成?

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月平均工資收入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參保單位的繳費基數是本單位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

依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文件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貨幣和實物工資。

(3)哪些部分應列入工資總額用於申報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下列項目作為工資總額統計,在計算繳費基數時作為依據:

—計時工資,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勞動報酬。

—計件工資,指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

—獎金,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等。

—津貼和補貼,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各種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而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指對法定節假日和休假日工作的職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職工按規定支付的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勞動者因病、婚、喪、產假、工傷及定期休假等原因職工的工資及附加工資,保留工資等。

—其他工資,如附加工資、保留工資以及調整工資補發的上年工資等。

—特殊項目構成的工資,包括《關於規範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險中心函〔2006〕60號)規定的應計入工資總額的項目。

(4)國家統計局規定,哪些項目不計入工資總額,在計算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時應予剔除?

—根據國務院發佈的有關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以及支付給運動員、教練員的獎金。

—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費用。職工保險福利費用包括醫療衛生費、職工死亡喪葬費及撫卹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文體宣傳費、集體福利事業設施費和集體福利事業補貼、探親路費、計劃生育補貼、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嬰幼兒補貼(即托兒補助)、獨生子女牛奶補貼、獨生子女費、“六一”兒童節給職工的獨生子女補貼、工作服洗補費、獻血員營養補助及其他保險福利費。

—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解毒劑、清涼飲料,以及按照國務院1963年7月19日勞動部等七單位規定的範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有關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待遇的各項支出。

—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

—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

—對自帶工具、牲畜來企業工作的職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補償費用。

—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

—對購買本企業股票和債券的職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紅)和利息。

—勞動合同制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由企業支付的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費以及一次性支付給職工的經濟補償金。

—因錄用臨時工而在工資以外向提供勞動力單位支付的手續費和管理費。

—支付給家庭工人的加工費和按加工訂貨辦法支付給承包單位的發包費用。

—支付給參加企業勞動的在校學生的補貼。

—由單位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

—按照國家政策為職工建立的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其中單位按政策規定比例繳納部分。

(5)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的特殊情況處理?

—參保職工上一年工資收入的月數不足12個月的,其繳費基數按應發放工資的月數計算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新招職工的繳費基數應按起薪當月(按勞動合同建立的起始月份確定)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起薪當月實際發放工資不滿月的,應當折算成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

—單位派出的長期脫產學習人員、經批准請長假職工,保留工作關係的,以脫產或請假的上年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單位派到境外、國外工作的職工,按本人出境(國)上年在本單位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次年的繳費基數按上年本單位工資增長率進行調整。

—失業後再就業的職工,以再就業起薪當月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其中,由原單位重新招回,有上一年度工資收入的,用上一年度的工資收入申報繳費基數。

—參保職工因借調等原因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隸屬關係的單位發放工資的,參保職工應當在勞動關係所在單位申報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按其本人工資收入合併申報。各單位應分別核算應繳社會保險費,並由參保職工勞動關係所在單位合併扣繳。

—無法確定繳費基數的,按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確定繳費基數。

05

社保常見問題

(1)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費?

答:不正確!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是辦理退休兵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保險法》規定,若按月領取養老金須同時滿足:(1)累計繳費滿15年(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可以退休?

答:不正確!

並不是繳滿15年的養老保險就可以退休,而是要滿足退休年齡。以男性職工為例,一般,不到60歲,即使你已經繳納了20年的養老險,也暫不能退休。

(3)退休了就能夠領取養老金?

答:不準確!

一般要繳滿15年,退休時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所以,想在自己退休時就拿養老金,務必要在自己退休前十五年就開始繳費。

(4)醫保斷繳3個月會清零?

答:並不是

一般來說,醫保的繳費歷史是累計計算的,參保人停止繳費並不會導致繳費歷史清零。但是斷繳也會有很多影響:(1)參保人在停止繳費的次月,停止享受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待遇。(2)外地戶籍人員積分制入戶入學、購車買房等都與醫療繳費年限息息相關。(3)從長遠來說,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需要繳滿最低年限才能享受退休醫保待遇。

(5)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怎麼辦?

答:(1)先備案。參保人員跨省就醫之前需要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經辦機構採集必要的信息。(2)選定點。從公佈的名單中選定定點醫療結構。參保人員可登錄人社部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查詢可供選擇直接結算的“全國異地定點醫療機構”。(3)持卡就醫。就醫人員就醫時一定要帶上社保卡,他是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

(6)失業了就能領失業保險嗎?

答:並不是!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要求包括:(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任職要求的。

(7)職業病算工傷嗎?

答:算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明確規定,職工患有“患職業病”情況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8)哪些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

答: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②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性傷害的。

③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④患職業病的。

⑤因公外出期間,因為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9)男職工也參加生育保險嗎?

答:參加!

生育險是由企業繳納,員工不繳納,但是無論男女都需要繳,男職工的未就業的配偶,也可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所需資金從生育保險資金中支付。

(10)生育報銷如何報銷?

答:因懷孕生育而花費的產檢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藥費等都可以通過生育保險進行報銷,但支付方式不同。

①針對懷孕期間的產檢費,生育保險基金採取限額支付。

②針對住院分娩期間產生的醫療費用、住院費用、藥費等,生育保險基金採取定額支付。

③按項目報銷。

內容源自微信公眾號xiaochenshuiwu或小陳稅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