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中國互聯網經過近20年發展,孕育出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如今騰訊、阿里一路高歌猛進,馬雲和馬化騰兩位小馬哥也是輪流坐首富。今天小編就來扒一扒騰訊的前世今生。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起步有危機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合作,在深圳註冊了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從此踏上了創業的征途。1999年,騰訊開發出了“QQ”,當時也是網吧興起的年代,恰恰正是因為QQ有離線消息的功能和服務器端信息保存的功能,這使得QQ比只能在本地保存功能的ICQ更受歡迎。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但雖然QQ不到一年時候就發展了500萬用戶,大量的下載量和暴增的用戶量也讓小馬哥犯愁。因為人數增加了,就要相應的擴充服務器,而那時一兩千元的服務器託管費也讓剛起步的騰訊公司倍感壓力,甚至也快發不出工資給員工了。

逆轉迎未來

財務有危機,馬化騰心想,這可不成啊,得融資!於是小馬哥準備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之後,奔波尋找青睞騰訊的投資者。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皇天不負有心人,馬化騰得到了IDC和盈科數碼220萬美元的投資,從那時起,騰訊迎來了大踏步的前進。2004年,騰訊在港交所上市。逐漸的,騰訊完成了面向在線生活產業模式的業務佈局。

俗話說得好,以古為鑑,瞭解了巨頭之一騰訊的發家史後,還得琢磨人家是如何成功的——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拿來主義

騰訊很善於利用一些成熟的或新興的技術,開發出類似的產品。QQ的前身OICQ就是當時國外流行的聊天軟件ICQ的中國版。QQ秀和QQ空間則是韓國移植來的技術,而QQlive則來自於PPLive……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營銷多樣

騰訊早期一直依賴與移動的合作,後來將目光更多的投回互聯網,不斷擴寬收費途徑,目前騰訊已形成了互聯網業務、無線和網固業務、廣告業務、企業服務和品牌授權等五大業務體系,靈活多樣的營銷手段為騰訊的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專注IM

騰訊是以互聯網即時通訊軟件(IM)發家的,由於IM的技術及使用特點,為騰訊培養了一大批忠誠度相當高的用戶。正是因為依託了龐大的用戶群,騰訊產品的向心力越來越強,從而在實現用戶遷移至微信時,也相當成功。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隨著騰訊的發展壯大,騰訊全球新總部濱海大廈也啟用了。不少小夥伴驚呼想去騰訊公司“一日遊”!

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今天扒扒誰的進化史……

你認為騰訊成為今天的巨頭是因為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