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國道沿途——岳西縣文化特產

翠蘭茶 嶽西翠蘭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產於嶽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嶽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制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嶽西翠蘭創制於20世紀80年代。1985年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稱號,被評為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此後,兩度獲得中國國際茶博會金獎、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等。


嶽西茭白 嶽西茭白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以施農家肥為主的耕作方式,其產品個大、色白、脆嫩,口感極佳,入口有香甜味。嶽西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之推行標準化生產,很少施用化肥和農藥,嶽西茭白產品全部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據有關機構檢測分析,嶽西茭白產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於一般地區茭白產品。且產品7—9月集中上市,較好地填補了國內市場的伏缺和秋淡。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種植研究是國家科委“七五”科研項目,嶽西縣於1992年開始起步,當年發展37.2畝,到2000年全縣有23個鄉鎮86個行政村15600多農戶,種菜40100畝,主要有番茄、辣椒、甘藍、蘿蔔、四季豆、佛手瓜、地藕、黃瓜等十多個品種,日蔬菜銷售量達50萬斤,有4萬多農民通過種菜直接或間接受益,有2萬人通過種菜擺脫貧困。
318國道沿途——嶽西縣文化特產

318國道沿途——嶽西縣文化特產
318國道沿途——嶽西縣文化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