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评论区彩蛋!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上回说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甘屈居人下?”戈塔特后事如何?

请看本回!


戈塔特来太阳之前的生涯一如已经写好的欧洲球员脚本——在国内如日中天,到NBA后处处吃瘪,最后终于混上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抬头一看自己还是打酱油的。

然而给魔兽打杂的日子戈塔特并非一无所获,积极上进的人在好球员身边的好处就是他在力量房永远有一个可以追赶的目标,在训练场永远有一个可以提醒自己差距的对手。

而在一个永远压着自己一头的人身边也有好处,你的怒气值会慢慢积满,最后不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别处爆发。

当时的太阳有纳什,有格兰特-希尔,戈塔特在这里如鱼得水,他的各项数据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常规赛结束,他收获了23次两双以及43次两位数的得分,而在为太阳出战的55场比赛中,戈塔特场均可以砍下13分9.3个篮板并送出1.3次盖帽。要知道,在为魔术出战的175场比赛中他也只拿到过6次两双以及12次两位数的得分。并且在太阳的最后11场比赛中,他全部首发,这预示着他下个赛季将要成为太阳的首发中锋。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毫无疑问,2010年12月18日是迄今为止我生命中最棒的一天,”戈塔特后来谈到他的交易时说,“它比我的生日还要重要。它是我职业生涯翻开崭新篇章的一天。不在魔术队结束常规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历。你收拾好行李,然后你逐渐获得35分钟的上场时间。这种感觉非常棒。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那个赛季太阳并未进入季后赛,但戈塔特成为了太阳球迷最爱的内线。他上挡积极,补防迅速,颜扣暴力,既有组织纪律性,又不惧强敌,让人不得不称赞一句前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出品的社会好儿女。当年的全明星赛后,太阳队渐入佳境,戈塔特无疑成为了凤凰身上最美的那一根翎羽。

球迷对太阳的未来充满希望,纳什和戈塔特的组合总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但可惜的是,太阳这三年从未打进季后赛,在2012年夏天纳什远走洛杉矶之后,太阳更是位列西部倒数第一。


哪位会说了,他可是和史蒂芬-纳什一起打球啊,他的数据当然好看啊!

但帮助是相互的,纳什和戈塔特两人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纳什在场时,戈塔特每36分钟少3.3次出手,少得5分;而波兰大个子不在场时,纳什的每36分钟助攻数也少了3.5次,得分则少了3.3。这得益于两人在挡拆上出色的化学反应,而挡拆也正是当时金特里的核心进攻体系。当两人上演挡拆配合时,太阳的进攻完全是统治级别的。

纳什是极其出色的挡拆球员,同时也是联盟中给挡拆后内切或外切的大个子传球最好的球员。

纳什的得分能力也能够为戈塔特创造了大量空间内切、横移或外切,反过来看亦是如此。在两年的队友时光里,他们俩都是极其善于阅读比赛、利用空间的球员,防守球员不得不竭尽全力堵死一头,但另一边就会让你付出不能承受的代价。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在太阳的两年,让这个波兰大个子成为了联盟里最优秀的中锋之一。一个6尺11寸的存在足以在攻防两端改变比赛,他的数据就是有力的证明。

Synergy Stats Technology的数据显示,戈塔特每次进攻得分在2010-11赛季(1.08分排名28)和2011-12赛季(1.047分排名第37)赛季都在NBA处于上等水平。考虑到他高超的篮板能力(加盟太阳后场均9.73板)和一直在进步的防守技术,戈塔特的价值不言自明。

2012年夏天,纳什远赴洛杉矶,湖人组成了星光熠熠的F4。太阳的主力控卫则是从休斯顿回归的德拉季奇,他和戈塔特的配合显然不像纳什那么完美。戈塔特的各项指标,无论是基础数据还是高阶数据,从篮板率、失误率到投篮命中率都是全面下跌,而在太阳的进攻战术体系中他的作用也被边缘化。


太阳在2013年勇夺西部倒数第一后开始思变。2013年10月26日,奇才队与太阳队达成了一笔涉及5名球员的交易,戈塔特在这笔交易中被送至了首都。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戈塔特来到首都之后还真“活”过来了。他整个赛季出战81场,平了自己2009-10赛季在魔术的记录,但不同的是在当时的魔术,他不过一介替补,场均13.4分钟。而在华盛顿他可是首发中锋,场均32.8分钟,出场时间是当年的2.5倍。他场均贡献13.2分9.5篮板1.5盖帽,这是一个场均准两双的数据,他在场上的表现近乎媲美2012年和纳什搭档的时候。

这个赛季,华盛顿以东部第五杀入季后赛,首轮便以下克上干掉了芝加哥,戈塔特的表现也丝毫不输当年的全明星中锋乔金-诺阿。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奇才在次轮遭遇了当年可和热火一战的印第安纳步行者,这轮系列赛中戈塔特场均贡献14.8分和10.2个篮板,命中率达到57.8%,稳稳压制住了当时有东部第一中锋之称的罗伊-希伯特。在G5中,戈塔特面对希伯特全场15投13中疯狂砍下31分(职业生涯最高)和16个篮板。但由于沃尔发挥失常,奇才最终2-4惜败步行者。

戈塔特为何爆发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沃尔!沃尔代替了纳什,成为了戈塔特的发动机。或许沃尔比纳什更好,因为沃尔更高,视野更加宽广,同时他更年轻。


这个赛季戈塔特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奇才也同样认可了这份价值。2014年夏天,奇才和时年30的戈塔特签下了一份5年6000万的全额保障合同,这份合同一出,球迷纷纷大呼不值!但人们并不清楚戈塔特在这背后付出了多少。

他能够成长到这一步,完全是靠苦练。每年夏天他回到波兰,朋友们都坐在酒吧里灌着啤酒,他确是在训练场挥汗如雨,然后回家睡觉。人们都知道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已经三十的戈塔特训练完之后的第二天,他的整个膝盖,脚踝甚至脊椎都会痛。早上起来,他必须运动15-30分钟让他的骨头和肌肉运转起来。他的身体严重磨损,但回到自己的国家还是各种不被理解,甚至被痛骂,就因为他打球获得了成功,就因为他有了钱。

经常看戈塔特打球的都知道他的头发越来越少,基本已经秃了,这不是他做的发型,而是因为他生活在极度的压力之中。他必须打的足够好才能保住首发的位置,在替补席上有很多像他当年一样等着上位的球员。甚至在NBA之外,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等待着机会。他要是打得不好,就可能得和首发说拜拜。如果他没用了,就会被球队抛弃,无人问津。

当戈塔特认为自己发挥不好或者状态低迷时他就会折磨、惩罚自己,他会训练到体力不支而倒下,让自己牢记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或许正是他的这种态度让他成为了今天的戈塔特。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休赛期时,很多球员会出去放松放松,犒劳一下辛苦工作的自己。但戈塔特休赛期时仍然在提升球技,或者待在家中,或者学学西班牙语,或者修点东西。

你不会想到他在家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干什么!

他大多数时候都会对着一堵白墙沉思,想他的生命,想自己在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灵魂三问)。想自己的行为,回忆曾经的处境,想该干些什么。

那这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呢?当他发挥不好时,他会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当他打出了亮眼的比赛,人们把他吹成全明星,他坐回白墙前会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他知道这些称赞都是暂时的。他还会分析哪个球打得不错,哪个球可以更好。

如您所见,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为可以让他保持一颗平常心。您以为他是个哲人?不,他是个球员,一个活得很明白的球员!


在华盛顿这五年,戈塔特的总体水平保持还不错,并且他们5年4进季后赛,但每年都没有多大的进步,最多就是到东部半决赛。

2017-18赛季,戈塔特的出场时间受到压缩,这是他转投太阳以后首次场均出场时间低于29分钟。

那是戈塔特不行了嘛?

咱们先看进攻端,戈塔特每个进攻回合能得到0.934分的水平只能排在联盟中游。作为内线球员,空切是主要进攻手段,但他的空切得分已经到了联盟末38%的水平,挡拆是联盟末14%的水平,低位单打是联盟末31%,投篮命中率整体下降,篮下的命中率下降的尤为明显。戈塔特整体的进攻真实胜负分在联盟84名中锋中只能排第60,这都说明戈塔特在进攻端确实不如往昔了。

那防守端呢?戈塔特在防守球员得分方面,每回合只让对手得到0.862分,超过联盟75%的球员;防守挡拆持球手,只让对手每回合拿到0.794分,联盟中上游水平;防守低位,同样能够超过联盟75%的球员;估算覆盖面积的定点防守,他也能够达到联盟平均水平,作为一个已经34岁的中锋这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但这就是奇才拿他换小里佛斯的原因吗?

我认为有一部分,但并非全部。首先是奇才想要跟上联盟的潮流打小球,那么小球时代的大个子需要的特质我在选秀那篇文章里已经说过了:

今年高顺位的这些大个子球员都是运动天赋出众,能跑能跳,有一定的投射能力,尤其是三分投射能力,挡拆之后能够外切。脚步移动快,能够有换防小个子的能力或者说潜力,能够进行无限换防!

新时代的中锋和以前的中锋几乎可以说是变成了两个物种,君不见魔兽被裁,希伯特失业,这都说明以前那些大中锋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那么大中锋一点用都没有了吗?当然不是!任何球队不可能一整场都打小阵容,肯定还会需要大中锋顶一段时间,但霍华德来了奇才,就没有戈塔特的空间了(魔兽和戈塔特的羁绊啊)。

韦斯特老爷子来到快船之后肯定是想送走太子爷的,小乔丹也去了独行侠,快船现有阵容里哈雷尔太矮,德克尔更像个空间型4号位,博班太笨重,戈塔特来可以顶上小乔丹的空缺,而且大概率可以保证他首发。

双方一拍即合,交易就成了。

小人物志27|波兰机器——马辛-戈塔特(下)

至于戈塔特在快船能发挥的怎么样,我觉得大概率要看特奥的健康状况。从戈塔特的职业生涯来看,他需要像纳什和沃尔这样优秀的传球手才能最大化他的作用,快船阵营里最好的传球手就是特奥了吧?

但无论如何,他都需要记住自己是“波兰机器”,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来保持自己的状态,这样有机会了才能抓得住。

就如同我们这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平凡人一样!


创作不易,点个关注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