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的皇城》:紫禁城空置的三十年代,太監仰望星空,是暗淡的

《閒置的皇城》:紫禁城空置的三十年代,太監仰望星空,是暗淡的

《閒置的皇城》:紫禁城空置的三十年代,太監仰望星空,是暗淡的

曾經,張北海在《俠隱》裡頭說道:“北平好像永遠是這個樣兒,永遠像是個上了點年紀的人,優哉遊哉地過日子。”七拐八拐的衚衕小巷,虛掩著的門扉,依稀窺見院裡的藤椅,缸裡的游魚;街上的塵氛,拉雜的行人,牲畜的打鳴,一旁飯館裡頭飄散氤氳開的酒香菜香,爆羊肉、炒肝兒、灌腸、燒麥、包子、打滷麵,外帶一壺濃釅適中的香片;巍峨的皇宮自有禁中的威嚴神秘,成就五百年帝都的壯闊之美,囂騷的市井也一樣不乏凡俗迷人的生活之魅;北京,從來不是一個可以一言蔽之的所在。

一如今日籠罩北京城上方的深重霧霾一般,百年波譎雲詭的中國近代史也將北京掩蔽在歲月的煙氛之中。這樣的感覺,在讀《閒置的皇城》一書時尤為明顯。作者恩斯特·柯德士系德國記者,他對中國的態度,健康而朗亮,甘心做一位出色的觀察者,並不急於為歷史做結論,為當下做判斷。他並不特別關注北京那些高官巨賈,而是矚目於北京的民間文化,關於北京的文化,恩斯特說了一段特別漂亮的話:“北京的整個文化歷史都沉澱在這塵埃沙粒之中……只有瞭解中國的歷史,才不會對‘北京灰塵’產生偏見。這種灰塵其實並不是什麼髒東西,而是碾碎了的東方文化的一個最小載體……是經過了幾千年艱難曲折的高度文化薰陶,經潮起潮落研磨而成的顆粒、灰塵、細粉。”

換言之,我們不妨將這本書視為一本引領我們看見“北京灰塵”之美的著作。夜市裡的討價還價,不僅“是一種娛樂和消遣”,也是“熱鬧的一種表現”;中國人喜歡讓通向自家宅院的道路多拐幾個彎,因為他們認為“妖魔鬼怪只會直行,不會拐彎”,在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套在“一個形象化的、有象徵性的、特別縝密的風俗習慣的網絡和規定中”;太太們不打扮幾個小時是不會出門上街的,“一個女人的面妝要描畫得與年畫上的臉蛋兒一樣”;東南市場仿若大中國的一個縮影,“富裕與貧窮、華貴與悲慘,集中、擁擠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

《閒置的皇城》:紫禁城空置的三十年代,太監仰望星空,是暗淡的

解讀北京,同樣也是解讀中國的困難,就在於這份歷史上的光華不可避免地深陷在混沌失敗的當下現實中。譬如書中寫到的那些老太監。作為“閒置的皇城”的某種象徵,這批垂死之年的老太監居住在北京郊外一個叫八里莊的小村莊。無人問津的破廟,雜草叢生的破廟,一張張乾巴巴的臉,對於到訪者的狐疑與欣喜。老太監們只是徒然等死,唯一的欲求就是吃。

“只要一談到吃,他的眼睛裡就會放射出些許光澤”,邊聊天,邊“慢條斯理地一根根拔著手上抓著的一隻麻雀身上的毛”,當毛全部拔光時,“隨手將赤裸裸的雀身丟進沸騰的油鍋”。而太監們臉上的笑容,“是一種譏笑,一種冷笑,一種可怕的、帶著這個世界上最令人噁心、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情緒的笑”,當恩斯特鞠躬告辭時,太監們伸出的是一隻討要小費的手。

這批昔年最靠近權力的人,如今潦倒無所依,但問題非僅如此,而是太監的遭遇,或許也可視作閒置的皇城的一種比喻。時代幡然易轍,依憑過往時代所存活的權力迅疾消歇萎縮。昔日的榮耀光華,並不能成為他們改變自身的動力,相反只是過往時代走向衰敗的殘陽背景,而一切轉變的可能最終都退化為向時代求取一點可食之物的卑微需求。放大點說,民初北京的魅力,或許就在於當人們為工藝美術式的花樣生活嘖嘖稱奇時,另有一幕殘陽如血式的時代背景。恩斯特所謂“北京灰塵”,灰塵固然亦不乏其美,其實他也在暗示我們,美的背後一樣是灰塵。

《閒置的皇城》:紫禁城空置的三十年代,太監仰望星空,是暗淡的

由此想及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在《我的留學記》中所說的:“夜之暗,在過去,不光是中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已經習慣了明亮之夜的我們,要真正去體會那夜之暗,仍是非常困難的。

“渡邊濱子女史所唱的《中國之夜》最近可說是氾濫了。收音機裡不時播放著,家裡的女傭也在那邊哼唱著。歌詞中有:紅燈籠怎樣搖曳著,鸚鵡怎樣怎樣,姑娘又怎樣怎樣……但對我來說,全不知如此羅曼蒂克的中國之夜。我所知道的中國之夜,是暗淡的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