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故而和顺的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保存了中原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虽然和顺古镇都在开客栈搞建设,但是走进和顺古镇的一刹那,还是显得安静祥和,没有喧嚣。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和顺村头小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拱桥跨河而建,形似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据传建于清道光年间。两桥造型精美,桥畔绿柳成荫、红莲映日,村妇捣衣之声不绝;桥下群鸭戏水,鱼翔浅底,一派高原水乡的恬美风光。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和顺古镇最适合闲游,这里最值得看的就是古宅和民居。

据说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走在这青石板路上,抬头就是高高的屋檐,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闲暇的老人喜欢坐在上面。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古镇里养了很多猫,他们大多慵懒自由,也不怕人,给这古拙的小镇子增添了不少灵性。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在很多拐角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各式各样的“招牌”各家的名号地址和电话,就这样随意挂在上面。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我印象最深的民居是弯楼子。因楼房沿巷道的曲线修砌,所以和顺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弯楼子”。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著名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代称。“弯楼子”民居为三进三房一照壁的庭院组合式建筑群,现被辟为“民居博物馆”。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我最喜欢的咖啡馆是一家叫做“无有”的店,可以俯瞰整个古镇,视野非常赞。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近处层次鲜明的灰色的瓦片,密密麻麻的高山绿植,远处是青翠连绵的群山,再远处就是飘渺不定的云朵和雾气,仿若仙境。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仔细看会发现,和顺古镇的建筑全是杆栏式结构,屋顶为陡峭坡面,用传统挂瓦覆盖,有露天掌子可晾晒谷物或纳凉冲凉。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同其他古镇相比,和顺多了些大气,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些文化古韵,少了些喧嚣热闹,这里的美和静,不多不少,刚刚好。所以来到和顺,除了参观景点、观赏建筑,多少也要模仿一些和顺人闲适、安然的生活态度,卸下压力,惬意的小住几日。

远在腾冲的这个古镇,绝胜小苏杭,因在国境最南边鲜有人到达

晚饭吃在和顺人家,本地特色的菜品不少,价格还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