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有大学问,你相信吗?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肯定会问窑洞里能有什么大学问?对于多数人而言,“窑洞”可能仅仅只是延安的象征,但是对于延安人而言,除了是我们的居住场所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在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会见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窑洞里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并且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文革期间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和其他知青一样被送到延安农村进行再教育。对于当时的习近平而言,过惯了北京的城市生活,来到这里,从生活、饮食、劳动到思想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吃的是黑面馍馍,睡的是跳蚤堆,为了打坝大冬天挽起裤腿想都不想就跳进冰渣里,每天都在思考着 “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总书记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因此,不要小看延安的窑洞,因为它确实蕴含着太多的“学问”,比如实事求是的延安整风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等,以至于贺敬之在回忆延安时写到:“几回回梦里会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作为延安人,我们应该成分利用这些“大学问”,不断学习,净化自己的灵魂。同时,也应该担负起传播这些“大学问”的历史使命,让窑洞里的“大学问”在全国人民的心中遍地开花。

(通讯员 何晓明 王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