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

微長汀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縣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堪稱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縣一級黨組織。緣由何在呢?最重要的是這兩件事

第一件事:中共長汀黨支部是南昌起義軍前委書記周恩來同志親自派人來創建的。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勝利後,起義軍主動撤離南昌,揮師東進潮汕,在那裡建立革命根據地。事前,南昌起義軍前委書記周恩來對一些重要的工作早已作了安排,正如《周肅清自傳》中這樣寫道:“起義軍革命委員會領導周恩來命令周肅清一方面參加閩南財政委員會工作(當時特委在閩南漳州,不久就成為中共福建臨時省委—筆者注)和長汀縣工作,同時任命周肅清為二十軍招募處處長,負責招兵和募集軍餉等工作,並協助政治保衛處處長李立三調查、捕拘、審問、審判反革命份子。”所以,中途起義軍來到長汀(歷稱汀州)開展革命活動期間,為了傳播革命火種,起義軍前委書記周恩來派出二十軍招募處長周肅清同志前往水東街仙隱觀“萬順昌鹽鋪”召開成立中共長汀支部大會。參加會議的有段奮夫、王仰顏、黃亞光、羅化成、曾炎、羅旭東等六七人。周肅清處長代表南昌起義軍宣佈正式成立中共長汀支部,指定段奮夫擔任支部書記。從此,長汀真正有了中國共產黨組織,長汀人民的革命鬥爭開始走向蓬勃發展新階段。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1928年1月,經上級批准,中共長汀支部改稱中共長汀特別支部。在特支領導下,全體黨員積極進行革命活動,通過汀州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給國民黨旅長郭鳳鳴治病的關係,投其所好,郭以為可利用青年知識分子替他培訓訓政幹部,所以,答應在汀城王衙前劉家祠開辦“汀州訓政人員養成所”。1928年10月,特支派出段奮夫、王仰顏、黃亞光、黃繼烈、諶克俊等地下黨員在“養成所”負責主持和任教。學員從長汀、連城、上杭、寧化、清流、歸化等縣招收進步青年農民。每期60餘人 ,連續辦了二期,共培訓120多位農民運動骨幹分子。後因郭鳳鳴對“養成所”的革命活動有所察覺,當年底“養成所”被迫停辦。之後,特支又組織精銳力量到離城30華里的新橋大鄉鎮,創辦福建省立長汀鄉村師範學校,繼續開展黨的地下活動。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不過在國民黨當政時期,創辦這所中等學校決非易事,特支巧妙的利用了地下黨員闕寶興的胞兄闕榮興是福建省教育廳的官員,所以極力推舉闕榮興為省立新橋鄉村師範學校校長,並最終獲得闕榮興的同意,被福建省教育廳任命為長汀鄉村師範的校長。於是,特支這一新的舉措得於實現。1928年2月,省立新橋鄉村師範在新橋原維新小學舊址正式開學。特支派出以王仰顏為幕後領導,表面以黃亞光、黃履忠、闕寶興、廖惠清(女)等地下黨員擔任教務和教員,加上還有一批以謝成珂、謝廷珂兄弟為骨幹的先進青年教員。學生多半來自長汀、寧化、清流、連城以及鄰縣瑞金的貧苦進步青年,設初師、普師各一個班,共有120多個學生。設有國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農業、簿記等8門主要功課,採用南京曉莊師範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辦學經驗。成立“文學研究會”,介紹《中國青年》、《嚮導》等宣傳馬列主義雜誌,組織學習引導學生走革命道路。通過學習活動發展優秀學生有的加入共青團,有的加入共產黨組織。為了配合當地新橋農民協會開展“二五”減租鬥爭,在王仰顏、黃亞光組織領導下,學校印發了“窮人分田、減租、減息、不還債”等傳單,分發到城鄉各地。由於新橋農民運動日益發展壯大,國民黨當局同時發覺新橋鄉村師範有共產黨活動。於1930年農曆正月初一和二十八日分兩次派出國民黨金漢鼎部、黃月波部和新橋民團董以房部包圍新橋和鄉村師範。王仰顏、黃亞光等地下黨員與學校老師在群眾幫助下,及早發現轉移。敵人搜查落空,惱羞成怒,當場打死無辜學生一人。從此新橋鄉村師範被查封停辦。歷時一年半的鄉村師範,雖然時間不長,收效卻很顯著,為革命培養了一批革命人才,例如畢業後的童小鵬同志,參加紅軍後,被挑選跟隨周恩來同志革命30餘年,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優秀的革命領導幹部。還有寧化縣徐赤生、歸化縣邱文闌、清流縣吳××等,後來成為這些縣的早期革命領導人。

與此同時,長汀特支另一位主要領導成員張赤男於1928年底,在汀南家鄉宣成畲心村開展“反囤積、反飢餓”的農民暴動,將宣成區張相蘭、張增元為首的6戶地主豪紳囤積的二、三萬斤糧食不肯出售給當地飢寒交迫的農民,企圖外運謀暴利,當這批糧食深夜偷運至汀江渡口水口時,被張赤男率領的農民暴動隊,當場全部攔截住,嚇得驚惶失措的地方豪紳,連忙答應把二、三萬斤糧食借給農民。就這樣,在張赤男領導下,圓滿完成了一場“反囤積、反飢餓”的農民運動,併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農民武裝隊伍。在畲心農民武裝暴動影響下,宣成區農民協會會員很快發展到五六百人。

這時,特支屬下四個工作區:汀西、汀東、汀南、汀城和河田黨的組織又有了新的發展。1929年3月初,經中共福建省委批准,撤銷特支,成立了“中共長汀臨時縣委”。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第二件事:中共長汀縣委是紅四軍首次入閩攻佔長汀後,紅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同志親自主持會議批准成立的。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時隔半個月,1929年3月20日,在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上,紅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同志非常重視黨的建設,這是取得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從創建中央蘇區而言,這次三大法寶之一加強縣委一級黨的建設就從長汀開始了。毛澤東將這次紅四軍前委會改成紅四軍前委擴大會,特意通知長汀地下黨段奮夫、王仰顏、黃亞光列席紅四軍前委擴大會,並在前委擴大會上親自批准正式成立中共長汀縣委員會,任命段奮夫為縣委書記、王仰顏為組織部長、黃亞光為宣傳部長等。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這次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非同尋常,在我黨我軍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制定了“在國民黨混戰初期,以閩西、贛南二十餘縣為範圍,用游擊戰術以發動群眾,以群眾公開割據,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政權,由此一割據與湘贛邊之割據連接起來。形成一堅固勢力,以為前進之根基”。這個方針為創建中央蘇區做出了一個英明的偉大決策。

紅四軍前委在對內秘密正式建立中共長汀縣委之前幾天,先對外公開建立了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他們密切配合紅四軍大張旗鼓進行“打土豪,籌軍餉”,共籌到軍餉5萬餘元光洋,然後,組織工人日夜加班加點,趕製出了4000套紅軍裝,為紅四軍創建一來第一次統一了軍裝。為了幫助上海黨中央解決經濟困難,通過隱蔽在長汀郵局的地下黨員羅旭東,將紅四軍在汀籌集到的3萬元鉅款,從郵局秘密匯給了上海黨中央。為了捍衛新生的長汀縣革命委員會紅色政權,在青年積極分子中挑選60人組建了一支長汀赤衛隊,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親自選派紅軍優秀幹部林俊、王庭英擔任赤衛隊長和副黨代表。還成立了長汀縣總工會和5個秘密工會、20個秘書農民協會。黨的組織比前發展二倍。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以上所有這一切顯赫功績都是在紅四軍前委和毛委員正確領導下取得的,由於中共長汀縣委堅決服從紅四軍前委領導,堅決聽從執行毛委員的指示,忠實履行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自己應盡的職責。例如:毛委員要找老佃農、老裁縫師傅、老教書先生、老錢糧師爺、老衙役和流氓頭子等六種人開調查會,就是長汀縣委宣傳委員黃亞光把這六種人給找來的,結果調查會開得滿意成功;在“打土豪、籌軍餉”任務中,縣委派出張赤男、邱潮保(縣革委會主席)具體負責,親自帶領紅軍把籌款、罰款通知送到當事人手中,限期一到那些人都老老實實將光洋悉數送到紅四軍司令部。又如紅四軍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紅四軍政治部主任兼一縱隊政治委員陳毅到新橋打土豪籌軍餉,在縣委組織部長王仰顏秘密配合下,一下子就打了18家土豪劣紳,籌到一大筆軍餉,超額完成了任務。此外,毛委員還通過長汀縣城區區委書記毛鐘鳴利用“毛銘新印刷所”印發了黨的“六大”文件,《共產黨宣言》和《告商人及知識分子書》、《告綠林兄弟書》等文告,廣泛宣傳群眾和發動群眾等工作。

綜上所述,長汀黨組織是在兩位偉人毛澤東、周恩來同志親自重視關注下建立和發展的。這樣的事,不僅在閩西,就是在整個中央蘇區乃至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縣委一級工作特別重視,1995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組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優秀縣(市)委書記表彰大會,有100名優秀縣(市)委書記榮獲中央表彰。同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經典文中強調說:“特別要抓好縣委一級,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縣委可是重要啊!軍隊是團,地方是縣,為什麼總講縣、團級呀,就是這個道理。”“黨中央決定舉辦縣委書記研修班,用三年多時間在中央黨校把全國二千八百多以(市、區、旗)委書記輪訓一遍。這是一項著眼長遠的戰略舉措。”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喜迎黨的十九大。1927年至今中共長汀縣黨組織建立整整90週年,重溫這段光榮的革命歷史,不但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康模生,1937年生 ,福建長汀縣人,作家、副研究員,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福建省作家協會、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曾任《汀江文藝》主編、長汀縣文學協會理事長。長汀縣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副研究員。他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一生鑽研長汀地方黨史,著述頗多,公開出版的著作有八集電視連續劇《傅連暲》、《客家母親河的傳說》、《紅旗躍過汀江》、《那條江與那個城》、《奮戰洪魔》等14部,還有黨史論文、專題、報告文學、人物傳記等作品,15篇著作在省級以上獲獎。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上圖:1927年9月至1929年12月,中共長汀縣委、特支、臨時縣委、縣委所在地—仙隱觀革命遺址(地點在水東街,原稱仙隱觀前、新人官前、龍巖巷,現稱人民巷。)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來源:閩西黨史雜誌2018.1 閩西廣播電視報《龍巖新週刊》欄目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長汀縣廣播電視臺)


編 輯:吳德榮 陳炳林 邱冰花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汀史藝苑丨最具獨特歷史意義的長汀縣黨組織(康模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