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钻空子的监管套利者,最后都倒下了

最近,诺亚财富诚挚推出《监管“去”系列》,分别从去刚兑、去嵌套、去杠杆、去资金池、去非标债权、去监管套利等角度,与您深度剖析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目的只有一个——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楚金融监管名词。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第六期“去监管套利”。互联网金融、宝万之争这些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些概念背后还有一个大家忽视的共同特点:监管套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监管套利的逻辑和对我们带来的危害~

作者 | 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 缪欣欣

什么叫监管套利?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寻找监管制度中的漏洞,为自己实现利益所得。

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一大批缺少资质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宣称自己不是网贷平台,不受《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约束,在监管漏洞下大肆敛财。

在违规成本与巨大收益极不匹配的诱惑下,一些P2P平台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异化为庞氏骗局,唐小僧、e租宝都是其中代表案例。

监管套利者的游戏

“套利”一词源于金融学概念,本无好坏之分。

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中,套利是市场经济达到均衡的核心驱动力,在交易活跃、流动性强的金融市场更是如此,所有的交易行为,无不围绕着套利开展。

那些想钻空子的监管套利者,最后都倒下了

股票的低买高卖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市场套利行为。

在金融市场中,套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监管套利,一种是市场套利。

一个健康的市场,一定是在合理、平等、有序的统一制度框架和宏观审慎框架内,由市场化套利而非监管套利驱动,来得更有保障。

而巨大的金融风险,就源自于市场参与者的收入,过多地来自监管套利,而非市场套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长期游走在金融和科技之间灰色地带的平台公司们,披着普惠金融的外衣,宣传自己做的是撮合交易的信息中介,又常常做着非法集资的业务,让投资者看不清真相。

另一方面,凭借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这些平台的跨区域活动更加便利,其规模可以迅速扩张。

一些平台注册地在上海,但是其业务和办公地点都不在上海,一些公司通过频繁地更换公司名称,科技公司、互联网理财公司、投资公司等各种“马甲”继续玩,...一系列的灰色空间,都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了监管套利者最钟爱的游戏。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分业式监管带来灰色空间

为什么会出现监管漏洞的情况呢?这还要从我国持续了20余年的分业监管体制说起。

在分业监管的框架内:

  • 银行、信托、网贷归银监会管;
  • 券商、基金、期货归证监会管;
  • 保险归保监会管。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制度标准各不相同,缺乏穿透性。

以公司信用债券发行为例,国际市场上一般要求公募发行由政府予以注册或审核,私募则可豁免注册。

而我国目前由多个部门对公司信用债券进行注册或审核,既未区分公募与私募发行的管理严格程度,又因多个部门的具体规则不统一且穿透式监管难以有效实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机构人员已对分业监管重心和运作模式了如指掌,能够在不同行业之间套取资金,进行监管套利。

以2016年“宝万之争”为例。

那些想钻空子的监管套利者,最后都倒下了

宝能系借助各种金融渠道,通过对各类杠杆资金的组织,尤其是对资管计划的嵌套使用,耗资430亿元成功收购了万科25%的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从收购资金来源上,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

尽管穿透看,整个收购是用债务资金作股权投资,明显有违常理,风险明摆在那,但从分业监管角度看,所涉及的中小保险公司行为又均属合规。

事实上,除了前海人寿股权配置满足保监会“不突破 30%的红线并保证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之外,其背后的关联公司质押、融资等一系列高风险运作,并不在保监会监管范围,而证监会只管市场收购行为是否合规,其他问题不在其监管范围,最后就是事实上高风险但形式上又都合规的荒唐。

银保监合并,打消监管套利空间的第一步

正如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经发文所表示的那样:

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套利;

监管缺乏穿透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用债务资金作股权投资等高风险行为难以抑制;

一些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盲区,没有人管,出了事才被迫补救;

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使重要决策缺乏依据;

部分监管职能重叠,导致冲突、扯皮和政策信号不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宣布,银监会、保监会正式合并,正式打响了穿透式监管的第一步。

那些想钻空子的监管套利者,最后都倒下了

本次合并将银保行业进行混业监管,打破了监管部门壁垒,银行、保险中的所有机构、业务和产品,由一个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以减少监管盲区、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式管理。

而四月资管新规的发布,则标志资管业务在宏观审慎的角度向统一监管迈向了扎实的一步。

纵观整个资管新规内容,其核心思路是统一监管标准规则,最大限度减少套利空间,其中重点提出要解决“资产管理业务规避金融监管、套利严重等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无论是各类互联网金融,还是资管计划,可实施监管套利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少,穿透式监管将会渗透到大资管行业的方方面面,而那些想要钻空子的监管套利者,最后都难逃一劫。

多学习,不傻白

为了帮助广大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上五花八门金融陷阱的背后规律,近期,诺亚财富推出了资管新规的系列解读稿件《“去”系列》,相信通过这些监管政策的解读,您不仅可以掌握大资管政策的由来和逻辑,还可以进一步获得保护自己投资的盔甲和方法!

1、《当我们在谈论“去刚兑”时,我们在说什么?》

2、《史上最好懂的资管新规“去嵌套”解读,所有投资者都需要看一看》

3、《刮骨疗伤的去杠杆“歇菜”了?只是在苦口的良药里放了点糖而已》

4、《百亿骗局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自建资金池”了解一下》

5、《人人喊打的“非标债权”又捡回一条命?》

更多财富资讯,请关注诺亚财富(微信ID: NoahGroup)、诺亚研究工作坊(Noah_Research)、歌斐资产(gopher-asset),稿件转载请联系原公号获取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