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護肝 讓患者遠離「肝」擾

爱肝护肝 让患者远离“肝”扰

毛乾國教授和科室醫生一起查房。記者 唐光峰 攝

爱肝护肝 让患者远离“肝”扰

醫務人員演練搶救患者。記者 唐光峰 攝

晨報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李琪彬

7月28日是第八個“世界肝炎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確定的宣傳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如何主動預防肝炎呢?肝癌和肝炎之間又有什麼關係?今天,北京中醫藥大學廈門醫院(廈門市中醫院,以下簡稱“市中醫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專家為我們“解碼”肝炎。

治未病是關鍵

人體“土壤”要保持好

肝炎是中國人的一種常見病,據市中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唐金模介紹,對於乙型病毒性肝炎,首先可通過注射乙肝疫苗,產生乙肝表面抗體來預防,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越高,對人體的保護能力越強。

通常乙肝病毒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在同一餐廳用餐,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病毒。

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因此這兩類肝炎患者的排洩物要嚴格消毒,不得讓其汙染食物和水源,同時可通過注射甲肝、戊型疫苗起到保護作用。

唐金模認為,預防的關鍵是“治未病”,人體的“土壤”質量要保持好。“任何疾病就像一顆種子,你的身體就是一片土壤。這個種子冒芽不冒芽、長大不長大,完全取決於土壤。”改善人體“土壤”,是預防疾病的關鍵。他提倡健康體檢,對癌症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結合中醫體質調理,對肝癌的預防、早期肝癌術後調理預防復發及中晚期肝癌介入、放化療後的調理都有很好的療效。

唐金模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約有90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約7000萬人沒有發病,未發病的原因就是這些人的個體“土壤”好。“很多病人來開藥,我首先跟他們說的是要調理。”不少患者帶著焦慮的心情來看病,唐金模首先勸他們要認識到自身的身體狀況,肝臟是一個“情緒器官”,改善生活習慣,不酗酒、熬夜,飲食不重口味,調整好心態,肝臟負擔就減輕了。

爭創肝炎剋星

廈門市中醫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從創立之初,就把做患者肝炎“剋星”作為工作重心。他們的治療策略與國際接軌,參照實時更新的歐美及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提供系統化、規範化、個體化治療。

患者郭女士今年25歲,是南安水頭人。2013年11月,她體檢發現攜帶了乙肝病毒,而且肝功能已經明顯受損,查肝組織活檢顯示為中度慢性肝炎。“患者正值大好青春,如果因為肝炎毀了一生,非常可惜。”唐金模為郭女士制定了細緻的治療方案,“患者為青年女性,且肝功能升高大於正常值上限兩倍,肝組織學提示肝臟炎症程度較高,纖維化程度較低,是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較佳時機。”在進行抗病毒治療24周後,郭女士肝功恢復正常;治療48周後,郭女士肝功正常。停藥後,郭女士每年複查HBsAg均為陰性,HBsAb 均為陽性,基本實現了臨床治癒的效果。

經過多年努力和刻苦鑽研,廈門市中醫院肝病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已將抗病毒療效從傳統的20%-40%提高到60%,該研究成果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方面,科室也有自己獨到優勢。唐金模介紹,他們採用補腎中成藥、疏肝健脾、疏肝活血養陰湯劑聯合干擾素或核苷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顯著提高抗病毒療效,改善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生活質量;採用中藥湯劑聯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手足口病,顯著縮短髮熱、皮疹、口腔潰瘍時間。科室研究成果被《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國中藥雜誌》《中醫雜誌》等國內知名雜誌收錄。

同時,科室採用中醫綜合診斷系統、人體成分分析儀等國內外先進的儀器設備,運用中醫理論動態把握人體的健康狀態,對每一位肝病患者的五臟功能及整體狀態進行動態分析,對肝病患者的體質狀態、五臟功能狀態、氣血陰陽狀態等進行規範、客觀、量化的評估,將人群分為“未病”“欲病”“已病”“病後”四類對象,動態把握不同群體的身體狀態特徵,針對不同的病變部位及性質,從中醫體質、證型調理、膳食指導、運動、經絡、茶飲、音樂等方面提出不同的中醫診療方案,從而實現健康管理目標。

唐金模透露,目前科室正在參與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牽頭啟動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癒“珠峰工程”項目及國家“十三五”重大課題“COST”臨床試驗和重肝課題,藉此機會跟國內頂尖醫院和國家重大專項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互動。

這幾種肝炎

市民最常見

肝炎種類按病因可以分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病,根據病原學肝炎病毒至少有5種,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別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最常見的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非病毒性肝炎常見以下幾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或毒物性肝損傷:是由藥物、生物毒素、化學毒物所引起的肝損傷。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的改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取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成為中國第一大肝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