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原本今天想和大家说说《红楼梦》里的少爷小姐是怎么“消暑”的。可偏偏“安比”大驾光临,气温跌破30摄氏度,三生酱也不好意思再提“防暑降温”这个话茬。

换个话题,说说四大名著里的防风抗灾吧!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要说“四大名著”里大风,可能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扇就把孙悟空扇得“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如旋风翻败叶,流水趟残花,滚了一夜”。堂堂齐天大圣, 颜面扫地。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猴子“骨头比较轻”,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大风吹得凄凄惨惨切切了。更惨得的一次,是他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之后,被黄风岭的黄毛老鼠精那一吹。

不仅孙悟空被刮得“像纺车一样在空中乱转,火眼金睛酸痛。”(央视86版的《西游记》,孙悟空更是直接被吹瞎了。)。作者更是用汉赋的手法,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夸张这场狂风的威力——

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

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

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

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

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

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

真武龟蛇失了群,梓叱骡子飘其韂。

行商喊叫告苍天,梢公拜许诸般愿。

烟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残生随水办。

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

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

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

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

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

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

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

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

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

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

十殿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

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

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

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

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

万里江山都是颤!

(这场风,可比“安比”厉害多了!)

这段文字不难理解,但是如果你以为作者只是单纯地想卖弄一下文采,或者抬高一下黄风怪的地位,那么你就太天真了。

仔细看这段文字,你就会发现,《西游记》之后的许多故事,师徒们经历的磨难,都是从黄风怪的这场风开始的。如果孙猴子有足够的自审能力,他一定会感慨——都是大风惹的祸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这场风,都引发了哪些蝴蝶效应呢?我们一一细说——

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文殊的青毛狮子,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不见了,去哪儿了?还记得狮驼国那几个妖怪吗?领头的是如来的“舅舅”大鹏金翅,老二老三就是这两位菩萨的坐骑了。隔了差不多一整部《西游记》,在这里等着唐长老呢!

老君难顾炼丹炉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炼丹炉”都倒了,看炉子的童子也乘机放大假了,下到凡间做了金角银角大王,顺便还把太上老君的宝贝也一股脑裹挟下了凡间。

在取经路上,这两个童子可以说是早期取经路上,后台较硬、段位较高的神仙了。

雷音宝阙倒三层

雷音宝阙被狂风吹倒了,重建需要时间,“地方上”就出现了山寨版,小雷音寺应运而生……

当然,守在最严重的还是观音娘娘的普陀圣地: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现实地理看,地处海岛的普陀山台风确实比较多。在小说中,观音菩萨又是“取经行动”的重要策划者和执行者,承担点损失也是意料之中。

经过了这场风,观音菩萨的手下们都不安分了——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金毛吼去了朱紫国,自称“赛太岁”,霸占了国王的皇后娘娘,莲花池里的鲤鱼精则投奔了陈家庄,连续几年接受凡人的进贡,童男童女吃得不亦乐乎……

这是一场这样的风啊!

但是,你以为这一切都是偶然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黄风怪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究其来历,不过是如来座下一只老鼠精。

这个身份很微妙,类似于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身份不高,但亲近最高领导人,知道领导的心思,方便替领导做一些不方便亲自出面的事。比如这一次: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老鼠精因为偷了佛前琉璃盏的清油,逃到了黄风岭做了黄风怪。这很可能是一次带着使命的潜伏。

黄风怪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灵吉菩萨)对行者道:“他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清油,灯火昏暗,恐怕金刚拿他,故此走了,却在此处成精作怪。如来照见了他,不该死罪,故着我辖押,但他伤生造孽,拿上灵山。今又冲撞大圣,陷害唐僧,我拿他去见如来,明正其罪,才算这场功绩哩。”

另眼看西游|一场有预谋的“超强台风”

灵吉菩萨的话漏洞百出:

“恐怕金刚拿他,故此走了”,可见黄风怪离开灵山,来到黄风岭,属于“畏罪潜逃”。

“如来照见,不该死罪,故着我辖押”,然而,黄风怪的行踪一开始就在如来的掌握之中。但如来的处理却令人匪夷所思。偷佛前琉璃盏的清油不算小罪(参看打碎了琉璃盏的卷帘大将),但事实上却毫无惩罚。灵吉菩萨的看管名存实亡,黄风怪占山为王,小小老鼠可以驱使猛虎为它效力,日子过得比灵山上滋润多了。

”但它伤生造孽,拿上灵山”,这才是整件事的关键!

“但它伤生造孽”,其实是“等他”伤生造孽。造什么孽?如来等得就是这场风。毕竟,九九八十一难是必须凑齐的,但像白骨精那样自愿角色扮演的“草根妖精”一路上毕竟不是很多。

最后为了凑足八十一难,观音菩萨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关系,让老鼋出场。这种操作不仅剧本生硬,而且不能多用,不然有损菩萨形象。所以就很需要黄风怪这样的角色,一口气,替如来解决了好几难。(而且都是颇有质量的几难”。)

“我拿他去见如来,明正其罪”,然后呢?当然没有然后!黄风怪替领导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只会有功,哪里会治罪?顶多换个岗位,继续享福呗!

“才算这场功绩呢!”乍一看,灵吉菩萨说的是自己的“功绩”,可是黄风怪陷害唐僧,灵吉怎么也要问个看管不严之罪。捉拿黄风怪,顶多是“将功折罪”,算不得“功绩”;唐僧师徒只能说是完了“一难”,也不算“功绩”。那么这“功绩”究竟是谁的呢?

你猜?

文|闻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