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與特色糖類產品的流行

我們繼續糖的話題。

上一期,我們瞭解到糖的化學特性。糖除了提供甜味,還有其它的比如提供能量、結晶、焦糖化等等的特性。這些特性往往同時存在,有沒有可能,每次只出現一種我們需要的特性呢?比如,我只需要甜味,不要能量;只需要醇厚度,不需要褐變呢?

代糖與特色糖類產品的流行

從70、80年代起,市場上就陸續出現了很多“糖”的新品種,而這些糖並不是真正的糖。它們只是具備糖的一些特性,所以稱之為代糖。代糖有一些來自植物,但現在越來越普遍成為人工製品。

比如,我們熟悉的糖醇類產品,山梨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等。它們的使用可以給食物帶來粘性和分量感。但是糖醇貢獻的熱量僅為糖類的50-70%, 而且它們在加熱過程中,不會產生褐變,能保持食物的顏色。它們也不會像糖一樣,導致血糖升高。但所有的代糖產品,依然需要謹慎使用,因為我們人體的設計並沒有很強的消化代糖的能力,所以過量攝入也會略微增加身體的負擔。

代糖與特色糖類產品的流行

另外,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甜品製作如何減少甜味,一直考驗著中國的甜品師。這方面,鄰國日本做的比較好。他們吸收了法式甜品的理念和技巧,卻靈活運用了本土的特產,使得甜品更能符合本國人的喜愛。

比如常用的海藻糖,甜味是蔗糖的一半,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天然糖類。還有日式古法制糖的一些糖類產品,比如:

代糖與特色糖類產品的流行

三溫糖是生產白砂糖後,剩餘的糖液製作的,屬於蔗糖類的黃糖產品,加熱後色澤偏黃,甜感濃烈複雜。

另一種著名的產品是:和三盆糖,也屬於蔗糖。它堅持了日本古法制糖的流程。糖經過三次研磨,磨成糖粉,細膩有質感。

上白糖也是日本常見的糖類產品。我們都知道,綿白糖就是細砂糖中加入了轉化糖糖漿。上白糖就是日本產的綿白糖,細膩程度和甜度都高於我國的綿白糖。

代糖與特色糖類產品的流行

當然,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特色糖類產品正等待我們好好利用,而且糖類新產品也在源源不斷的創新。但我們今天只能先說到這裡,私底下的學習才是無窮無盡的。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分享巧克力的基礎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