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高考过后,眼下很多准大学生加入到暑期打工族的队伍,来自合肥一六八中学宏志班的张宏姗正是其中的一员。少时母亲去世,父亲独自抚养其成长,做苦力供养她念书。在今年高考中,她的总分为595分,目前已被安徽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可年迈且薪资微薄的父亲难以承担她的学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宏姗毅然走出家门,决定用自己的力量筹集学费。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80平米左右的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家境贫寒:父亲独自抚养她长大

7月30日下午,在经开区始信花园张宏姗的家里,记者看到,80平米左右的房内昏暗潮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甚至冰箱冷藏柜都结厚厚的冰。18岁的张宏姗梳着一头马尾辫,穿着白T恤,露出柔和的笑容,让人一眼望去就感受到那股乐观向上的力量。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家里冰箱冷藏柜都结厚厚的冰

早在5岁的时候,张宏姗的妈妈因肺癌去世,自此父亲张宗金既当爹又当娘,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她有更好的生活。据了解,张宗金目前在合肥一高校打扫卫生,月薪只有1500元,一家仅依靠微薄的工资和每月的低保维持生活

张宗金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是个孤儿,与奶奶相依为命。因家庭贫穷,48岁才结婚。后来妻子走了,女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如今我都快70岁了,腰也不太好,如果不工作,女儿连生活费都没有。”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家中堆放了各类物品,让本来就不大的地方显得有些拥挤

在张宏姗的家中,堆放了各类物品,让本来就不大的地方显得有些拥挤。“这些物品有的是亲戚朋友给的,也有爱心人士提供赞助,我和女儿的很多衣服也是他人送的。这些年来,多亏很多好心人帮助,才得以渡过生活的难关,我们无以为报啊!”张宗金感叹地说。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张宏姗和父亲穿的衣服很大部分都是别人送的

“生活虽然很平淡,但是爸爸所做的一切令我很感动。”张宏姗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她在学校里发烧,温度超过39度,老师知道后就急急忙忙的给她爸爸打电话,爸爸接到电话就骑着三轮车从家里赶到学校,那时候已经晚上11点多。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十余年,爸爸默默的付出令张宏姗十分感动

品学兼优:家中珍藏着20多张奖状

说起女儿,张宗金也是满脸的自豪。这一沓二十余张的奖状,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从小学到高中,张宏姗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品学兼优”。她获得的每一张奖状,父亲都帮她珍藏着。在这个破旧的家里,这些东西显得尤为珍贵。“女儿从小懂事乖巧,学习从来不用我操心,我能够做的就是做好后勤保障!”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张宏姗获得的每一张奖状,父亲都帮她珍藏着

张宏姗说自己习惯有规律地学习,擅长总结和举一反三,高中三年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至今卧室桌子上摆放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复习资料。“我喜欢把不会做的题目抄录在案,经常温习。总之,学习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因为老师有经验。”她介绍,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能只拼熬夜要讲效率。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即使家境贫寒,张宏姗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想着自母亲病逝后,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大自己的点点滴滴,张宏姗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我本来想考个离家近的学校,仅仅几分之差,我与安徽大学失之交臂,自己觉得很遗憾。”

打工体验:感受校外的人情冷暖

暑期打工是份阅历,也是准大学生成长中的宝贵财富。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高考之后,张宏姗经朋友的介绍去了滨湖一家收藏品公司打暑期工,每天大概工作8个小时,“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跟单、接听电话,底薪2500元,如完成一单有10元的提成。”

张宏姗坦言,“起初我觉得很新鲜,但每天接听电话难免有些枯燥,不过久而久之,习惯了这种状态,一切仿佛也就顺其自然了。”

合肥贫困家庭18岁准大学生暑期每天工作8小时攒学费

张宏姗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跟单、接听电话

第一次出来打工,张宏姗感触颇深,“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真正的社会,上学那会,同学都很单纯,现在每天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客户退单也是常有的事。感觉挣钱不容易,体会到了父亲养家的艰辛。”

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目前学费依旧没有着落。张宏姗称,“我准备申请助学贷款,自己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争取能够拿到奖学金。”

谈到选择的专业,张宏姗说道,“我选工商管理专业,一方面出于兴趣,另一方面为了以后好就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好孝顺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