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评:改革+创新才有戏,坚决看好科技股!

收评:改革+创新才有戏,坚决看好科技股!

之前几天的盘子我是很犹豫的,主要是因为垃圾股泛滥,个人信心大幅下降。但是到了今天,我再坚决看多一回,主要是因为今日:

上午舞动两桶油+下午舞动四大行+今日多数个股并没有或者跌势大幅减缓+各大指数创出历史地量,尤其是创业板和次新股。

收评:改革+创新才有戏,坚决看好科技股!

在石油和四大行情联袂舞动下,个股并没有跌,且创出了历史地量,这是我重启激进看多的唯一理由。接下来我再胡扯一些理由:

1、对创业板和次新股来说,不缩量不是真正的底。大家可以看看量创业板和深次新股指数长期的量价图。他们每次真真的底部都会出现极度小量

收评:改革+创新才有戏,坚决看好科技股!

以2017年6-8月份的创业板和深次新股指数为例,整个A股是在6月-7月份构筑底部。而当时深次新股指数明显过于活跃,量还是比较大。最后经过7月10-17日一波下跌后,量能极度萎缩后,才见到了真正的底。

2、每次股市下跌后,创业板和次新股很难直接出现极度小量。比如2017年6月,A股其实已经见底了。可是按照A股的多年偏好,只要见底人们第一个相当的是中小创和次新,如此刚见底的时候,创业板和次新股的成交量都是较大的。

大家看看今年6月底7月初A股见底前后,创业板和深次新股指数的交易量,明显是比较大的。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眼睛都盯在这里!

3、每次波段下跌后,即使股市已经见底了,但是总会出现一些动作,让人们的眼光彻底远离中小创和次新股,而后中小创和深次新股指数才会出现真正的行情(注:关键条件是每次波段下跌后,而不是在一波上涨后,如果是一波上涨后,人们关注点开始远离创业板和次新,那次新个创业板是要大跌的)。

下面几个例子:

(1)2017年7月中下旬,主板周期股的动作,让人们彻底远离了创业板和深次新股,7月17日大跌后,人们彻底远离创业板和次新股。

(2)2018年2月的行情中,当时也是玩了一招。当时在2月7-9日的暴跌中,创业板是提前见底的。而后上涨的初期,上涨的却不是创业板,创业板一度被冷却。到了2月26日后,创业板再度领涨,成为后面行情真正的主角

收评:改革+创新才有戏,坚决看好科技股!

两次同样的行为在本次发生。在今年5-6月的下跌后,创业板和次新股是提前见底的,此时整个市场的关注点都在这里,导致创业板和次新股是放量滞涨。到了最近,两大政策点燃了主板权重、基建和周期,从而让人们的关注点彻彻底底的远离这两片区域。(最新的题材挖掘,关注“澄泓财经”wei 信号,回复关键字414,免费领取!)

4、个人没那么善变,我看好科技股就是看好科技股,这是个研究中国的宏观周期和股市中长线风格偏好做出的判断。

消费型蓝筹股如果不行,永远就别指望主板以行业属性划分板块能涨多少,比如金融股和资源股等等。进一步说,主板的消费白马如果不行了,主板行情根本不能以行业基本面属性来推动,只能是“政策题材推动”。

就像在2013年-2015年的大牛市,主板消费型蓝筹不行,主板行情都是以政策性题材推动为主,比如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也就是改革题材。当改革题材撑起主板的时候,那必须要创新来配合,若不然改革题材自身也难以撑得住。

有人说金融和基建有政策支持,那我反问一句:科技股的政策支持力度小吗?这一点好像比金融和基建的支持力度更大。当然,我并非看空主板,主板应该还能持续活跃。

只是主板以行业基本面为准绳的搞法,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消费白马短时间内撑不起来了。主板只能以改革为由头,搞搞活跃。

5、最后我再申明真正的大机会所在。当改革和科技搞到一块的时候,这才是真真的大机会所在。改来改去,改的如果是那些垃圾到死的传统行业类个股,改不到名堂,二级市场想象空间太差。

只有说国字号科技集团和军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或者能改出想象空间。个人今日继续增持央企军工股电科集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的部分个股 。

(更多惊喜,尽在“澄泓财经”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