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

廟宇的密度比便利店還要多。

馬路中、天橋下、河水邊、

電話亭裡、停車場迴旋處……

你想不到的地方,居然也有廟!

它們就像全新的人造物種,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電話亭廟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停車場迴圈廟

臺北萬華,兩條高架橋下面,

加上河堤的擋土牆,

這樣三個東西交叉的那個點,

竟然塞了一個廟。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這不是違建,那什麼算違建呢?

但它卻這麼堂而皇之地存在著!”

這樣神奇的存在,

震撼了臺灣建築師賴伯威。

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後,

一直在思考“什麼是臺灣的城市地景特色”。

到過世界50多座城市求學工作,

繞一圈下來,原來答案就眼皮底下: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老一輩臺灣人“好巫尚鬼”,

常把一年存下來的錢拿去蓋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大量臺灣鄉下人到城市討生活,

有什麼委屈難受,無人話家常,

跑到廟前一股腦向神明傾訴。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它們藏身犄角旮旯,

儘可能融入信眾生活,

隨時有一座在身旁。

樸實的鄉民相信,

無論收信點再怎麼刁鑽,

慈悲的神明也一定隨傳隨到。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樹冠下廟

以前臺灣沒有咖啡館、奶茶店,

都市移民習慣到廟前互通聲息,

學習落腳都市的各種方法和門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不僅僅是民間信仰,更是精神寄託。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船廟

隨著城市的發展,

住宅、寫字樓爭奪城市土地。

原有的寺廟被擠到“變形”。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橋下廟

要在路中央蓋一座廟宇,

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會出現路中廟唯一的解釋是: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當然也有一些廟宇,

會在城市形成後才出現的。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樓中廟

當道路規劃和廟宇出現衝突時,

臺灣人會多一項考慮因素:

“神明的表示”。

如果動工時突發狀況頻發,

人們會認為神明不願意搬走,

道路就會順應廟宇改變規劃,

造成看似奇葩的路上廟。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路上廟

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

河堤外不允許任何建築物存在。

然而,臺北基隆河外,

偏偏有座廟,而且是兩座。

臺灣老一輩深信神靈不可搬,

那麼,颱風來了怎麼辦呢?

人們從城市經驗中找到解決方案:

一個是把廟變成電梯,

河水暴漲,直接升上去;

另一個是給廟裝輪子,

像夜市攤,撒腿就能跑。

賴伯威感嘆:“臺灣的廟,

將宗教的神聖與日常的世俗混和在一起,

毫不忌諱、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升降廟,天德宮位於臺北士林劍潭抽水站旁,寄生於河堤的最下層。全廟以鐵板製成,最高可升至7米高的堤頂高度。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打帶跑廟,百齡寺平時存放在臺北士林的高架橋底。廟體長出四個輪子,遇特殊狀況時可隨時推著走。

每一座廟就是一片城市拼圖,

成就這些廟的不是廟本身,

而是這些廟周圍的環境。

倘若哪一天要“異地保存”,

它們的獨特價值便不存在了。

當意識到街頭小廟的價值後,

賴伯威發動建築師、學生、當地人和外國人,

組成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

挨個城市進行“人肉搜索”。

他們手繪廟宇的形態,

更重視周邊環境的記錄。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賴伯威和團隊好幾次想用航拍,

卻發現那裡靠近機場,

一飛就要罰款12萬人民幣。

多年尋廟,離不開那些坊間傳奇:

某個樓中廟的出現,

是因為曾發生慘案。

某個路中廟的保留,

則可能受託夢影響。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歷時四年多,

他們根據“廟和都市的結合關係“,

將大大小小的廟分成108種,

其中36種選入《寄生之廟》一書。

借鑑BOW-WOW的《東京製造》,

書中使用不同的分類、圖標、

生動的文字和清楚的軸測圖,

帶人們領略街頭廟宇寄生之“妙”。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跨街廟。

儘管花費了大量精力去繪圖整理,

賴伯威卻說自己不是在研究為什麼。

他把所做的街廟圖紙,

與宋代《清明上河圖》作類比,

認為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這樣的文化、經濟、社會、環境、人民,

方方面面彙總起來,

就是這樣的城市、現象和結果。

臺灣—見過趕廟會,沒見過廟會跑!

街屋廟。

許多街廟遊走在違章建築的邊緣,

今時會因為老一輩的信仰而法外開恩,

隨著世代交替,香火不再的小廟,

恐怕在城市中將漸漸減少。

廟宇寄生是一個城市變遷的結果,

也終將在城市變遷中消失。

本文圖片來源野人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