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天地的存在是长久的,而人的生死却是短暂的。以短暂的生命寄托于无限的时空,就如同白驹过隙一般,倏忽之间而已。

人生一世,能活到百岁以上,算是高寿了;八十岁,算是中寿;六十岁,只是下寿。除去疾病、死丧、忧患以外,能够开口欢笑的,一个月不过四五天而已。生命如此短暂,还要忧愁自伤,做出违逆自己性情、伤害自己寿命的事,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

《庄子》: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意?

有一个叫无足的人说,只有富贵了,人生才能过得快意通达。富有的人,人们就会归向他,归向他就会向他表示谦卑,大家都向他表示谦卑,那么他就会高贵。高贵而被人尊崇,崇高而被人示以谦卑,这才是长寿、安体、快意人生之道。

是这样吗?一个叫知和的人有不同意见,他说:

这样的人,哪里知道什么叫长寿、安体、快意人生之道哦!他们不过只是在同时代,同乡里之间作个比较罢了,就自认为自己已经绝俗超世,其实不过是在井底称雄。

获得一县之人的敬重了,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安体之道;比一乡之人活得长了,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长寿之道;可以纵横村里之间了,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快意的活法。

一味着眼于比较别人,却失去了最重要的自己。他们与那些世俗的流言蜚语有什么区别呢,全都是无主无正,没有自己的独立准则,而只是通过比较才能存在。

因此这其中的内涵,其实他们一无所知。所以纵使他们一时做到了,却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做到,即使坐上国王的位置,也不能免于忧患。

《庄子》: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意?

无足知和的说法表示不屑,他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钱,那么那些有勇力的,有智谋的人就都能为我所用。就算你是至人,也不能享尽天下的善美威势吧,但是我有钱,就可以做到。

持有别人的勇力,而为自己的威势;掌握别人的智谋,而为自己的明察;借着别人的德行,而为自己的贤良。只要有钱,即使不是国王,也能做到像个君父一般有威严。

而且声色、滋味、权势对于人,是不需要学习心里就喜欢的,不需要模仿天生就会的。每个人都会去追求这些,所以只要我有钱,就算天下人都非议我,但他们又有谁不喜欢美色财富,不来归向我呢?

知和说,真正有智慧的人行事,顺应自然而不会惹来非议。何为顺应自然呢?富有天下而不以财物自诩于人,拥有天下而不以权势骄傲于人;舍弃天下的财物而不自以为清廉,推让天下不受而不自以为清高。

天下的人都赞誉他们,但他们却并不是为了这个名声才如此行事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需求,内在的禀性所致。他们知足而不贪求,又怎么会为了求取你所谓的美色财富,就去归向你呢?

《庄子》: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意?

无足又有不同看法:如果一定要固守一个好名声,苦累形体弃绝甘美,俭约奉养来保持生命长久,就算长寿,也不过只是长久病困而不死罢了。活多久,就遭多久的罪。我宁愿富贵,活得快意。

知和说,现在的富人,就活得快意吗?他们有六宗罪你大概还不知道吧:

一、牛羊美酒,刺激他的情意;管弦之声,遗忘他的事业,可以说是迷乱。

二、意气如风,盛气如骄阳,沉溺于此,就好像负重上山一般,可以说是劳苦。

三、贪财而得怨,贪权而耗神,闲散则纵欲,体健则骄满,可以说是有病。

四、求富而不知足,贪求而不知进退,可以说是取辱。

五、积财货而无用,专营求而不舍,满欲望而不止,可以说是忧虑。

六、在家担心被人行窃,在外担心自身安全,楼房严闭,不敢独行,可以说是畏惧。

这六种,是天下的大害,那些富人们平时却都不知省察。等到祸患来临的时候,即使想要散尽家财,只求一天的平安无事也不可得。所以这样的富有之人,既没有得到一个好名声,又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还要用尽心力去追求,岂不是很迷惑么!

《庄子》:人生一世,如何活得快意?

看来富有,并不能让人生活得快意。于是又有一个叫子张的人说,为什么不修德行呢?没有德行就不能被取信,不能取信就不能被任用,不能被任用就不能获利,而且有了德性才能有好的名声。所以修仁义吧,从名从利来看,这都是最要紧的事情。

满苟得说,小伙子,你真是太天真啊!从古到今,都是无耻的人才富有,会说大话的人才显达。所以从名从利来看,最要紧的事恰恰不是修德行,而是学会夸言先。

子张说,我举例来说明德行的重要性吧!从前桀纣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但是现在你即使对仆役说他像桀纣,他也会很不服气。孔子墨翟,贫困潦倒,但是现在你即使去向宰相说他像孔墨,他也会赶紧摇手说不敢当。这就是德行的可贵呀!

满苟得说,什么叫德行?小偷偷了几文钱被抓住,就关进监牢;大盗盗取了天下,却成为诸侯。诸侯的门下,就是你们这些仁义之士的容身之所。齐桓公,杀哥取嫂,结果贤人管仲做他的臣子;田成子,杀君窃国,结果圣人孔子授受他的钱财。

评论的时候表示很看不起,实行起来却趋之若鹜,这就是嘴里说的和实际行为在心里交战,你们这些仁人志士岂不是很矛盾么?所以古书有云,谁好谁坏?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子张不服地说,好吧就算你不修德,你能不修行吗?如果不修饰自己的行为,亲疏没有伦常,贵贱没有仪则,长幼没有顺序,岂不是天下大乱么!

满苟得说,尧杀长子,舜逐胞弟,亲疏有伦常吗? 汤放桀,武王伐纣,贵贱有仪则吗?王季夺嫡位,周公诛家兄,长幼有顺序吗?儒家言辞虚伪,墨家兼爱无亲,五伦六位有区别吗?

满苟得继续说,年轻人,不要看不起我,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你求名,我求利,都是为了外物而放弃自身真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小人为了钱财放弃生命,君子为了名声放弃生命,求名和逐利又有什么区别呢?名利场中,无真人。

所以天下闻名的圣人孔丘

,去教导杀人夺财的大盗盗跖,劝他放下屠刀,转修仁义,必能万人称颂,立下称王基业。却被盗跖好一顿骂,你孔丘求名,摇唇鼓舌无事生非;我盗跖求财,好歹是凭真本事抢来的,你又能比我高尚多少呢?你的那一套,巧诈虚伪,不能保全真性,正是我看不起要抛弃的,又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