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一、前言

本篇是對《學會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第二篇)資產負債表(8)》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知識的補充和分析。投資性房地產,要牢牢記住它的範圍:房產(已出租的)、地產(已出租的、持有以備轉讓的)。要注意區分房地產公司的用於售賣的樓盤是存貨、公司自有自用的辦公樓是固定資產,公司自營的酒店是固定資產。(我們平時看的報道A公司賣房賺了1000萬,有可能是作為固定資產的,也有可能是投資性房地產的)

提示:當公司購買/出售的子公司有投資性房地產時,此項資產份額會按持股比例合併到資產負債表中。即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的增減,可能涉及投資/處置公司。

我們在看財報中的投資性房地產時 ,先看其核算方式(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成本模式提折舊、有減值(賬面價值會逐漸減少),公允價值模式中市價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賬面價值也會相應變動)。其次,要看公司的投資性房地產佔總資產的比重,是否屬於主業。再次,觀察該資產的出售對收入和利潤的影響。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二、數據說明

1、下文所示圖表數據選用申萬二級行業,"金額"單位為億元,"增長"為當年較去年的增長率,佔比為當年投資性房地產金額佔總資產的比值。

2、下文所示公司經以下步驟篩選而來:佔比前50名;2017增長率前50名、增長率後10名;2017年金額前50名;剔除ST股。

三、數據分析

1、整體分析:

全部上市公司15年投資性房地產總額4600億,16年6000億(增長30%),17年7200億(增長20%),規模越來越大,增速有所放緩。佔總資產的比重由2015年的1.2%升至2017年的1.5%。

2、佔比分析:

17年投資性房地產佔總資產比例50%以上的有7家,30%-50%的有13家,10%-30%的有30家。其中金額超百億的有美凱龍(708億,佔比下降,物業經營)、金融街(322億,佔比上升,房地產)、世茂股份(268億,佔比微降,房地產)、陸家嘴(248億,佔比微降,園區開發)、新城控股(238億,佔比微降,房地產)、雲南城投(163億,佔比高升,房地產)、供銷大集(143億,佔比上升,零售)、外高橋(112億,佔比微升,園區開發)。提醒:要注意這些公司資產的盈利能力、資金的流動性。

3、行業分析:

要關注非房地產相關行業的公司購置投資性房地產的情況,一是此部分投資佔用資金較多、收益能否穩定?二是主業是否已經成熟、尋求多元化,能否成功?

一般來講,投資性房地產與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園區管理行業相關性高,下圖所示163家中共有42家屬於此類,佔比26%;零售業也會有部分此類,下圖共6家,佔比4%。其他行業相關性較小,佔比70%,意味著在主業外有大部分公司均涉足投資性房地產。

4、增長方面:

17年增長超170%的有55家,新進入的有2家,全部處理/出售的有45家。

新進入:群興玩具(輕工,玩具製造)新進入3.4億;金石東方(專用設備)新進入7億。

高增加額:中國建築增加220億、雲南城投104億、新城控股100億、萬科A69億、金融街68億、保利地產51億。傳化智聯(化學制品)增加48億。

超高增長率:力生製藥(化學制藥)新增400萬,增長率最高;晨鳴紙業(造紙)新

增48億,金盃汽車(汽車)新增9千萬、彩虹股份(光電)新增1.8億緊隨其後。

處置:45家中,金額較大的有,紅豆股份(服裝)9.6億、聞泰科技(電子)7.5億、浙數

文化(文化)3.5億。這部分對於17年業績、利潤有影響,注意其持續性。

紅豆股份:處置子公司,賺取投資收益5.5億(投資性房地產獲利在2億左右)。

聞泰科技:處置子公司,賺得0.6億(含投資性房地產)

浙數文化:處置子公司,賺得11.7億(含投資性房地產)

提醒:如果非房地產相關行業,處置盈利不佳的子公司,節約資源集中發展主業,有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

四、附圖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近三年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據分析

送大家一句話,共勉: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