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地點:湖南音樂廳

時間:2018年7月20日

演出單位:湖南交響樂團

主題:《貝多芬“皇帝協奏曲”音樂會》

指揮:路易斯·亨姆

鋼琴獨奏:薛澤澤

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薛澤澤擔任本場音樂會鋼琴演奏。三歲學琴,五歲與美國鋼琴家琳達·珍蒂同臺演出,十五歲留學維也納,取得西雅圖協奏曲比賽第一名。曼哈頓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十七歲轉學美國就讀華盛頓大學音樂學院,師承著名鋼琴演奏家克雷格·謝帕德,現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跟隨所羅門·米考夫斯基教授繼續深造。演出足跡遍及國內外數十座大中城市,所到之處,備受歡迎。

持續高溫,熱如蒸籠,夏蟬嘶叫,戰暑鬥日。

近夜,悶蒸感,絲毫未弱

車輛魚貫駛入音樂廳前坪

“貝多芬皇帝協奏曲音樂會”字幕在夜色中眨著紅色的眼

指揮家路易斯·亨姆和鋼琴家薛澤澤宣傳照在大屏幕上滾動

入場,厚實的場門,將一籠暑氣擋在背後

臺上,音樂家們均著黑色禮服,手執樂器,依次靜坐,將在來自德國指揮家路易斯·亨姆的帶領下,與青年鋼琴家薛澤澤共同演繹貝多芬充滿英雄主義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貝神作品中最為聲勢磅礴的一部,被稱為“皇帝協奏曲”,也是考驗優秀鋼琴家們的試金石。

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擇席,端坐,靜候開場

身隨棒動,指揮路易斯先生輕盈的手勢引導下,樂團奏響第一段強烈的和絃,一連串清脆悅耳的旋律從琴鍵上飄起,彷彿命運之神在叩擊,送達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妥帖堅實,篤定清晰,飽滿敦厚,敞亮通透,聞之,心安耳悅,神定腦開。鋼琴前坐著的這位眉清目秀,從容淡定的帥小夥,3歲學琴,擁20年藝齡,經驗豐富的“資深演奏家”,從十五歲踏出國門,從奧地利到美國,八年鋼琴求學路,導師不是業界大咖,就是業內家喻戶曉的鋼琴教育家,基本功紮實,技法精湛,簡單講就是血統正宗技術流。

貝多芬耗時2年寫就的協奏曲問世以來,已然210個年頭,彼時的維也納戰火紛飛,拿破崙率兵壓城,王公貴族逃之夭夭,貝大爺窮困潦倒,囊中羞澀,即使如此,爺仍然堅守維也納,炮聲轟鳴中,山河苦難,食不果腹,筆在走,鍵如飛,音符騰躍撲向前。萊茵河,波恩城,群山連綿,鬱蔥蔥。鄉間綺麗的田園風光,心曠神怡溫馨如昨,熱情洋溢,簡約輕快的旋律在指尖流淌,抒情唯美,不乏剛毅。洗練簡約的大音階是最能彰顯貝多芬式的霸道氣場的部分,薛澤澤賦予了他的理解,自然隨性、年少不羈,威武剛毅,英氣逼人的氣質,來體現頑強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

樂曲中古典主義嚴謹,技巧高超,簡明扼要,充滿王權威儀, 雄壯威嚴的曲風讓人聯想起炮聲不絕、刀光劍影的戰爭。在指揮家細膩嚴謹的調度下,樂團與鋼琴演奏之間的一問一答,既有融合又有纏鬥抗爭。跳脫出古典流派的反常處理,澎湃激昂與清新唯美交織,讓第一樂章瀰漫著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的色彩。

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首席小提琴領銜齊奏進入第二樂章, 教堂,彌撒,莊嚴肅穆,恍若眼前,宗教氣息氤氳開來, 貝多芬的創新和偉大在於,他絲毫不受任何條規羈絆,大膽超越,摒棄糾葛,在慢板樂章中將人引領到靜謐內省之境,皓首窮經,痴心不悔,手指與琴鍵彷彿粘在一起,娓娓道來,傾心交談,輕柔無比,時間彷彿停滯一般,薛澤澤將協奏曲這一段處理得細膩迷人,絲絲入扣,肌理感十足。走出舒緩的慢板,第三樂章的迴旋曲歡快、瀟灑,豪邁奔放,又不失華美大氣與溫馨甜蜜,聽者頗有些載歌載舞的衝動哈。尾聲的定音鼓和鋼琴獨奏部分,輕巧別緻, 相映成趣,隨著指揮家路易斯手中的指揮棒在空中劃下最後一道弧線,“皇帝鋼琴協奏曲”全曲戛然而止。

雷鳴般的掌聲,如潮,經久不息。

指揮家路易斯眼神中透著對青年鋼琴家的欣賞和寵溺,放下手中的指揮棒,讓出舞臺,退身在樂團後排站立;樂團全體音樂家面色凝重,原位靜候,全神貫注聆聽薛澤澤的琴鍵之舞。

返場表演,連續兩次

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我的祖國》是根據電影《上甘嶺》同名主題曲改編的。電影問世已逾六十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主旋律但凡在有華人的地方響起,莫不讓人駐足同唱。“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對祖國、家鄉的無限眷戀和英雄主氣概迎面撲來,無論是在風光旖旎的多瑙河,還是美利堅西雅圖,亦或是繁華奢靡的曼哈頓,輾轉海外,在鋼琴求學路上留下了薛澤澤長長的足跡,他將對故土和家人的思念融入到旋律中。炫技部分,讓人領略到他將顆粒型單音與混響型連音的巧妙糅合,這種極具辨識度的獨創觸鍵法,讓他在挑戰傳統,突破程式化演奏技法上凸顯出鮮明的個性,音色極為豐富。少小離家那些年,五星紅旗佔滿整個電腦屏幕,萬家燈火下孤單的背影,卻有一個真摯樸素滾燙的心。委婉動聽如泣如訴的曲調,如一幅幅絢爛至極的圖畫,動人心魄。副歌則彷彿江河噴湧,滾滾向前,激情澎湃,一瀉千里,氣吞山河,英雄主義的悲壯之美流光溢彩。

薛澤澤在曲目選擇上頗為大膽,演奏時鬆弛自如,內斂沉著,不人云亦云,全方位凸顯自我個性,有觀點、有態度,且有溫度,充分自信,讓人耳目一新。作品的理解和演繹上有獨到之處,甚是可貴,聽來心生歡喜。現場演奏有紮實的手底功夫,不驕不躁,不作不裝,而是緊貼作品,情感宣洩自然,當鋼琴“表演藝術”氾濫以來,靠表情包、誇張的肢體語言來助攻,反而削弱了手底功夫的展現。真正有持續影響力的藝術家,需要具備沉著、安靜的自信,永葆獨立意識,不隨波逐流的勇氣。明確知道我是誰?我要幹什麼?清醒、冷靜,時間下沉,累積成巖,藝術與孤獨和冷寂相伴相隨,優秀的藝術家無不是在長夜孤燈中伶仃獨行,修身養性,磨礪技藝,鍛造品味,窮極一生。年輕的薛澤澤若假以時日,音樂修養更上層樓,與他獨立、自由的個性相結合,海闊魚躍,天高鳥飛,撒歡。

盛夏《皇協》夜,聆聽薛澤澤

好雅興,慢生活,古典音樂最適合。

指揮家路易斯·亨姆,他儒雅、細膩的指揮藝術給人以極大的享受;

古典邂逅現代,使日子生出儀式感;

湖南交響樂團年輕的音樂家們,讓古典樂流淌著清新之美,躍動著鮮活的生命力,

在蟬聲啾啾的盛夏為我們送來縷縷清涼。

貝多芬“皇協”之饗,

意蘊悠長,

——薛澤澤。

(作者:文藝評論家文醬,2018年7月20日於長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