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教育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家長苦,孩子累,校內上完課,校外還得補缺補差培優,本是心甘情願掏錢,最後落得家長一肚子怨氣,孩子累的叫苦不迭。孩子要不要上文化類培訓班?

新學期開學前,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出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對一些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非學歷文化教育類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做出規範。

【熱點】教育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這次的行動通知也是對此前相關要求的落地實施和再次強化,近年來,關於減負和規範培訓市場的信號持續釋放。

在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的報告裡就說到:“大力規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這件事遲早要做,遲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

據中國教育學會的數據,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文化類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優班、強化班層出不窮。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受各方關注的是: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

【熱點】教育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非常複雜,在國際上也是個難題,不但涉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還涉及家長的教育觀念、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以及部分學生的選擇性、補充性需要。

現在的家長在選擇校外培訓也不是完全盲目的,校外培訓是中小學教育補充對學習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的個性化/選擇性的補充,家長應根據孩子當下的能力和需要選擇,所以培訓內容尺度的把握至關重要,所以《行動通知》中特別強調班次、內容等的審核,如果不適合教學大綱,素質教育的要求,該班次就不被批准。

我們常說,教育是一朵雲碰撞另外一朵雲,一棵樹撼動另外一棵樹,一顆心靈影響一顆心靈,教育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期待國家在基礎教育找到一個平衡孩子社會環境之間的支點,教育起點的公平得以守衛,教育能真正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