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在哪裡?財政政策將如何擴大內需?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在哪里?财政政策将如何扩大内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7月31日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提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要抓住主要矛盾,採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艱鉅繁重。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精準施策,紮實細緻工作。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整體來說,目前經濟運行整體是穩定的,社會是穩定的。我們要看到大的變化,需要去認識和應對這種變化,現在內外環境都發生了變化,要去防範背後的風險以及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劉尚希表示:“穩中有變的變不是一般的變化,這裡包括: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變化、國際形勢的變化等。穩中有變要落到防範風險上,特別是公共風險,防止小變生大變,小風險變成公共風險,個體風險變成公共風險,防止微觀風險變成宏觀的風險。”

此次政治局會議上還提出,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在劉尚希看來,增加可支配收入,還需要增加高質量的供給,這樣才能有效釋放需求,擴大內需。

劉尚希說: “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方面,需要擴大有效需求。這意味著,要增加有效投資,而不是簡單的放水,搞大水漫灌。現在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投資和消費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特別是在目前經濟形勢穩中有變的情況下,穩增長就是要擴大需求,把潛在的需求變成現在的需求。”

劉尚希表示:“怎麼把需求釋放出來?離不開政策調整和機制改革。傳統的放水政策是行不通的,我們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創新,把高質量的供給和創新結合起來。”

“另外關於擴大需求,減稅是一個方面,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增加的收入並不一定轉化成現實消費,那就需要提供高質量的供給。”劉尚希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