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戏聊足球


大部分人知晓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因2017年反腐大剧《人民的民义》,剧中深爱明史的高育良多次提及这本经典,这位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的腐败落马,也是在明史爱好上被打开的突破口。


《万历十五年》主要讲的是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掌控国家政权,奉行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来治国的理念,以伦理道德约束、控制社会各阶层,巩固文官集团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和最高统治地位。以道德理念治国,缺乏监督、审核、经济、科技等手段,难以解决司法诉讼、土地兼并、自耕农破产等社会实际问题,也为文官集团好、坏两个方面的利益保障(政治话语权、治国安邦、贪污腐化)预留了空间。文官集团整体以“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嘴上喊着主义、心里装着生意”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人分别以自身的状态,来映射整个大明帝国的现状。万历前十年大明帝国的实际掌舵人张居正,试图用自己拉起来的一支干部队伍,对整个官僚队伍进行监管考核,提高行政效率;申时行不认同张居正式的强硬手段,转而采用“和稀泥”的调和办法,平衡文官集团内部各派系,达到基本的行政运转;海瑞是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道德楷模”,文官集团需要他做门面,却排挤他求真务实的干事态度,只以虚职对待;李贽在思想上超脱了封建社会现实,但毕竟自由、平等的想法还只是萌芽状态的个例,太过超前于时代而备受打压。

为维护本集团利益,文官势力竭尽全力扩展权力干涉边界:对上,反对万历皇帝想立二儿子为太子的愿望,将皇权“神圣化”成宗教般的泥菩萨,由他们出来掌控世俗世界,气得万历只能以罢工不上朝来反抗;对中,文官们不仅抵制张居正式的官僚队伍技术化改革,还坚持以文驭武,刻意保持武将的非知识化,削弱武将集团摄政能力的同时也损失了帝国军队的战斗力,戚继光也无法在体制上对军队进行改革,但他仍然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对下,文官集团成为了土地和社会财富兼并的主流,政治上有话语权、经济上有专享权、文化上有舆论权。

但是,处于社会权力垄断地位的文官集团,内部也开始了分化瓦解,以道德标榜自居的东林党,和其余文官势力依附的“阉党”,开始成为帝国内部权力角逐的主角。在愈演愈烈的党争痼疾下,大明帝国不可避免地滑向了覆灭的深渊。


竹山清溪涧


不得不说,在《人民的名义》里,《万历十五年》还是超有存在感的。

说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1976年58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用英文完成的《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中文书名为《万历十五年》。

众所周知,发生于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的辽东战役,是关系明朝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而明军的失利,其根子仍在其官僚制度。

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都有“税重民穷”的说法,但是黄仁宇认为,“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明代到达了极点,而他写作《万历十五年》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黄仁宇在第一章就说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只是这一年里明朝廷上发生了若干历史学家容易忽视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看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恰恰是历史的重点。

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还只有二十四岁,但登上天子的宝座已经十五年。这一年阳历七月,正当元辅的张居正去世五周年,申时行官居首辅已四年。建储的问题在廷臣中引起了众多的纷扰,发生了一连串使皇帝大为不快的问题。在万历统治早期,他求治心切,但后来他只能以纵情声色和冷漠无情来反抗,最后走上了罢工的道路……

而1587年的内外形势也并不平静:杨应龙在西南叛变,哱拜在宁夏造反,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侵占朝鲜,东北的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间发难。

万历十五年还有几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辞世,都对历史的大湖留下了涟漪。

十一月十三日,南京都察院右都督御史海瑞——一名极度严正的文官——在任所与世长辞。

十二月十二日,一代名将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戚继光作为一名天才将军,曾使数量巨大但实际不堪一击的军队恢复了元气,独立编撰了军事操典,创制了新的战斗队形和战斗技术,在抗击沿海倭寇和北方蒙古人方便都取得了成功。但是随着他的保护人首辅张居正的去世及其身后的失宠,戚继光被降职,最终受到责难并被解职,在贫困交加中凄凉辞世。

将星西陨,明朝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军备的张弛立即影响了一国国运的兴衰,三十年后,明朝官兵和努尔哈赤的部队交锋,缺乏戚南塘将军苦心孤诣的战术和强调的组织纪律,结果寡不敌众。之后八旗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取代明朝,也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万历十五年,还是李贽剃度为僧的前一年,之后心学派与理学派之争愈演愈烈。他作为一名想冲破当时社会制度却无法找到出路的哲学家,对神圣的儒家经典发表了大量惊世骇俗之论,因其中包含有平等思想的迹象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但他最后也落得个悲剧的下场。

虽然对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已经批评得很透彻——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其不可以代替法律。他认为,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的。但是他也常常提醒读者: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将来的警戒,但检察中国的官僚制度,不是否认中国全部文化。

将这些和《人名的名义》结合起来看,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艺能八卦局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一年,西班牙军队西征大英帝国,而远在东方的明朝,经过明神宗朱翊钧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本一改明朝的颓势,出现了盛世曙光,当时无数人以为明朝会永远的繁荣强大,没曾想却在皇权与文官的斗争下,迎来了更加不可逆转的衰亡。

时光回溯到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朱翊钧登基,年号万历。

此后十年间,一代名臣张居正得神宗鼎力支持,实现伟大抱负,力推新政改革,使当时的明朝百姓生活大幅提高,社会整体经济繁荣富强,更让明朝一跃成为亚洲范围内的强大国权,而神宗本人,也被百姓们视作勤勉明君。

(明神宗:朱翊钧)翊:yi,四声。

在军事上,明神宗善用贤臣,不仅全力支持戚继光抗击倭寇,还主持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历三征”,奠定了明朝军事强国的霸主地位。

在水利上则任命大臣潘季驯四度治理河患,成效显著,因此这段辉煌的时期,史称:

万历中兴

可随着张居正的辞世,朝廷内阁争斗日益激烈,再加上明神宗后期荒芜政事,原本繁荣的盛世逐渐走向衰亡。

(张居正)

受奸臣所害,一代明贤张居正死后不得安宁,不仅被听信谗言的神宗抄家,还险些被鞭尸,若不是明朝天下百姓舆论难平,恐怕早就暴尸荒野,而张居正的家眷,或饿死或发配充军,均不得善终。

到了1587年,正是万历十五年,皇权与文官的矛盾冲突彻底爆发,因为新政的实施,使文官制度对皇权的压制极大,刚满25岁的明神宗彻底失去了治理朝政的决心,面对国事,整日消极应对,甚至躲入后官,不再上朝。

此前受到张居正压迫的文官,开始弹劾迫害张居正提携的官员,一场暗流涌动的风波,在逐渐衰退的太平盛世下祸害朝纲。

(申时行)

五年后,即万历二十年,随着老首辅申时行的退休,也宣告着对大明国势理解深刻,怀抱远志之人已尽数谢幕,而以江南士大夫为领导主体的政治集团:东林党,宣告崛起。腹无才学,吹捧无度之辈主政,则彻底将明朝一步步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


钱品聚


万历者,明神宗朱翊钧之年号。原本这万历十五年与万历十四、十六年或者什么年份并无两样,一如我们今天从公元二零一七年进入二零一八年,只是时间的推移。为什么这个名词或概念为人们熟知,并被央视重磅推出的大剧巜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呢?主要是源于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史学名著巜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黃仁宇,湖南长沙人,曾考入南开大学,抗战爆发,辍学参军,参与过远征军入印缅作战,后赴美留学,师从余英时先生,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著作,是有名的历史学家,大名鼎鼎的明史专家,以倡导大历史观而为学界所推崇。所谓大历史观,学者们将其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宏观历史之思维,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另一种是强调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这有点太专业、也太绕囗,同时也与黄仁宇先生以世界(西方)的眼光研究中国历史有点偏移。我个人的看法是:以同时期世界为坐标,以中国历史为轴线,找出两者的交汇点,即影响进而改变历史进程的年份、人物和事件。这句话并非可有可无,也非本人卖弄,而是直接关乎着本题的答案。我午饭后翻箱倒橱,也找不到精炼而通俗的解释,找小丫帮忙网上搜索,对大历史观的解释成百上千,全是学者博士的文论,长而且繁,更难懂,一筹莫展,站在书房望着窗外大雪出神,忽听楼下嬉闹声,向下一看,一帮孩子在一尺多厚的雪中开出一道十字双线,在冒雪游戏,使我愚钝的大脑有了一丝灵感,才想出这句自认还不错的话。

言归正传,看看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人失望的是,这一年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去世了,淸官海瑞歿了,年轻的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哲学家李挚于上一年削发为僧了,名相元辅张居正离世已五年了。与别的年份并无二致,那黄先生为什么要写十五年,而不写十年十四年或别的年份呢,因为他是从和西方的对比中来看明朝。这一年,公元一五八七年爆发了西班牙对英国的海战,彻底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这点后述。

真正有关系的恰恰是已死去五年的张居正和他生前推行的改革。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湖北江陵),明朝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朝内阁首辅,辅佐(实则主导)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中国两千多年,大小朝代,宰相成百近千,但被后世称为政治家的只有商鞅、管仲、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和张居正六位,连萧规曹随协助刘邦开创大汉江山、出将入相的萧何、曹参,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贞观之治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直言敢谏家喻户晓的魏玄成也未能入选,足见其人的功绩和贡献。

张居正自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明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登基后,张代高拱为首辅,时万历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需要说明的是,张进入中央政府高层时,正是痴迷道家和靑词,一心修道炼丹的神经病嘉靖皇帝在位,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追求长生不老上,只信任他认为无党无派、对自己忠心不二的首辅严嵩。严嵩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政客兼大贪官,后世人们形容大奸巨恶常用“高俅严嵩之类”,比喻小鬼狱卒则用“董超薛霸之流”,其影响可见一斑,不述。

有意思的是、这期间,张居正先是与次辅徐阶、高拱联手离间扳倒了严嵩,自已成为三宰辅之一,然后又联合次辅高拱逼退首辅徐阶,最后再利用李太后的信任和司礼太监冯保的支持整垮现任首辅高拱,自已由次辅而跃居首辅,大权独揽。看到这里、读者会笑,我也忍俊不禁,看来这“神童”的名号绝非过誉和虚传,不但学问一流,政治手腕也超群。不过张虽然在权力争斗中使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但这就是政治,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角度求全责备,明朝三百年间,所有高级官员都必须有宦官的支持,无论其动机是为了个人荣华富贵,还是为实现政治抱负,仰或二者兼具;但张居正绝对是抱负远大于个人荣华的。极个别官员与宦官对抗,不是死于诏狱,就是死于流放。

在任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经济上实行了“一条鞭法”,使库银积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平定了北部及西南边患;吏治上实行了“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员,使政体为之肃然。使党争不断、财政吃紧,吏治腐败、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一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中兴”气象。

同时张还兼幼年皇帝的家庭教师,李太后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代英主,对其管束极严厉,与李太后关系密切,且风传有私情的张居正自然对其教育的方式也很严格苛刻,完全象望子成龙的老父对儿子。引起了贪玩小皇帝内心的极度不满和抵制,因其年小、暂时无法亲政而隠忍。张居正推行新政,触及许多人的利益,加之平日行事专断拔扈,树敌过多,张居正一死,立刻遭到朱翊钧的报复和政敌的揭发围攻,朝庭宣布张的罪状,下令抄没其家产,更发指者掘坟曝尸。其老家的地方官员在谄媚奉承张宰相之家十余年后,为了表示对新当权派的忠贞和对“罪犯”的深恶痛决,还未接到正式命令,一听风声,便派兵把张家老宅团团围住,户门加锁,禁止出入,等朝庭的查抄大臣到达时已有十余人活活饿死。这就是改革者及家人的下场。至于查抄的银两,有说过百万的、有说几十万的,当今学者,电视新秀郦波教授则认为只有区区几万两,相较于同期其它官员,是绝对的清官。到底如何,我无从判断,也无需细究,因为这是细枝末节,无关本题。

张居正的失败是注定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朝庭掌权的绝大多数都反对,无论阉党余孽,还是被后世文人吹上天的东林党继承者的清流。张一死,张提拔的官员纷纷被免被贬,反对派秉政,生前推行的新政相继废除,十年成果化为乌有。一切恢复原样,黄河泛滥无人治,戚继光被逐后于万历十五年去世,边防军腐败如故,守旧的士大夫,宦官,乡绅一个个额手称庆。

至万历十五年,十年新政积累的库银消耗一空,只好加大横征暴敛,致民生凋蔽,盗匪四起,边患重重,更可怕的是努尔哈赤不知不觉崛起于东北。这一切上至皇帝,下至大臣,未引起一人重视。皇帝耽于享乐,大臣陷于党争,一个个醉生梦死。帝国的车轮一步步向悬崖接近,直至崇祯帝自缢煤山。这倒也罢了。

关健是废弃张居正的改革,失掉了历史给予中华民族自我革新的最后一丝机遇,中断了晚明商业社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错过了由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与世界同步的机会。开始了三百年的淸王朝僵化封闭统治,最终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遭受近代百年屈辱。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万历十五年西方发生了什么。这一年,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伐英国,反被英国海军打的全军覆没。这得益于英国内政的改良和变革。战胜西班牙,奠定英国海上覇权,发展资本主义,接看工业革命、民主宪政、文艺复兴等等,使之一跃而成为世界老大、经济中心,开始了殖民世界的步伐,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领导世界数百年。

一个国家的体制僵化、发展停滞,缺乏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失败则坠入深渊。

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正是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的动机和初衷,也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的原因之所在。

因手写,不熟练、难操作,有些该打引号的名词未打,也有许多手误,无时间重看,望诸位读者谅解。我不知这一文可得几毛钱,反正我是为写这。抽了十支烟,价值二十几元的。


武丁仗剑决云霓


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万历皇帝......这些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角色,在《万历十五年》中一一出现,看这本书,就仿佛在亲历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苦恼,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无奈......

  

  -----------------------------------------------------------------

  

  “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万历十五年》)

  

  不管判断什么,都可以以“道德”为武器,看不惯谁,罪名找不到好办,从道德上出文章。

  

  还有很多都是琐碎的事,张居正父亲死了,可张居正是身居要职辅佐皇帝的重要任务,他应该不应该去辞官守孝?于是,儒家的一堆大道理就又来了,你应该这么做你应该那么做......

  

  形式高于一切、道德高于一切,道貌岸然的儒教建立起了一套完美的表面世界,同时大家在潜规则下继续尔虞我诈贪污受贿结党私营,一套儒教理论,一套潜规则,两者互不干涉的组成了这个封建王朝。

  

  鲁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说的真好,鲁迅就不信这套。“仁义道德”,哄小孩儿哪,你们不还该干嘛干嘛么。

  

  可是,偏有人看不见潜规则,天真的以为,这个世界就是儒教理论所描述的那个样子,比如海瑞。

  

  -----------------------------------------------------------------

  

  《万历十五年》中,写海瑞那段很有意思。

  

  海瑞,清官,民众心目中的英雄,政府的廉洁形象的“形象大使”。

  

  可是海瑞漠视潜规则,也是政府的眼中钉。

  

  政府又要表彰他,暗地里又不希望出现这种人,对这种人,辞不得,留不得,真难办,最后政府给海瑞安排了一个没有实权的“高官”,希望让他老老实实的作“形象大使”,偏偏海瑞拧,假装辞职:这个官位的工作很简单,可即使这样,我也觉得很难完成,实在没什么能力,我辞职好了。实则要挟政府:你们敢辞我吗?我是超级大清官,是你们的“形象大使”,你们把我辞了,舆论可对你们不利。不辞,就老老实实给我个有实权的位子。海瑞,你也够精的啊。

  

  可是海瑞也只是这种小地方精明,他缺乏一种大范围上的智慧,他看不到这个王朝的症结所在。儒教统治的王朝,表面上奉行一套理论,实际操作执行另一套方法,可是海瑞看不到这点,他单纯地希望将世界改造成像儒家表面的理论所宣传的那个乌托邦世界,他无视潜规则,也要破除别人的潜规则,让所有人尴尬,却又不能说出口。

  

  海瑞死了,“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事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

  

  “讪君卖直”,是看这本书学到的一个词。讪,没查过词典,估计是欺骗的意思,欺骗皇上,把正直当商品卖掉——故意作出一幅忠臣的样子,力排众议以死相谏,将自己的“正直”做一次赌博,做一次投资,失败了,大不了被贬,大不了被杀;成功了,一代功臣,弄不好还来个万古流芳。书里写的不是海瑞,以海瑞的品行不会干这种事,但不能保证其他人不这么做。

  

  讪君卖直......很有意思,以前从来没想到过会有这种东西。学校的历史教科书把每个人贴上了标签,这个是忠臣、那个是奸臣......其实,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愤怒神仙


《万历十五年》的开篇这样写道: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但结尾却如此: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纪录。

万历十五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但黄仁宇老先生却暗喻一个“黑洞”,依旧祥和的太平盛世的背后,可能整个体系早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万历十五年》诠释着一个道理“未战先败”。

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明神宗开始怠政,逐渐沉湎于酒色中,后来爆发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朝廷里党派林立,党争不断,即“东林党争”,明神宗疲倦其中,索性不上朝,即演变成后来的:

“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由此可见,万历十五年是张居正改革后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看似影响不大,却意味深远。这一年丰臣秀吉即将统一日本,为后面的侵朝拉开序幕,虽然后来明朝与朝鲜联合抗击,日本侵朝失败,但明朝也损失大量国力。

外患暂无,内忧频起,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已经崛起,为后来统一女真打下基石,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五味社


万历十五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张居正死了。张居正主导的改革全部被废除了,本来已经中兴的明朝,再次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几年后,东北的一个小部落崛起了,不服辽东的管辖,并逐步壮大,后来几年为了剿灭部落。朝廷的大臣们发动了萨尔浒之战,这一次战役,明朝内部为了自己的利益,把12万大军分成了4路,结果,惨败而归。这个部落的首领叫努尔哈赤,是清朝的祖先。

万历十五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废止了张居正的改革。被利益集团把持了朝廷的明朝,回到了走向衰败的老路上。而此时欧洲正在开启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的种子也在悄悄发芽。而明朝的东林党大臣们,却把张居正苦心经营的焕发生机的明朝,重新拉回了老路上。

东林党大臣们形成的利益集团,官员背后的商业利益集团,权利和金钱的交易比比皆是。以至于当张居正推行征收工商税——2%都不到的工商税的时候。整个东林党大臣们都在反对,他们反对张居正的改革不是因为改革不好,而是因为改革对国家百姓有好处,但是却让他们不能够腐败了。

于是,在万历十五年的时候,张居正刚刚去世的一年,东林党的大臣们就立刻上书万历皇帝废除张居正的改革。当然他们也陷害了张居正的家人,以至于这个帝师的大儿子上吊自杀,太后干预才算作罢。

一个帝国的转折点,在改革开始的时候,刚刚成功的时候,既得利益集团绑架这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一起把这改革扼杀了,所以,几十年后,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开进了北京城,然后清军入关。


嘟嘟读读


2017年5月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主要是一部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电视局,跟当下国家的反腐风暴相互辉映,多少满足了普通小老百姓的好奇心,让大家直呼过瘾,曾一度被小伙伴们热追。


剧中曾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是由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编著的,描写的是明朝万历十五年的衰退史。那么在明朝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就随有书君共同去了解明朝的这段历史。

黄仁宇在第一章就说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只是这一年里明朝廷上发生了若干历史学家容易忽视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看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果,恰恰是历史的重点。

一、内忧外患,四面楚歌


一是山东省的三千农民由于饥荒丛聚为盗,各地白莲教信徒大有增加;


二是杨应龙在西南叛变,拜在宁夏造反,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侵占朝鲜,东北的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间发难;


三是黄河几处决堤,1588年潘季驯被任“总督喝道兼理军务”,负责治理黄河;


四是建储问题引起纷争。万历要求立爱妃郑氏所生的常洵为太子,而大臣们认为应该立长子常洛为太子,双方为此事展开长期的斗争。


二、楷模辞世,失去依靠


一是1587年11月13日,南京都察院右都督御史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众所周知,海瑞是一名耿直过头的文官,性情古怪却极度清廉,退隐荒凉瘴疠之区的海瑞只有孤独终老。


二是1587年12月12日,一代名将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三是哲学家李贽,在1587年以前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于1588年剃发为僧。


明朝培养出来的官僚体系中的精神楷模都没了。失去了贤臣良将的明朝已经变得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三、皇帝无权,执法不严。

明朝中后期的真正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把持朝政,掌握大权的文官以及最具特色的宦官。文官则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真正主宰者。

明朝的文官有制度保障,也有巩固思想,因此,文官在朝廷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整个文官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这样便造成了一个通过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或者法律是选择性地来执行了。


这就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狗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比如内阁首辅,他在朝堂之上要求明朝官员要节俭守礼,禁止铺张浪费,还为此处死了好些官员。


但在自己执行时就放松了,不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了,有一次张居正回家探亲时,队伍的场面可以说是超过了皇帝的待遇,更别提各州各县争着前来送礼的地方官了。当法律遇到了权力,就成了一张废纸。


四、不理朝政,国家大乱

万历十四年后,明神宗万历就开始连续不上朝了。自万历十六年后,常朝也经常看不到万历的身影。万历十七年元旦后,他以日食为由免去了元旦朝贺,此后每年元旦万历皇帝再也不视朝。神宗整日深居深宫中不问政事,就任由着宦官和文官自己折腾去。


皇帝不上朝,整个朝野处于失管状态,导致国家一片混乱。


明神宗信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期腐化堕落。大肆谎报军情,骗取军功封赏,军事打击目标上偏袒努尔哈赤势力,致使明末边患严重,并最终导致清朝入主中国。

所以,万历十五年,是明朝走向衰落的开始。

而发生于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的辽东战役,是关系明朝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而明军的失利,其根源就在于其不规范的官僚制度。

明朝万历十五年的历史,实则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因为此书中出现的几个对后世有影响的人物,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身败名裂。在一个腐朽体制下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难以挽救一个走向穷途末路的国家。



《人民的名义》的故事虽然发生在现在社会,但却仿佛似《万历十五年》的情景再现,当身为副省长的高育良目无法律,任意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时,他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后果,并且下定决心,不管查到什么人,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干部,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同时,以人民的名义将他们绳之以法。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对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的评价,五花八门,褒贬不一。

黄仁宇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历史走到明朝,中央集权达到顶峰,阁臣取代相职。至万历继位,文官集团已日趋稳固,形成一套专门的做事习惯,立图维持稳定,避免革新。重文轻武,官僚制度腐朽,官员薪奉微薄,贪污贿赂成风,以道德行法律之职。财政混乱,民赋山重。

制度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又无力改革。而放眼世界,尤其是欧洲诸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崛起,其他国家也分分效仿,与固步自封的明王朝形成对比。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从上学接触历史书开始,我们看到的历史书都是刻板无趣,四平八稳,毫无感情的平铺直叙,很容易让人放弃去读。黄仁宇无疑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选取了历史中的一个节点,1587年,而展开叙述,前后追索五百年,着眼于看似微不足道实际牵扯甚广的小事件,放在大环境下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

既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

在作者看来,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产物,而皇帝又是有血有肉的个人,所以必然产生冲突,万历皇帝长达三十年的倦政就与此有关。

在作者笔下,我们将自己带入,很容易就理解了万历皇帝倦政的原因。比如他初等帝位,勤勉而节俭,他熟知自己的职责,也乐意为天下人做表率。首辅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更时时提点他,然而等到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时,他才知道自己的老师如此富裕,生活如此奢靡,排场如此浩大,而做为皇帝的自己表面拥有全天下实际上可自我支配的很少很少,这深深地打击了他。

比如他的家务事却由不得自己说了算,立哪个儿子为太子完全不由自己做主,文官集团要的是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高高在上的具有宗教崇拜的工具,所有的事都照章办事,儒家思想指导一切。



万历不具备坚强的意志,无法和文官集团相抗衡,于是选择倦政。

作者的叙述似乎合情合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这恐怕还得要去读一读正统的专门研究明史的历史书籍。

为什么张居正这样令人痛恨?原因在于他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

张居正是万历时代一个绕不过去的传奇人物,他历行改革,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然他铁面无情,又独断专行,且身边不免阿谀奉承之辈极尽贿赂专权之能事,为他死后身败名裂埋下伏笔。他生前位高权重,圣眷优渥,死后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

在作者看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张居正忽略了文官集团的阴和阳,而放任自己的阴。

他太过铁面无情,即便是万历皇帝,太后的父亲也都不能例外。人人都要按照他的规章制度做事,如果有人可以例外,这个人就是他自己。然而从古至今,官员都是阴阳结合体,既有为国家效力的政治理想,又有满足自我需求的私欲。他一味要求官员报效朝廷,却忽略他们的个人要求。更重要的是他毫无顾忌的满足自己的私欲。这让文官们恨上了他,所以才有了死后的清算。

那么,在张居正死后清算这件事上,有没有万历皇帝的身影呢?作者看来似乎和万历没有关系,并且万历是很震惊的,但万历虽然懦弱,并不乏聪明和政治敏感。所以万历在张居正生前不可能没有忌惮他的心,甚或动了杀心。



张居正之后,申时行被推上了首辅之位,前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走的如履薄冰,他深谙为官之道,圆滑持重,迂回妥协,调剂折衷,善于充当和事佬,能够顾及文官集团的阴阳面,在执政初期,尚能得到文官的认可,时间一长,尤其是国本一事让他走到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最终辞去首辅之职。

而我们的清官海瑞,则完全摒弃了文官的阴,一心追求为国为民的阳,触怒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处处遭到排挤。

抗倭英雄戚继光一心提高国家的军事力量,他不同于一般的武将受到文官集团的抵制,他也懂得文官集团的阴阳面,得到张居正的支持,然而张居正死后,他还是免不了遭到排挤。

在作者看来,帝国居于首位的是文官集团,任何试图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个人都会失败。而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文官集团制度僵化而腐朽,组织已经阻碍了时代的发展,在这种境况下,不久的未来,帝国的坍塌也就顺理成章了。

很显然,作者弱化了这几个人物的功绩,对于他们失败的原因也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所以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书,而更倾向于是一本写固有制度下的为官之道的书,这增加了此书的现实意义,对组织,企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萧晓四姑娘


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


而读到张居正,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

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海瑞,清官,民众心目中的英雄,政府的廉洁形象的“形象大使”。 可是海瑞漠视潜规则,也是政府的眼中钉。

所谓的历史人物,仿佛三流电视剧或三流动画片,人物都是被固定下来并夸张处理,忠、奸、善、恶、智、愚、清、浊......

不管判断什么,都可以以“道德”为武器,看不惯谁,罪名找不到好办,从道德上出文章。 形式高于一切、道德高于一切,道貌岸然的儒教建立起了一套完美的表面世界,同时大家在潜规则下继续尔虞我诈贪污受贿结党私营,一套儒教理论,一套潜规则,两者互不干涉的组成了这个封建王朝。


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来以道德代替法律。

直至文章结尾“1587年 无关紧要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