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01

今天,我刷新闻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则“奇异”的新闻:

事件起因是某女生在酒店租了两个多月的房间,但从未让酒店的保洁员进去打扫过,于是酒店方担心女生出现安全问题,打电话报警了。

熟料,民警敲门后,看到的一幕吓呆了在场的众人: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打开门的是一位穿着整洁,白白净净的女孩,屋里的情形却是又脏又臭,垃圾乱堆,谁也没法把这屋子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孩联系到一起。

根据酒店工作人员的说法,“长得很漂亮的,就跟明星一样,我们也很惊讶。”,只是因为不喜欢别人碰她的东西,便拒绝保洁员进屋打扫。

真是人不可貌相,不让保洁员碰,难道自己不会打扫吗?竟然能在如此脏乱差的环境里安稳入睡个把月,我也很佩服这个女孩的神经大条,适应能力超强。

本来我想谈谈父母最不能欠缺的是教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但看到文章末尾的一个网友留言引起的网络骂战,我不禁想说几句。

首先是一位名叫静静的网友发表了留言:

@静静:特地拿给十二岁的女儿看了,告诉她不养成收拾家务搞卫生的习惯,将来就是这样子的,会嫁不出去的。

会嫁不出去的?这几个字眼瞬间刺激到了一些女网友的情绪,一些人开始反驳:

@索绰络·菌儿:想问问这个妈妈,养成干净的习惯是为了嫁出去?才12岁就灌输这种思想?是不是要换个措辞?

@凉千依:搞好自己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为了嫁出去的吗???女孩子所做的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嫁出去吗???

@waybx:那条告诉自己女儿不讲卫生就嫁不出去的评论???有病吧。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这一句“会嫁不出去的”确实不该是身为一个妈妈教育女儿时该说的话,这样潜意识就是在暗示自家女儿一定要学会做家务,才能有更好的婚恋市场,才能嫁的的更好。

因为,男方市场(或者说整个社会风气)都在宣扬女孩子贤惠持家、会做家务才更讨人喜欢,更得婆家欢迎,更有婚恋市场。这样的观念其实是畸形存在的。

我赞同这些女网友的观点,养育女孩,如果让她学做家务,目的绝不该是为了更好的嫁人。这位妈妈这么说,不就跟社会上“女孩去当老师最好,比较稳定,更好嫁人”一个意思吗?

女孩可以学做家务,女孩可以成为老师,女孩也可以是家庭主妇,当然更可以是社会女强人,这一切的选择,应该掌握在女孩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成为别人眼里的必须,或者是成为取悦别人的工具。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女孩就不能单纯地提高自己的本事,而去学会一项本领吗?女孩凭什么要无故为一个以后不知道在哪的某某某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梦想,无条件地成全别人,这种方式不叫嫁人,叫当奴隶。

这位妈妈潜意识里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和错误的教育方式,一个不慎,会扭曲孩子的婚姻观、人生观,甚至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幸福。

02

最近,湖南卫视有一档十分火热的综艺节目《少年说》,很多十几岁孩子内心的真实声音在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先安利各位家长有时间可以搜出来看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言归正传,在这档节目里,有个女孩曾上天台告白母亲:“我老公为什么不能帮我做(家务)呢?”

节目嘉宾陈铭也为小女孩点赞,他说:这是中国最需要的呼声。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原来这位女同学从小到大经常被妈妈要求做家务,什么洗碗洗衣服、打扫房间样样精通,她平时稍有懈怠,便被妈妈“教训”:

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以后结婚了难道要你老公来做饭做家务吗?

难怪逼得女孩上天台大声宣告自己的心声了,有哪条法律规定家务一定要女孩做吗?

并不是说女孩不能做家务,女孩子做家务是可以,但为什么一定是为了嫁人呢?但如果做家务的目的是为了去取悦另一个人,那真的是大可不必了。

当初佟丽娅嫁给陈思诚之后,有一次上节目,邀请了她爸爸来祝福,当时佟爸爸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把女儿交给老陈家,希望你到了陈家以后,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伺候伺候他。”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佟爸爸也是这类老旧俗套的大家长模式,让女孩无条件地取悦男方,让佟丽娅一个漂亮大方、实力出众的女孩,却在和丈夫的相处中,时不时流露出自卑的情绪,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所以,后来陈思诚的出轨事件也让很多网友感慨佟丽娅的家庭教育,多少父母,因为自身错误的教育,生生扭曲了孩子的婚姻观、人生观,让他们因此背负上本不该有的委屈和伤害。

要知道,父母是一面镜子,父母三观是什么样子,孩子的未来就是什么样子。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三观。你正确的三观思想会引导孩子走向幸福的人生,而错误的陋习陈规则的思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03

尽管大清早亡了一百多年,但这个社会还是有太多的人对女孩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可怕的偏见有时候不仅是男人的,还影响到了某些女性。

如今太多的家长教育女孩总是要求贤惠,会做家务,希望她温柔、懂事、娴静乖巧,以后能嫁个好人家就行了。因为她是女孩,所以父母们对她的要求和期待全都不一样了。

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整个社会对于女孩的“另类歧视”呢?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根据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大多数美国家庭中,无论是异性恋家庭还是同性恋家庭,大部分的家务活还是由女性或看起来更女性化的一方承担,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赚的少的一方家务应该做的多。

也就是说,

性别才是决定谁应该多做家务的主要因素。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只要你是女孩,就一定要做家务。

这是现实里的常态,却是教育里的悲哀。性别本是天生注定,但我更希望的是,于女儿而言,性别只是一种特质,而不是局限性。

我们不应该再用传统的思维去绑架女孩,没有谁能规定另一个人必须做什么,也没有谁天生就要多付出什么,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在各个方面的分工,除了尊重别人的付出和意见,也别忘了自己的意愿。

现代社会早已进入分工明确的文明社会了,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前进,在这个路上,你和某些人组建了家庭,一同奔波前行,期间必然要有一些分工的分歧和异议,但其中并没有规定女孩只能委曲求全。

为人父母的,对女孩更好的爱,是不以性别去局限她,给她特别的要求和规定。

作为妈妈,同为女性,更是母女关系,就更不应该把这种腐败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带给孩子,因而毁了孩子一生的未来和幸福。

教孩子做家务本来只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小事情,在我看来,无论男孩或者女孩,都要从小教导他们学做家务,教他们清洗自己的衣物和打扫自己的房间,这是为自己而干活。

而要求孩子学做家务,仅仅是想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的能力,能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这是保障孩子未来走向社会的独立和自由的基本能力,而不是成为取悦别人的工具。

女孩不做家务嫁不出去?“妈妈,我学做家务,不是为了嫁人”

马伊琍曾说过:

“女人不要为取悦别人而活,希望你能为自己而活,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机会,勇敢地、努力地去爱、去奋斗、去犯错,但是请记住一定要成长。”

确实,我一直认为,教育女孩,要使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独立起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信、不取悦于人、不依附于人的现代女性。

优秀的女孩,从来不把婚姻当做是自己的人生目标来完成,更不会因为成全别人眼中的完美而委曲求全,刻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生在世最重要是活出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完美品。

请告诉孩子:不要被世界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要被世俗的成见想法所限制,勇敢去突破,去创造。

当自己强大了,看到的世界也就更广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