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小米集团被投资者抽飞(取消认购)约17亿港元。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逾97亿港元,目前来看超购仅3.06倍。业界普遍预期小米最终或仅超购约5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我们先要了解几个概念。先来说下“抽飞”,从字面解释就是原先答应的认购额,忽然反悔了。简单点说就是信心不足。而“孖展”原本是指保证金的意思,后来演变成对杠杆式交易制度的总称。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从数据上看,小米香港招股明显遇冷。有业内人士表示,有很多投资者会到最后一刻才认购。28日中午12时的认购截止日期,认购金额还是会有所增加。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但我们无法回避小米的估值在急剧回落。从年初的1000亿美元,到6月19日CDR推迟后,小米估值已下调至550亿美元左右。这远低于雷军的心理预期。即便如此,从市场的反应来看,还是觉得市值过高。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这里面可能与港股最近行情惨淡,市场上出现恐慌情绪有关。但很多投资人表示,小米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科技公司。虽然跨界很多,但还是宣传和噱头多过实际。在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多可以拿出来的东西。所以小米的故事很鼓舞人,但看不到落地的空间。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而小米津津乐道的利润透明策略,并不是终结山寨,而是把分撒小山寨做成了大山寨而已。2017年小米集体的收入在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5%。在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雷军也表示小米在未来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但从最新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18年一季度,小米70%的收入来源是1000元以下的硬件设备。虽然手机销量高达2841万台,但均价仅为817元。在互联网方面的利润近三年都不足10%。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小米在国际化道路上,互联网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方面,始终被谷歌压制,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而硬件的利润空间有限,从短期来看不足以为投资人提供诱人的增长空间。

小米集团出现抽飞,难道估值腰斩后依然被高估?

一味只谈小米当前的业绩,是不足以让投资人买单。至少在当下,小米业绩难以支撑很高的估值,所以小米在香港上市遇冷也就可以理解了。你对小米集团出现抽飞情况怎么看?不妨与兴元一起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