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這不是標題黨嗎?中國就沒有被邀請參加2018年環太軍演。那麼為何筆者要寫中國並沒有缺席呢?首先說這不是個標題黨。其次聽完筆者慢慢道來,你就會知道筆者為何會說中國沒有缺席。

環太軍演的很多科目針對中國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美國當地時間6月27日,世界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環太平洋-2018”多國聯合海軍演習(以下簡稱環太軍演)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南部開始。此次演習,共有25個國家參加。美國的“遠程反艦導彈”“海軍打擊導彈”等一批新型武器裝備將進行實彈打靶,地面部隊也會首次亮相軍演。儘管中國未參加此次演習,但仍然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的文章稱,根據美國發布的聲明,環太軍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國海上演習,包括救災、兩棲作戰、反海盜、導彈射擊、掃雷、海上安全、反潛戰和防空作戰等課目。演習將設定一系列實彈打靶行動,其中包括:由美國空軍飛機發射“遠程反艦導彈”,日本陸上自衛隊發射岸對艦導彈,美國陸軍通過“托盤裝載系統”的發射架發射的“海軍打擊導彈”,這也標誌著地面部隊第一次參加環太軍演實彈射擊活動。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大眾機械》認為,新型“遠程反艦導彈”很可能由美空軍B-1B轟炸機發射,這種導彈是美國海軍為應對日益強大的中國海軍研發的。而鄰近中國的日本則迫切希望證明“(部署在島嶼上的)反艦導彈能夠對經常通過該國專屬經濟區的中國艦隊產生壓力”。陸軍部隊發射“海軍打擊導彈”,表明地面部隊可以部署到海岸線或島嶼上,將使敵方艦隊難以進入周圍數千平方英里的海洋。

報道稱,環太軍演將持續到7月,最終將進行擊沉演習,一些報廢的船體將成為靶標,美海軍和空軍將用炸彈、導彈擊中它們直到沉沒。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李傑7月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環太演習中相當大比例的課目是針對中國的,這種情形並不會隨著是否有中國海軍參與而改變。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據“戰鬥情報中心CIC”介紹,在本次環太軍演中“對艦戰鬥訓練”,美國陸軍出動了多領域特混部隊,該部隊主要由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陸軍機動反艦導彈(NSM)、陸軍“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組成。此外日本陸上自衛隊12式反艦導彈也參與其中。整個攻擊進行了5個小時。本次攻擊測試了特混部隊的各兵種的指揮與控制能力以及互動能力。為了不讓靶船被打沉。所有測試測試用的導彈以及火箭彈都是使用了假彈頭或者降低了威力的彈頭。而且打擊的地方也是靶船的上層建築,而是船體。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另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媒體惟妙惟肖地報道了這次訓練。聲稱這次首先把日本陸上自衛對的誘導導彈系統運送到考艾島的美國軍事設施——太平洋導彈射擊場。然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偵察機和美軍的無人偵察機分別收集目標位置情報,接下來是日美共享這些情報,目標鎖定在距離考艾島90公里的一艘漂浮在海面上的美國海軍的退役軍艦。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三、二、一、零!”這隻“12式地對艦誘導導彈發射後垂直升空,在空中自動切換成水平方向,大約十分鐘後擊中目標——那艘退役的美國軍艦。現場觀看的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官羅伯特•布朗立即豎起大拇指稱讚說:“日本的地對艦誘導導彈是非常優秀的裝備。美日兩國共同進行這種實彈發射訓練,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日本陸上自衛隊中隊長迫豐三則謙遜地表示:“單靠日本陸上自衛隊是無法完成這樣的發射的,必須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軍一起才能夠進行。”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隨著美國新《國防戰略》的出臺,美國陸軍也在推動其部隊與裝備發展從執行反恐作戰任務嚮應對常規軍力競爭的方向轉型,美國陸軍也重操反艦任務。在美國陸軍提出的六個現代化優先發展事項中,遠程精確火力項目(LPRF)名列首位。該項目提出將對延展美陸軍現有火力打擊能力和範圍具有重大意義的陸基反艦導彈項目(LBASM)、單一多用途攻擊導彈項目(SMAM)、多導彈同步交戰技術(MSET)和低成本戰術增程導彈項目(LC-TERM)。其中,陸基反艦導彈項目旨在研發一種可從美陸軍現役的M270及M142多管火箭炮平臺發射的反艦導彈。這種導彈可能是新研製的彈道導彈,也可能是美軍現役巡航導彈的陸基改進型版本。也許考慮現有陸軍的武器反艦能力的不足,美國陸軍也測試挪威產的NSM反艦導彈。2018年1月,海軍識別網確認美國陸軍將發射至少一枚海軍打擊導彈(NSM)打擊一艘退役船舶。如果美國陸軍最終確定該款導彈為陸軍反艦導彈的話,那麼這款導彈就成為美國海陸空三軍都裝備的導彈了。空射型JSM、海軍型NSM。

中國偵察船也不缺席

2018年環太軍演中國沒有缺席 美日聯合反艦意圖明顯

儘管中國海軍最終並未出現在本年度環太平洋軍演(RIMPAC)名單中,但這似乎並不妨礙中國海軍艦艇出現在演習區域。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一艘中國海軍情報蒐集船近日抵達夏威夷海域,擬對演習進行偵察。不過,有中國專家認為,美軍方至少在言辭上並未表現出過激反應,似乎在為今後抵近偵察中國進行鋪墊。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13日以“海軍:中國間諜船再次監測RIMPAC演習”為題報道稱,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布朗上週五表示,自7月11日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輔助通用情報船”(AGI)一直在夏威夷附近的專屬經濟區行動。布朗說:“我們採取了一切必要的預防措施來保護我們的關鍵信息,這艘船的存在並未影響演習進行。”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中國情報船屬於“東調”級,與中國在2014年用於監控RIMPAC演習的船型相同。

《星條旗報》網站報道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主任、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兼職教授、退休海軍上校卡爾·舒斯特表示,中國偵察船不請自來不僅僅是關注美國。“這實際上是情報收集。”舒斯特說,“這是任何精明的國家都會做的事情,儘管它總是有政治因素。”舒斯特稱,“情報船正在觀察我們如何制定戰術,如何制定程序,他們也在監控所有雷達信號,因為現在很少有機會看到每個國家的雷達和系統工作。”舒斯特還表示,這次演習是“難以拒絕的情報機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對於大國來說,平時的電子情報偵察非常重要,甚至要超過派出轟炸機巡航一圈。這種情報收集可以為衝突時識別、干擾對方電子系統積累足夠數據。只有積累足夠的數據,戰時軍機、戰艦被對方雷達照射時,才能有效識別,並根據不同的型號採取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美國可以在南海打著“自由航行”進行活動,同樣中國也可以。美國人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只選擇其中對其有利的條款予以承認,很不地道。美國一直喜歡用“國際水域”來混淆“公海”和“專屬經濟區”的區別,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外國艦機可以在他國專屬經濟區內無害通過。中國偵察船的行動不過是“自由航行”碰巧經過了環太演習區而已。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即使中國偵察船去了環太軍演,不過是有樣學樣罷了。美國能做初一,中國就能做十五。(冪談天下/張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