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也有斑马线?普吉沉船后5国海事学员到访这里

沉船事故后的普吉岛海面又变得风平浪静,但人们的心还是因这起突如其来的悲剧而久久难以平静。痛定思痛,如何加强渡运安全管理,提高海事搜救效率成为了许多东南亚国家海事部门的心事。

近期,来自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五国海事搜救部门的40名学员到访佛山海事局,参加由中国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海事搜救培训,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实践交流学习。

海上也有斑马线?普吉沉船后5国海事学员到访这里

学员一行登乘广东内河最先进的渡船“粤佛山渡6023”考察了南海海寿渡口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情况,通过现场考察,交流了解了佛山渡口渡船安全监管、智慧海事应用等情况。

海上“斑马线”

小编从公开资料了解到,海寿渡口是海寿岛上居民、学生出行的唯一通道。海寿渡口日平均过渡人数为4000人次,在高峰期甚至高达1万多人次。海寿小学作为岛上仅有的一所学校,每天有近150多名学生需搭乘渡船上下学。目前,海寿岛所在的西江航道每日过往货船近400艘次,往返海寿渡口的渡船航班52班次,一旦发生货船与渡船碰撞,统计极易造成人员落水伤亡事故。因此,为保障渡船的航行安全,佛山海事局落地了一系列的有效监管措施。

海上也有斑马线?普吉沉船后5国海事学员到访这里

让小编觉得最厉害的要数所谓的海上“斑马线”了!佛山海事局在渡口水域专门设置了虚拟电子航标,渡船航线上下游约300米水域设置电子“斑马线”,作为渡船横越时的特定水域,明确“渡船请走斑马线,斑马线上让渡船”的要求,提醒过往船舶谨慎航行、注意避让,并对该水域的航行和避让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有效降低渡船与其它船舶的碰撞危险,保障渡船的航行安全。

据了解,一旦渡船偏离了‘斑马线’,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海事人员也会及时通知渡船工作人员”。这种“电子斑马线”已在全市内的渡口水域推广并设置。

不仅仅是小编感到震惊,来自五国的学员们通过实践学习和现场体验,也对佛山的渡口渡船建设和通航秩序赞叹不已,对如何将电子“斑马线”、“智慧海事”、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屏等监管新模式广泛应用到渡口渡船现场监管,以及如何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渡运的水上交通管制、海事监管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老挝交通局航道官Sombath告诉媒体,到佛山海寿渡口现场体验后,加深了对中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广东渡运管理工作的认识。他表示,老挝渡运也非常繁忙,渡口非常多,广东佛山的渡运安全管理经验,很值得借鉴学习。

海上也有斑马线?普吉沉船后5国海事学员到访这里

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南海、军事、海洋、东南亚等丰富、权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