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連失蹤三天後,爲何得到新四軍首長的高度評價?

在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一個連“失蹤”了整整三天後,最終卻與大部隊成功會合,還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那麼,這個連究竟做出了什麼值得表揚的事呢?

那是在1942年12月,日偽軍糾集平漢鐵路線和河漢公路線據點的兵力1萬餘人,於12月16日分兵14路用“鐵壁合圍”、“分進合擊”的慣用戰術向大悟山根據地實行大規模“掃蕩”,妄圖殲滅正在山上整訓的豫鄂邊區首腦機關和主力部隊。

新四軍第五師師長兼政委李先念師長分析了上述敵情,指示部隊兵分兩路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平漢鐵路以西和陂安南地區轉移,以粉碎敵人“鐵壁合圍”的企圖,變被動為主動,奪取突圍的最終勝利。為此決定各部隊於16日黃昏按預定部署,向指定地區行動。

一個連失蹤三天後,為何得到新四軍首長的高度評價?

三十七團七連在大悟山頂的廟裡放連哨,擔任對武漢、河口、夏店方向之敵的警戒任務。16日晚,三營長趙明義來到七連,向連長庚鎮德和任指導員蔡德清傳達了敵情和下達給七連的任務。他說敵人已開始“掃蕩”大悟山,要七連堅持到午夜零時下山,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

午夜,當山下的手電筒發出三長兩短的預定燈光信號時,七連立即跑步下山,在灣子外邊的稻場上集合。蔡德清進行了簡短的思想動員後,七連隨即出發,迅速向著四姑墩方向去追趕三十七團主力部隊。

深夜,天下著濛濛細雨,伸手不見五指,新四軍指戰員以急行軍的速度向目的地急進。營長趙明義和連長庚鎮德率一排為前衛,二班為尖兵班,炊事班和二排為本隊,蔡德清帶三排為後衛。

拂曉,部隊行進到大悟山東北邊的蔡家畈附近時,發現前方許多村莊有火光,新四軍指戰員以為是自己的大部隊在此宿營,大家分外高興。

一個連失蹤三天後,為何得到新四軍首長的高度評價?

由於雨天路滑,翻山越嶺,大家感到很疲倦,都想宿營休息。於是營長命令部隊原地休息待命,派二班長朱衛清帶一名戰士到村裡去詢問三十七團駐在什麼地方,順便再找一個嚮導帶路。

朱衛清和戰士進村後,找到一間有火光的房子,推開房門一看,糟糕!是日本鬼子在燒火取暖。鬼子一看有人進來,立即站起一個人,大吼一聲,上前打了朱衛清兩個耳光。朱衛清趕緊退出,迅速把門關上,跑回來報告:村裡是日本人。想不到敵人也沒有追趕,蔡德清估計是他們把二班長誤當作偽軍了。趙明義決定大家立即離開此地,繼續向四姑墩方向跑步前進。

由於天黑路滑,村子裡道路被敵封鎖,部隊只能在稻田裡行走。炊事班的同志們身背行軍,挑著擔子,負荷很大,在翻越個田坎時爬上去又滑下來,耽誤了時間,以致前面的一排跑遠了。

由於離敵人太近,既不能嘁,又不能擊掌聯絡,新四軍指戰員就這樣與營長和團主力失掉了聯繫。

此時敵情不明,又不知大部隊去向,而前面已被敵人住了去路。在此緊急情況下,蔡德清當機立斷,決定返回大悟山打游擊。因為新四軍指戰員熟悉大悟山地形,那裡山高林密,群眾條件好。於是,七連把三排變為前衛,中間是炊事班,蔡德清帶二排為後衛,順原路回到大悟山東邊的山樑,並在沿路收容了團部掉隊的供給主任王洪髮帶的十幾人和師敵工部日本反戰同盟的兩位日本朋友,再加上零星掉隊的人員總共有100餘人。

一個連失蹤三天後,為何得到新四軍首長的高度評價?

這時天已大亮,太陽從東方升起,敵人開始行動了。東邊許多地方都響起了鋼炮聲和機槍聲,炮彈不時落到新四軍指戰員的臨時陣地前。凡敵人經過的地方,只見狼煙四起,民房被燒光。敵人逐漸向新四軍逼近,包圍圈越來越小。

17日上午10時許,敵人已攻到新四軍指戰員前方,100米的地方。新四軍指戰員集中火力給予還擊,打死打傷敵人10餘名。

眼見敵眾我寡,蔡德清決定迅速向南邊高山深處轉移。下午4時許,敵人佔領了南山高地,七連已完全處於敵人的包圍之中。蔡德清又令部隊轉向山腰一帶濃密的叢林裡隱蔽,以觀察敵人的動向。

當槍炮聲停止後,七連就慢慢向夏店西邊的界嶺運動。當接近一個小村莊時,發現在一片空地上敵人集中了三四百人,他們頭戴鋼盔,身穿黃軍裝,右腿跪著,左腿前躬,面朝著大悟山。一個鬼子軍官將手上明晃晃的指揮刀向前一揮,嘴裡咕嚕了一陣,霎時間鋼炮、擲彈簡、輕重機槍一齊射擊,接著向大悟山發起了猛攻。

蔡德清經仔細觀察,現敵人沒有後續部隊,但此時天還沒黑,為防止露目標,新四軍指戰員只好就地隱蔽休息。

一個連失蹤三天後,為何得到新四軍首長的高度評價?

黃昏時分,向大悟山進攻的敵人走遠了。於是,蔡德清命令二排為突擊隊,蔡德清帶二排兩個班跟進,接著是炊事班和收容人員,後邊用一個班掩護,向界嶺南側的山樑攻擊前進。

七連戰士們跑步前進,不到半小時就佔領了高地,但沒有發現敵人。躲在山上的群眾看到新四軍,告訴他們說敵人已經走了半天時間,蔡店方向也沒有敵人。蔡德清決定下山向汪家河開去。

到了汪家河,蔡德清馬上佈置警戒,規定緊急集合地點,炊事班也趕緊做飯,部隊和衣休息。

飯後,七連經姚家山向小悟山劉家河方向尋找大部隊。剛走到姚家山就遇上了團裡的兩名偵察員,他們說敵人已退出大悟山,團長夏世厚和政委餘孝禮已派營長趙明義率一排尋找七連來了,現正住在劉家河。

聽到這消息,七連指戰員都非常高興,偵察員帶著大家向劉家河急馳。當七連戰士們見到營長、連長和一排的同志時,大家歡呼跳躍,握手擁抱。營長趙明義緊緊握住蔡德清的手說:“日軍這麼來勢這麼兇猛,你們又失蹤了整整三天,營團幹部都以為你們凶多吉少,沒想到你們竟然能與大部隊安全會合,還帶回來不少失散人員。這次突圍,你們幹得太漂亮了!”

在劉家河休息了半個晚上,第二天吃了早飯,新四軍指戰員就開往滾子河去找團主力並與他們會合。

在滾子河召開的粉碎敵人“鐵壁合圍”祝捷大會上,七連受到團首長的表揚;七連與營團失掉聯絡後,能靈活機動地獨自行動,不但未受到損失,還收容了掉隊人員,帶回100餘人返回部隊。

第五師首長也對七連給予了高度評價:新四軍部隊依靠的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並能積極靈活運用發揮,同時在敵後打游擊也是新四軍指戰員的優勢。七連這次突圍正是對“撤得出去,收得回來”的生動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