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簽署《克里米亞宣言》與俄「開撕」

美国签署《克里米亚宣言》与俄“开撕”

5月,連接克里米亞和克拉斯諾達爾的跨刻赤海峽大橋舉行部分通車儀式,普京駕車驗收。

在俄羅斯準備設立“克里米亞、塔曼和庫班併入俄羅斯帝國日”之際,7月25日,美國國務院發佈了將不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確定為官方政策的正式文件——《克里米亞宣言》,引起俄各界和克里米亞領導人的強烈不滿。

雙方再啟“互懟”模式

這份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簽署的《克里米亞宣言》指出,“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並企圖吞併克里米亞,破壞民主國家共有的一項基本國際原則:任何國家都不能以武力改變另一個國家的邊界”。美國表示“拒絕承認克里姆林宮違反國際法、對以武力奪取的領土主權的主張。美國與盟國、夥伴和國際社會一道,拒絕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的企圖,並保證在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之前維持這一政策”。《宣言》還指責俄羅斯“將把自己孤立在國際社會之外”。就在《克里米亞宣言》發佈當天,因國會議員指責特朗普在與普京會晤時言行不當,蓬佩奧赴國會進行聽證,表示特朗普政府將繼續保持對俄製裁,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也不會妥協。

《克里米亞宣言》和蓬佩奧的言論,點燃了俄羅斯的怒火。俄駐美大使館26日發表聲明稱,有關克里米亞被佔領和侵略的言論屬於無稽之談。事實上,每年仍有數十萬烏克蘭人在那裡度假,美國音樂家和運動員也經常出現在那裡。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洛娃稱,美國的宣言沒有任何價值,就跟美國自己推翻前任政府的政策一樣,毫無意義。克里米亞領導人阿克肖諾夫則表示,美國不想承認克里米亞人的自由意志,說明美國政客宣揚的自由和民主毫無意義。俄國家杜馬一名議員認為,《克里米亞宣言》只是放空炮,無法將克里米亞推向烏克蘭一毫米。此外,俄羅斯還將克里米亞問題跟科索沃問題聯繫到一起,反擊西方的“雙重標準”。

美國為何“冷飯新炒”

2014年2月,烏克蘭發生政權更替後,克里米亞3月舉行全民公投,96.77%克里米亞選民投票贊成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宣佈併入俄羅斯版圖。那美國為何再次炒作克里米亞問題呢?

一方面,特朗普本希望將克里米亞問題作為美俄首腦會晤的一個籌碼,並表示克里米亞本就應該是俄羅斯的一部分,結果引發烏克蘭不滿,美國輿論也認為特朗普是在出賣美國的利益,是“不要臉”的“通俄”行為,這給特朗普的政治聲譽帶來了負面影響。蓬佩奧不得不替特朗普善後,向國會重申“政治正確”,這也凸顯了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激烈。克里米亞主權歸屬問題,以及“通俄門”事件,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執政地位,尤其是面臨中期選舉的關鍵階段,民主黨和共和黨都以此為籌碼,特朗普政府面對對手和民眾的強大壓力,對俄也日漸強硬。

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克里米亞宣言》不僅僅是作秀給國內看,也是在向歐盟展現一種姿態。歐盟最擔心的一點就是美國與俄羅斯接近,在克里米亞以及烏東部問題上的立場發生改變,這將會導致歐盟受到很大的衝擊,美歐共同價值體系也將出現裂隙,而《克里米亞宣言》的發佈無疑是給歐盟吃了一顆“定心丸”。

美俄關係前路彌艱

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試圖推動改善美俄關係,不過美國國內政治格局和國際形勢變化始終是一個阻礙,儘管美俄首腦峰會為雙邊關係向前發展做了一次嘗試,但似乎並沒有起作用。

《克里米亞宣言》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反俄情緒”從未降溫,同時意味著,僅僅在美俄峰會舉行十天後,一度可能改善的美俄關係又回到了以前。指責俄羅斯迫害異端,不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取消邀請普京訪美,接受美國國會和司法機構關於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結論,標誌著在執意改善對俄關係的道路上疾進的特朗普正在無奈迴歸舊有軌道。

總之,美國現在對俄羅斯的一系列表態,肯定會讓美俄關係蒙上一層陰影。近日,普京下令俄軍方展示“秘密武器”更是被外界形容為“秀肌肉”。而美國防部也宣佈要追加對烏克蘭2億美元的援助,累計援助從2014年以來達到了10億美元,這些都會讓美俄關係更加撲朔迷離。有分析認為,由於美國國內反俄情緒始終高漲,在未來一段時期,至少在中期選舉前,美俄關係想出現大幅度改善,可能性極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