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作者@柳絮

一纸退市令,*ST吉恩躺在了2018年首批退市股的名单中。根据规定,*ST吉恩目前已进入退市整理期,这意味着其在A股的日子正式进入倒计时。

上市之初,顶着“镍业第一股”的光环,*ST吉恩也曾辉煌过。然而好景不长,盲目举债投资境外矿产、遭遇数年行业惨淡期,内忧外患下,*ST吉恩连亏四年最终惨淡退场。

当然,*ST吉恩对于退市的命运,也不是没有奋起抵抗过。不过,自救和他救的方案,均未能将其从退市悬崖上拉回来。如今,*ST吉恩已从A股退市,那么,留下“踩雷”的债权人、机构投资人和小散们,该如何出逃?

连亏四年的序幕:财务费用攀升,吞噬净利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ST吉恩被强制退市的故事,还要从其前世开始说起。

*ST吉恩全称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上市,主营业务涵盖镍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及其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工商资料显示,*ST吉恩的控股股东是吉林昊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融集团”),后者隶属于吉林省国资委。

起初,*ST吉恩也是个“优等生”,在上市之后开启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到2007年,*ST吉恩营收、净利润分别由5.1亿元、0.59亿元增至26.69亿元、8.60亿元,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成长型白马”。

然而世事难料,从2008年开始,*ST吉恩的业绩表现开始坐上过山车。

2008 -2013年,*ST吉恩的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1.19亿元、1.07亿元、0.32亿元、-0.21亿元、0.99亿元。尔后四年,*ST吉恩的业绩开始进入巨额亏损,2014-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8亿元、-28.70亿元、-21.86亿元、-23.63亿元。至此,*ST吉恩被强制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T吉恩的净利润自2008年以来屡创新低,但是其营收却整体保持上涨趋势,由2008年的18.22亿元上涨至2017年31.3亿元。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正常经营情况下,一个营收高达31亿元的上市公司,应该是有利可图的。那么,巨亏是怎么回事?

对此,*ST吉恩解释称,受行业整体低迷、财务费用大增的影响,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不能得到改善。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镍价涨跌变化的确较大。镍行情的不景气,对*ST吉恩的毛利率影响着实不小。2008-2017年,*ST吉恩的毛利率由39.19%降至13.86%。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但是,镍行情低迷并不足以成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不能改善的绊脚石,财务费用高企才是压垮*ST吉恩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2017年,*ST吉恩的财务费用由0.68亿元上涨至12.17亿元,呈现“滚雪球式”增长。其中,2015年以后,*ST吉恩的财务费用更是远远超过同期的毛利润水平。2015-2017年,*ST吉恩的财务费用为9.69亿元、10.46亿元、12.17亿元,而同期的毛利润为-3.45亿元、0.39亿元、4.34亿元。由此可见,*ST吉恩毛利润尚且不能覆盖其巨额财务费用的支出,巨亏是必然的。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深挖*ST吉恩财务费用如此高企的背后原因,竟是盲目海外扩张造成的。

自2009年以来,*ST吉恩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的方式,以筹集资金用于收购、参股、合作众多海外矿山资源。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末,*ST吉恩在境外拥有权益镍金属储量达到60余万吨,是其国内镍金属储量的4倍多。*ST吉恩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由2009年的29.76亿元增至2014年的最高点281.01亿元。

然而,因镍矿项目大多数处于建设阶段,*ST吉恩大量的投资并未带来预期收益。*ST吉恩开始通过借新还旧,填补其债务窟窿。2009-2014年,*ST吉恩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由17.81亿元增至最高点252.19亿元,长、短期负债总额也由29.12亿元飙升至最高点81.04亿元。

与此同时,镍价形势的不容乐观,也导致*ST吉恩盈利能力跟不上贷款利息的上涨速度。2009-2017年,*ST吉恩的利息支出由1.13亿元增至12.73亿元。而在*ST吉恩的财务费用明细中,利息支出占比基本趋于100%。恶性循环下,财务费用的扩张成为吞噬利润的黑洞。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如此看来,较之于镍价调整的影响因素,巨额债务及其利息支出才是*ST吉恩走向破产边缘的“推手”。

谱写“曲终人散”:自救力不从心,他救方案流产

当盲目举债投资境外矿产带来严重的财务后遗症之后,*ST吉恩也不是没有奋起挣扎过。不过,自救和他救方案的表现均力不从心,还是没能将*ST吉恩从退市风险线上拉回来。

在巨额亏损面前,*ST吉恩的自救方案,只是杯水车薪。

2012年,*ST吉恩踏上了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之路,将所持有的宇光能源39.51%的股权,以9.5亿元转让给吉林省博维实业有限公司,获得税前投资收益4.11亿元。可即使如此,*ST吉恩当年的净利润仍亏损0.21亿元。

面对资金链极度紧张的压力,2013年*ST吉恩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东方基金、长安基金和兴业基金发行7.87亿股,以融资60亿元偿还银行及其他机构借款。在进行大规模的增资后,2014年,*ST吉恩的资产负债率由2013年的86.17%降至70.07%。

不过,负债压力也只是得到短暂性的下调,*ST吉恩所累积的债务风险仍未得到有效化解。2014年-2015年,*ST吉恩仍处于亏损状态。因镍价下跌、矿产资质不良等因素,*ST吉恩于2014-2015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9亿元、15.50亿元,对应年度的净利润亏损额为2.22亿元、12.28亿元,占对应年度净利润亏损总额的41.26%和42.79%。

因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5月,*ST吉恩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为逃离退市的命运,*ST吉恩先后实施了两次“保壳”计划。

不过,纵观*ST吉恩的两次保壳方案,尽管均隐现吉林省国资委的身影,但表现似乎都心有余而力不够。

2016年10月,*ST吉恩拟将旗下子公司吉林广源部分股权及其他资产,转让给盛融新材料。有迹可循的是,盛融新材料似乎是吉林省国资委专为接盘吉林广源而设立。盛融新材料成立于2016年12月,其实控人也是吉林省国资委。

然而,世事难料。2017年1月,*ST吉恩与盛融新材料就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保壳计划宣告失败。的确,盛融新材料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也难以“蛇吞”吉林广源。2015年末,仅吉林广源旗下公司吉恩国际的总资产就高达99.4亿元。

第一次保壳方案流产之后,2017年3月,*ST吉恩抛出破产重整的公告,再次意在保壳。

公告显示,*ST吉恩的债权人吉林国投以上市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巧合的是,吉林国投的实控人也是吉林省国资委。因此,吉林国投的破产重组方案,再次被外界视为是吉林国资委拯救*ST吉恩的举措。

但仅仅过了9个月,这场由债权人主导的借壳方案尚未面世,便由于法院不予受理而胎死腹中。*ST吉恩的债务重整也陷入僵局,再次错过了保壳机遇的窗口期。

有着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能否成功的关键,似乎与当地国资委的支持力度紧密相关。

*ST重钢的控股股东重庆国创,为其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而重庆国创是重庆市国资委出资组建的独资公司。反观*ST吉恩的控股股东昊融集团,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不仅全部被冻结不说,还被吉林省国资委点名批评。

2017年4月21日,吉林省国资委召开的首次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曾提及“昊融集团内部管理混乱,盲目举债投资境外矿产,严重脱管失管问题”。

而与此同时,*ST吉恩的管理层频频被查,也让其保壳之路举步维艰。2016年,*ST吉恩原董事长吴术被检查机关侦查。2017年,前董事徐广平和李景峰被组织调查。

如今,*ST吉恩已从A股退市。那么,对于“踩雷”的债权人、机构投资人和股民来说,只能自认倒霉了。

退市:一记闷杀 ,基金、牛散在劫难逃

退市意味着减少了一个优质的融资渠道,这对负债累累的*ST吉恩而言,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对于债权人、机构投资人和股民来说,*ST吉恩的退市也是一个晴天霹雳。

截至2018年5月,仅金融机构逾期债务,*ST吉恩的本金累计逾期金额为72.87亿元,欠息累计金额为 15.16亿元。深陷泥潭的*ST吉恩由于贷款逾期,已经被渤海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起诉讼及采取资产保全措施。

而伴随*ST吉恩的退市结局,真正心碎的应该是参与*ST吉恩三年锁定期定增的长安基金、东方基金、兴业基金。

在这些投资人中,虽然当初的想法不一样,有人意在分一杯镍价上涨的羹、有人谋求*ST吉恩控股权,但结局却是相同的,均惨遭“闷杀”。

定增预案显示,2014年,*ST吉恩以7.62元/股,向长安基金、东方基金、兴业基金发行7.87亿股,共计融资60亿元,锁定期三年。彼时上述3家基金公司参与*ST吉恩定增认购股票的折价率高达5折。

*ST吉恩退市风云:深陷盲目投资黑洞,自救与他救力不从心

奔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福州首富陈发树、私募大鳄江苏瑞华投资旗下的刁静莎,均通过东方基金参与认购1亿元。自然人刘辉、文一涛、王斌、陈焱辉,也同样通过东方基金认购1亿元。

与此同时,大连博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博融”)通过长安基金专户和东方基金专户合计认购18亿元,占*ST吉恩增发后总股本的14.83%。而连博融还持有昊融集团23.93%的股份,对应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为 5.85%。整体计算下来,大连博融持有*ST吉恩20.68%的股份,这一持股比例无疑成为上市公司目前实质性的第一大股东。目前昊融集团持有*ST吉恩22.56%的股份,对应地*ST吉恩的实控人吉林省国资委间接持股比例仅为5.66%。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5月,*ST吉恩被暂停上市,让这些基金公司所持股票在同年9月解禁之后无法在二级市场交易流通。

上市近15年的*ST吉恩,在A股市场即将落幕。这对于上述3家基金公司和在册的7.0658万户投资者而言,退市整理期无疑是在A股市场上的最后逃生之路。

5月30日,*ST吉恩进入退市整理期,当天股价为6.07元/股,这一价格相比基金定增价7.57元/股,已经下跌了24.71%。参考2017年第一退市股“新都退”复牌后连续17个跌停板,预计*ST吉恩股价也难以避免大幅下挫。这也意味着,如果上述专户想要转让手中股份,必然要以更大的亏损转让出去。

而根据规定,*ST吉恩在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将在市场交易30个交易日。期满后5个交易日内将被摘牌,股票终止上市。在摘牌之日起的45个交易日内,*ST吉恩股票还可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转让。

如今,除了*ST吉恩和*ST昆机退市以外,*ST烯碳也被终止上市。短短一周内,三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按照这个节奏来看,上市公司退市进程正在提速,未来退市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各位投资者,且行且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